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中傳喚

刑事訴訟法中傳喚

發布時間: 2021-03-04 19:48:38

A. 2005年刑事訴訟法關於傳喚的規定

傳喚是指人民法院、人民 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使用傳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 疑人版、被告人在指定的時間自行權到指定的地點 接受訊問,性質等同於通知,不具有強制性
刑事訴訟法第117條規定,對在現 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員經出示工作證 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需要注意的是,傳喚不是拘傳的必經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 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可 以不經傳喚,直接拘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傳喚、拘 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案情特別重 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 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B. 關於傳喚刑事訴訟法有哪些規定

您好!
傳喚是指人民法院、人民 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使用傳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在指定的時間自行到指定的地點 接受訊問,性質等同於通知,不具有強制性。《刑事訴訟法》第117條規定,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員經出示工作證 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需要注意的是,傳喚不是拘傳的必經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 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可 以不經傳喚,直接拘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喚、拘 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案情特別重 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 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我國刑訴法對公安機關訊問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持續時間沒有具體規定。
第九十二條只是規定「 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
同時規定「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持續時間的規定只適用於 「不需要逮捕、拘留」沒有被羈押的的犯罪嫌疑人。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C. 請問刑法專業人士:口頭傳喚詢問查證不超過24小時,刑事訴訟法中規定傳喚最多不超過12小時,怎麼理解

所謂24小時:
《警察法》(1995年2月28日)第九條 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當場盤問、檢查;經盤問、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將其帶至公安機關,經該公安機關批准,對其繼續盤問: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為的;
(二)有現場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攜帶的物品有可能是贓物的。
對被盤問人的留置時間自帶至公安機關之時起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至四十八小時,並應當留有盤問記錄。對於批准繼續盤問的,應當立即通知其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對於不批准繼續盤問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
經繼續盤問,公安機關認為對被盤問人需要依法採取拘留或者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作出決定;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能作出上述決定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
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刑訴》92條:
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所以兩者不沖突。
如果需要逮捕、拘留的,可以超過12小時,但24小時內要完善逮捕、拘留手續;
如果不需要逮捕、拘留的,不能超過12小時。即,如果超過了12小時,但沒有做出逮捕、拘留的決定,則程序違法。
但這只能是字面理解,實踐中多數區域以24小時為限。12小時的規定,基本形同虛設。

D. 刑事訴訟法傳喚多少條

新《刑事訴訟法》第117條規定,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對案情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將拘傳延長到24小時,有利於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之間的銜接與協調。因為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人民警察法》的相關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尚且可以詢問查證或留置盤查長達24小時至48小時,對於犯罪嫌疑人限定12小時傳訊顯然不合理。
拘留是指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強制犯罪嫌疑人到案,並短時期予以羈押,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3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而新《刑事訴訟法》第16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十四日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三日。
對犯罪嫌疑人到案後臨時性羈押期限的設置,既需滿足訊問需要,也不能設定過長以至於過度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實踐辦案中,對於嫌疑重大的到案人員,應在臨時性羈押期限屆滿之前收集呈報刑事拘留必需的證據,這些證據主要是書面的言詞證據,即使是物證、書證,也應以書面形式記載,這會耗費較長的時間。由於取證期限與到案期限發生重合,因此,到案期限的設計不能不考慮這一現實因素。根據嫌疑程度及其變化情況設置到案期限,既能夠滿足刑拘證明要求,也不會對普通犯罪嫌疑人,尤其是經審查確定無罪的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工作構成嚴重影響。此次《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延長傳喚、拘傳的期限,既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精神,反映了訴訟文明和進步,又滿足了辦案需要。

來源青島律師網頁鏈接

新《刑事訴訟法》延長了傳喚、拘傳的期限,在職務犯罪偵查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一般情況下,傳喚、拘傳的持續時間仍然為12小時,只有案情特別重大、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才可以延長到24小時,延長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必須辦理延長手續。二是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雖然《刑事訴訟法》未規定兩次傳喚或拘傳的時間間隔,但是應當避免兩次傳喚或拘傳時間間隔過短,造成實質上連續拘禁犯罪嫌疑人情形的發生。三是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時,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延長傳喚、拘傳的期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辦案的需要,有利於打擊和控制犯罪訴訟職能的實現,法律同時規定要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防止疲勞訊問,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價值理念。

E. 公安機關傳喚的規定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規定:

第四十四條 需要傳喚違法嫌疑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派出所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違法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及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行為人,可以強制傳喚。

第四十五條 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原因和處所通過電話、手機簡訊、傳真等方式通知被傳喚人家屬。

公安機關傳喚違法嫌疑人時,其家屬在場的,應當當場將傳喚原因和處所口頭告知其家屬,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被傳喚人拒不提供家屬聯系方式或者有其他無法通知的情形的,可以不予通知,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5)刑事訴訟法中傳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第一百二十條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首先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為,讓他陳述有罪的情節或者無罪的辯解,然後向他提出問題。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從寬處理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

熱點內容
霍邱司法局招聘 發布:2025-09-23 03:08:10 瀏覽:848
行政訴訟法證據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23 03:08:07 瀏覽:947
歷下區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9-23 03:08:07 瀏覽:436
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 發布:2025-09-23 03:07:27 瀏覽:868
村部法律顧問職責 發布:2025-09-23 03:03:15 瀏覽:95
商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9-23 02:57:35 瀏覽:915
社會保障法實施年份 發布:2025-09-23 02:44:42 瀏覽:162
13歲兒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02:37:23 瀏覽:53
依法治鎮工作領導小組 發布:2025-09-23 02:36:41 瀏覽:434
婚姻法司法解釋里財物 發布:2025-09-23 02:32:50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