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法的效力

行政法法的效力

發布時間: 2025-07-11 04:30:32

1. 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的效力

行政法規為國務院制定,地方性法規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出台的地方性法律。(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兩者效力不同(一)、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法律的效力,但高於地方性法規的效力。(二)、地方性法規低於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兩者效力不同(一)、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法律的效力,但高於地方性法規的效力。(二)、地方性法規低於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九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五條 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2. 行政法的效力等級又稱為行政法的位階

行政法的效力等級,也被稱為行政法的位階,是指不同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法律淵源體系中所處的效力位置和等級。這個等級制度有助於明確各種法律文件的權威性和適用范圍。

在我國,行政法的效力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行政規章等。簡單來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所有法律文件的基礎和依據。其次是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其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則是由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其效力又高於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

了解行政法的效力等級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在執行行政管理活動時,應該遵循哪些法律文件,以及在法律文件之間發生沖突時,應該如何進行裁決。同時,這也有助於維護國家的法制統一和行政管理的有序進行。

總的來說,行政法的效力等級構成了一個嚴謹且復雜的體系,各個層級的法律文件在其許可權范圍內發揮作用,共同構成了我國行政法律體系。

3. 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效力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對於行政法規的和地方性法規之間的沖突,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應優先適用行政法規的規定;地方性法規不得與行政法規相抵觸。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由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

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的區別
行政規章與行政法規同屬於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但是:
1、行政法規調整的對象一般是行政管理領域帶有普遍性、全局性、原則性以及意義重大的問題。行政規章的調整對象則限定在行政管理領域中某些特殊的、局部的、具體的問題。
2、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中國的中央政府,而行政規章的制定主體或是中央政府的組成部分,或是地方政府。因而,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行政規章。
3、依照全國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所作出的,有關授權國務院的《決定》等,行政法規在關於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等問題上,可以體現某些立法上的「超前性」「實驗性」,行政規章則不可以具有「超前性」「實驗性」。
在我國,法律通常是由全國人大制定,偶爾也會有全國人大的常委會制定,而行政法規則往往是由國務院制定的。一般我們說的法律法規,這里的法規其實就是指行政法規了。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並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4. 行政法規的效力包括哪幾個方面

行政法規的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確定力

    • 含義:行政行為一旦成立,便具有不可更改性,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
    • 特點:強調了行政行為的穩定性和權威性,使其具有不可爭辯的法律效力。
  2. 拘束力

    • 含義:行政行為成立後,其內容對相關主體產生法律上的約束。
    • 特點:要求相關主體必須遵守、服從,確保了行政法規的權威性和執行力。
  3. 公定力

    • 含義:無論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從做出的那一刻起,就被推定為合法有效。
    • 特點:相關的當事人應當先行遵守或服從,以確保行政效率原則得以實現。這一特性體現了行政法規在程序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4. 執行力

    • 含義:一旦行政行為生效,行政主體便有權依法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行政行為的內容得到有效執行。
    • 特點:體現了行政法規的強制性和執行力,確保了行政法規在實際生活中的有效實施。

5. 行政法的效力層次

行政立法的效力指其法律效力,一經發布,即具有與法律相同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強制性。
1.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性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此外,法院判決時以法律和法規為依據,可參照行政規章。
2.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圍
時間范圍:行政立法通常自發布之日起生效,但行政立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失效時間為新法實施之日或專門行文廢止之日。
行政立法失效有四種情況:授權法規定的授權時效屆滿;新法廢除舊法;相應立法規定的社會事實已消滅或效果已完成;法規清理中宣布廢止相應立法。
空間范圍:與行政立法的層級性有關。行政立法的效力一般及於相應立法主體所管轄的行政區域,在行政區域外則適用沖突法規范。
對人的效力:行政立法的效力不僅及於本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而且及於在本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和外國組織。與行政立法的層級性有關,中央立法對我國領域內的所有人有效(特別規定除外),地方立法一般只對本轄區內的人有效。
3.對行政立法的監督
對行政立法的監督包括權力機關、上級行政機關、人民法院的監督。權力機關有權撤銷行政機關制定的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和規章。上級行政機關有權撤銷或改變下級行政機關違法或不適當的規章。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發現行政立法違法,可向有權機關提出撤銷或改變的司法建議。

熱點內容
詐騙刑法第幾條 發布:2025-07-12 10:37:33 瀏覽:686
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稅收法律 發布:2025-07-12 10:37:23 瀏覽:26
禁限寄條例 發布:2025-07-12 10:36:01 瀏覽:970
查克條例 發布:2025-07-12 10:36:00 瀏覽:433
邳州知名律師 發布:2025-07-12 10:26:35 瀏覽:857
司法女神手繪高清圖 發布:2025-07-12 10:25:39 瀏覽:353
勞動法漫畫圖片 發布:2025-07-12 10:24:04 瀏覽:412
勞動法關於勞務派遣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12 10:06:28 瀏覽:82
古代民法始於 發布:2025-07-12 10:04:08 瀏覽:83
弗里德曼給法官上課 發布:2025-07-12 10:03:58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