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文書公告送達

行政法律文書公告送達

發布時間: 2022-01-23 00:35:04

⑴ 行政執法人員送達法律文書有哪些

行政執法人員送達有關法律文書方式包括: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電子送達;轉交送達;公告送達;其他。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⑵ 關於行政處罰法律文書的送達問題

直接送達就不說了。

留置送達:以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文書為前提。方法,在送達回回執上寫明受送達人拒絕簽答收文書的情況,邀請2名或2名以上基層組織工作人員(如村委會居委會)簽字證明。現在的情況是,別人不願意給你證明。你們要先和法院以及上級部門溝通好,在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時,除了在送達回執寫明情況並由執法人員簽字證明的基礎上採用攝影攝像的方式來固定你們送達的情形。

郵寄送達:最好使用雙掛號的形式,就是對方和你都需要進行簽收,對方簽收的是郵件,你簽收的是回執(郵局的回執,不是文書送達回執),憑該回執證明對方簽收了文書。但有人要說了,你怎麼證明郵件內的就是文書呢?這個問題很棘手,一般可以在郵寄時對信件內容進行登記。如果不登記也沒關系,你可以在文書送達回執上寫明情況並把郵件送達回執附在上面。需要提醒你的是,千萬別拿印有行政機關名稱的信封郵寄,人家一看就不簽收了,用普通信封郵寄。

委託送達:異地送達使用,這個很簡單。

公告送達:看規定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並不是每個行政機關都有條件這么做,法院有全國的人民法院報,行政機關要在一定范圍發行的刊物上公告費用都不得了。

⑶ 行政部門可以公告送達法律文書嗎

完全可以,依據行政訴訟法、民法通則,財政局管的送達方式包括公告送達

⑷ 行政處罰的公告送達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規定:
送達法律文書應當首先採取回直接送達方式答,交給受送達人本人;受送達人不在的,可以交付其成年家屬、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或者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員會代收。
無法直接送達的,委託其他公安機關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
經採取上述送達方式仍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公告的范圍和方式應當便於公民知曉,公告期限不得少於六十日。

沒有強調說非要在報紙上登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送達的相關規定,可以參考。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所以在公安機關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中縫中公告也可以。

⑸ 最高院關於公告送達規定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公告送達,是指受訴法院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採取上述方法均無法送達時,而將需送達的訴訟文書、法律文書的主要內容予以公告,公告經過一定期限即產生送達後果的送達方式。公告送達實際上是一種推定送達,即公告後受送達人有可能知道公告內容,也可能不知道公告的內容,但法律規定均視為送達。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第十五條 要嚴格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的規定,加強對公告送達的管理,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只有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七章第二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才能適用公告送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⑹ 公安機關公告送達行政法律文書的期限不得少於多少天

得看是哪種法律文書,不同的法律文書的送達時間不同。對於邊遠地區、水上等地的送達時限要求會比一般要求更寬松一點。

⑺ 法律文書公告是什麼

公告,是指政府、團體對重大事件當眾正式公布或者公開宣告,宣布。國務院2012年4月16日發布、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對公告的使用表述為:「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公布依據政策、法令採取的重大行動等;二是向國內外宣布法定事項,公布依據法律規定告知國內外的有關重要規定和重大行動等。

基本種類

重要事項公告

凡是用來宣布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人事、外交等方面需要告知全民的重要事項的,都屬此類公告。常見的有國家重要領導崗位的變動,領導人的出訪或其他重大活動,重要科技成果的公布,重要軍事行動等等。如中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關於確認中國人大代表資格的公告,新華社受權宣布中國將進行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的公告,都屬此類公告。

法定事項公告

依照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規定,一些重要事情和主要環節必須以公告的方式向全民公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專利局應當作出審定,予以公告。」

專業性公告

有一類公告是屬於專業性的或向特定對象發布的,如經濟上的招標公告,按專利法規定公布申請專利的公告;也有按國家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遞交訴訟文書無法送本人或代收人時,可以發布公告間接送達,是向特定對象發布的,這些都不屬行政機關公文。

使用范圍

1、公告,通常是以國家的名義向國內外宣布重大事件,有時也授權新華社以公告形式公開宣布某一事項的有關規定、要求。如公布國家領導人的出國訪問,國家領導人的選舉結果,洲際導彈、人造衛星的發射等。地方行政機關有時也可用公告。

2、公告還用於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如向被告送達法律文書等。

3、國家機關使用公告公布事項,只限於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基層單位一般不能制發公告。

⑻ 行政處罰法決定書以公告形式送達,幾天視為送達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規定:「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因此,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關規定,登記管理機關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直接送達。登記管理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在宣告後將決定書當場交付給被處罰社會組織的負責人,並由其負責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即為送達;其負責人拒絕簽名和蓋章的,由案件承辦人員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登記管理機關在適用直接送達時需注意:① 無特殊情況的,均應適用直接送達的方式;② 由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負責收件的人簽收;③ 受送達人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④ 受送達人已向登記管理機關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⑤ 送達法律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⑥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2)留置送達。在適用留置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留置送達的條件是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法律文書;② 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絕簽收事由和日期; ③ 送達人、見證人要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④ 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他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即視為送達;⑤ 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3)郵寄送達。當登記管理機關直接送達法律文書有困難時,也可以採取郵寄送達的方式送達。採取郵寄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在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才能採用郵寄送達;② 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③ 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④ 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4)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是送達的最後一種方式,在適用公告送達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① 通過其他方式都無法送達時,適用公告送達; ② 公告送達,可以在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上刊登公告;③ 自發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為60日;④ 公告期滿後,即視為送達;⑤ 登記管理機關採用公告送達方式的,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⑼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送達方式有哪幾種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送達方式有4種,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關規定,登記管理機關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直接送達。登記管理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在宣告後將決定書當場交付給被處罰社會組織的負責人,並由其負責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即為送達;其負責人拒絕簽名和蓋章的,由案件承辦人員在《送達回證》上註明。

(2)留置送達。留置送達的條件是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法律文書;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絕簽收事由和日期;送達人、見證人要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即視為送達。

(3)郵寄送達。當登記管理機關直接送達法律文書有困難時,也可以採取郵寄送達的方式送達。採取郵寄送達時,應當注意: ① 在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才能採用郵寄送達;② 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③ 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

(4)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是送達的最後一種方式,在適用公告送達時,應當注意:通過其他方式都無法送達時,適用公告送達。

(9)行政法律文書公告送達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81、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82、受送達人拒絕接受訴訟文書,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及其他見證人不願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的,由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把送達文書留在受送達人住所,即視為送達。

85、郵寄送達,應當附有送達回證。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與送達回證上註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或者送達回證沒有寄回的,以掛號信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88、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勞務派遣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12 10:06:28 瀏覽:82
古代民法始於 發布:2025-07-12 10:04:08 瀏覽:83
弗里德曼給法官上課 發布:2025-07-12 10:03:58 瀏覽:290
安徽省拆遷條例 發布:2025-07-12 09:59:32 瀏覽:742
村幹部違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12 09:59:32 瀏覽:112
2011年最新勞動法全文 發布:2025-07-12 09:59:30 瀏覽:117
南京刑事辯護律師網 發布:2025-07-12 09:51:04 瀏覽:313
離婚律師的演員表 發布:2025-07-12 09:46:44 瀏覽:208
四川省最新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2015 發布:2025-07-12 09:45:00 瀏覽:89
不要錢的法律咨詢 發布:2025-07-12 09:36:48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