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加大法律援助經費保障

加大法律援助經費保障

發布時間: 2025-04-28 23:44:28

㈠ 弱勢群體法律援助對策和建議

為了更好地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制定和完善法律援助策略。

首先,法律援助體系的建設是關鍵。借鑒國際經驗,如英國、加拿大、美國和韓國等國的法律援助法,中國應盡快出台統一且詳盡的《法律援助法》,明確法律援助的性質、任務、對象、程序等,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援助法律體系,確保制度的實施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經費保障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將法律援助資金列入預算,根據實際需求逐年遞增,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多元化的籌措機制,如募集資金,以緩解長期存在的經費短缺問題。

建立高素質的公職律師隊伍也是重要一環。公職律師作為法律援助的專業力量,可以有效提升法律援助質量,解決人才短缺問題。通過跨區域人才共享,確保法律援助在各地的均衡分布。

宣傳工作同樣不可忽視。針對弱勢群體,應加強法律法規的普及,特別是《法律援助條例》及相關權益保護法。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法律援助的宣傳教育,爭取他們的支持,共同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

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力地促進弱勢群體獲得公平的法律援助,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㈡ 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

一、我國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不知用途。要看所指的弱勢群體是誰,弱勢群體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其存在具有相對性。該問題很泛,很多的法律都有涉及弱勢群體保護的內容。
民法通則、合同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勞動法、最高院、最高檢一大堆的司法解釋。
二、有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法規嗎?叫什麼名字
你好,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第一:根據弱勢群體的分類不同,所對應的法律也不同。
第二:一般來講,弱勢群體可以分為:婦女兒童,殘疾人,勞動者(相對於企業)。
第三:保護婦女兒童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
第四:保護殘疾人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五:保護勞動者的有《勞動法》和《勞動法實施條例》。
第六:有問題在留言。
三、為什麼要對弱勢群體實施法律援助
弱勢群體是相對於強勢群體而言的,它的存在是任何社會都具有的社會現象,當然對於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來說,也是不可避免會出現的。近年來,我國群體性突發事件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已成為影響治安秩序、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棘手問題。在這些群體性突發事件中,參與者多數是弱勢群體,而且往往是多數人的合理要求與少數人的無理要求相結合,多數人的過激行為與少數人的違法行為交織在一起,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對社會產生全局性的不利影響。由於弱勢群體長期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其生存條件、所處環境與其它群體相比極易使其產生對現狀的不滿情緒,再加上其人權得不到的保障,又無有效的權利救濟措施,在得不到合理宣洩的情況下極易出現犯罪現象。由此可見,能否解決好弱勢群體中的社會矛盾,關系整個社會結構的穩定。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矛盾多發期,大量的矛盾糾紛都直接或間接由弱勢群體引發,因此,維護好弱勢群體的權益,事關國家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現狀和問題
(一)立法不夠完善
隨著1994年法律援助在中國得到開展並迅速發展,中國法律援助制度的立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003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5號公布了《法律援助條例》。但是首先,《法律援助條例》效力層次不高。從《法律援助條例》的地位看,其畢竟屬於行政法規, 效力層次不夠, 立法層次不高。其次,《法律援助條例》對許多重要的內容未做規定, 特別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問題還有欠缺。而且其中困擾法律援助發展的機構、經費、人員和部門配合協作等問題並未以法律的形式作出明確規定,極不利於法律援助制度作為一項專門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再次,法律援助范圍過窄。我國法律援助實行援助條件和經濟困難的雙重標准,也即除工傷和拖欠工資等實行綠色通道的案件外的當事人,必須同時符合《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援助條件和經濟困難標准才可以申請到法律援助。而經濟困難標准又是十分嚴格的,一般是參照法律援助實施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這就將大部分的人群擋在了法律援助的大門之外。我國法律援助的援助條件從立法到實踐,呈現出由小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對於離婚訴訟案件,偵查階段案件等卻未能夠涵蓋,從而將大量的弱勢群體法律援助案件排除了。
(二)法律援助經費嚴重短缺
所謂法律援助經費,是指法律援助機構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所支出的一切必要費用。[1]法律援助經費是法律援助制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隨著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法律援助經費逐年增加,有力地促進了法律援助的開展。但現實中,法律援助經費的不足也制約了法律援助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的援助經費是財政撥款為主,其他渠道為輔,並且財政撥款渠道不暢通,水平低下。據統計,我國國務院對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撥款每年為50萬元,經濟發達的上海市每年也僅僅有57.5萬元,有些比較貧困的省份尚沒有援助經費。這與我國每年至少需要3億元的法律援助費用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缺口。
(三)現有法律援助機構存在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編制不足、辦案流於形式等問題。
由於經費短缺和地方政府未給予充分重視等原因,基層法律援助機構在實際運行中存在人員不足、素質不高、辦案流於形式等現象。有的地方雖然掛牌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但實際上卻沒有人員編制和實際活動,有的雖然採取司法行政機關內調的人員形式配備,但這些人員大多不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不能滿足法律援助機構大量繁雜的法律咨詢和訴訟服務的需要,人才缺口很大。
(四)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弱勢群體對法律援助制度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法律援助的存在。
雖然中央多次發文要求加大法律援助的宣傳和公眾法律教育的力度,有些地方也做了一些,甚至搞得不錯,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就鹿城區而言,絕大多數的法律援助宣傳還停留在辦公室接待和應對檢查的層面,很多就只是在法制日等時候才發放《法律援助條例》和其他小冊子,數量有限,並且只局限在城鎮地區。而弱勢群體集中的廣大農村、邊遠山區、工礦區和民工居住的城郊卻很少涉及。宣傳工作與受眾脫節,致使這些真正最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往往沒有機會和途徑知曉法律援助制度,從而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通過法律援助制度得到維護。
對策和建議
(一)完善對弱勢群體法律援助的立法。
一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備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法律援助法律體系的完善程度。縱觀世界上那些法律援助制度比較發達的國家, 都有健全的法律援助法律體系作保障, 不僅在其國家憲法或憲法性文件中作出有關法律援助的原則性規定, 而且都制定有專門的法律援助法, 如英國有《法律援助法案》、加拿大有《法律援助法》、美國有《法律服務公司法》、韓國有《法律援助法》。[3]筆者認為,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今中國,僅僅依靠《法律援助條例》來調整法律援助關系遠遠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和弱勢群體的需要,亟需盡快制定一部統一完善的《法律援助法》。在該法中應對法律援助的性質和任務,指導原則、機構設置、經費來源、管理主體和管理模式、對象范圍、程序、協作配合機制和責任等等,作出明確而且具體的規定,操作性強且便於執行,同時出台相關的配套規章制度,形成一套比較完善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援助法律體系。
(二)完善以政府財政為主導、多方籌措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
1、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是法律援助作為政府責任的具體體現。可以將法律援助資金列入政府財政預算。按一定標准(可按人均法律援助經費、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及辦案成本等標准進行測算)確定每年法律援助所需要的最低經費數額, 由同級財政按年度撥付, 並在此基礎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逐步增加。從而使法律援助獲得穩定且可靠的經費來源。
2、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廣泛募集社會資金支持法律援助。鑒於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才剛剛起步,社會對其認識還不足,而法律援助的經費短缺問題又將在一個相當長時期內存在,因此為解決法律援助的供需矛盾, 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還必須動員廣大人民群眾, 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參與, 探索建立資金籌措的社會化、經常化機制, 充分利用社會財力, 發展法律援助事業。只要沒有政治背景, 不附加任何條件, 不是違法資金, 經批准後都可以利用。
(三)建立一支素質較高的公職律師隊伍,以緩解法律援助機構當前的人才瓶頸。
公職律師是專職從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師,他們取得律師資格或律師執業證書,任職於政府並由政府支付薪水,主要辦理本機關法律事務,不得為社會提供有償法律服務。公職律師隊伍的建立可以有效解決法律援助機構人才法律素質低、人員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提高援助案件的辦案質量,同時還有效緩解了法律援助經費短缺的問題。
此外,在各地建立公職律師隊伍的基礎上,可以實行跨區域人才共享機制,可以建立較大區域的援助律師人才庫並聯網管理。對於相對落後的地區,可以跨地區選派援助律師進行援助,以解決地區間法律援助人員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四)加大針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宣傳力度
首先,要繼續強化對弱勢群體的普法宣傳。要將《法律援助條例》、《殘疾人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勞動法》等有關的弱勢群體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農民工的政策文件列為普法宣傳的重要內容,採用圖片展覽、新聞報道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宣傳。尤其是要深入農村開展法律宣傳,並將其作為構建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
其次,要加強對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法律援助宣傳, 讓他們在充分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礎上, 認同和支持法律援助制度。使其在法律援助經費撥付、工作開展、機構建立和人員編制、創造相關社會環境等方面給予支持, 改變法律援助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一家維持的局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一條 為了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一條 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成果,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十五條 殘疾人職業教育除由殘疾人教育機構實施外,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納殘疾學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三條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第十四條 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㈢ 法律援助資金來源

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我國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法律援助經費,是指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用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費用。律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我國實踐依法治國方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法律援助經費,是指依法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用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費用。
律援助經費的來源只要有兩種渠道:
一是基於政府責任財政支持,即財政撥款,這是法律援助經費來源的主渠道和基礎。
二是社會捐助,這是法律援助經費的補充渠道,包括以基金形式接受的捐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法律援助的或者對某些社會弱勢群體的捐助,法律服務組織的捐助。
經費管理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專款專用的原則。法律援助的宗旨在於保障貧困當事人能夠平等地實現合法權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律援助經費的性質類似於救濟款項。國家對救濟款項的使用和管理都有比其他經費的使用、管理更為嚴格的規定。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貧困當事人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保護,無論哪種渠道來源的法律援助經費,都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改變法律援助經費的用途和性質。貪污、挪用構成犯罪的,必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監督的原則。這種監督是對法律援助經費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進行的檢查監督,是檢查監督法律援助經費使用的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
3、接受司法行政部門檢查和經費的規劃。法援經費的使用由各級司法行政部門進行規劃、預算、結算,包括各類案件補助標準的審核。特別是市、縣(區)司法局每年對法援經費的使用至少要有兩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報告上級司法行政部門。
相關案例:
因夥同他人入室搶劫並致受害人死亡,大竹縣農民朱某一審被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近日,通過達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援助,在法律援助律師的傾力工作下,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最終改判朱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2011年7月28日,朱某邀約張某攜帶鏨子前往達縣碑高鄉行竊,二人採用鏨子撬門入室的辦法,先後進入兩戶村民家中行竊未果。隨後又採用相同辦法,串入受害人周某家中竊得現金300元。當二人正要離開時,被回家的周某發現,為防止周某吼叫以便逃脫,二人將周某拖入卧室捆綁,並用衣服堵住周某的嘴部,導致周某因口部堵塞、壓迫胸腹部致機械性窒息死亡。朱某被抓獲後,由達州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經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朱某犯搶劫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收到判決收,朱某不服一審判決,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並向達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了法律援助。
達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朱某的申請後,立即指派律師會見了朱某,調取相關材料了解案情。經過細致縝密的推敲案情及一審審理過程,援助律師認為一審法院審判程序違法,受害人家屬有諒解朱某行為的意向,且朱某有立功表現,一審判決量刑過重,朱某應該獲得輕判。為確保被告人獲得正確適當的刑罰,援助律師立即前往受害人家中,向受害人家屬轉達了朱某的悔意,並交納了民事賠償款,得到了受害人家屬的諒解並出具了諒解書。同時,援助律師根據朱某提出的檢舉他人犯罪的材料,積極與公安、檢察機關配合,經過大量的工作證實了檢舉事實的真實性。在二審合議庭開庭審理前將上述材料及辯護意見及時送達到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大量的事實證據證明下,法庭最終採納了援助律師的上訴意見,撤銷了一審法院關於判處朱某死刑的判決,並改判周某獲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被告人朱某最終獲得了應有的判決。

㈣ 重慶市法律援助基金會的援助范圍

為法律援助募集資金;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活動;資助、開展法律援助人員培訓、業務交流、研究工作;判虧開展符合本會宗旨的各項資助活動。重慶市法律援助基金2008年1月升升18日正式成立,它的援助范圍包括為法律援助募集資金;開展法律吵沖老援助宣傳活動;資助、開展法律援助人員培訓、業務交流、研究工作;開展符合本會宗旨的各項資助活動。它是通過籌集社會資金,拓寬法律援助經費來源。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保障工作,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司法保護,維護法律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

㈤ 安徽省法律援助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法律保護,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被告人減、免收費提供法律服務的法律保障制度。第三條 法律援助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指導、協調、監督並組織實施本轄區的法律援助工作,受理並確定法律援助事項,指派承辦人員,管理、籌集法律援助資金。第四條 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
法律援助人員是指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和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及法律援助志願者。第五條 法律援助經費的來源包括財政預算撥款和依法接受的捐贈款。政府應當逐步加大對法律援助事業的投入。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用於法律援助,並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六條 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法律援助制度的宣傳工作。國家機關、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社會團體和法律院校經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設立法律援助服務組織。
鼓勵法律服務組織和法律服務人員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第七條 對從事法律援助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法律援助人員,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對象和范圍第八條 法律援助的對象是:
(一)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
(二)經濟困難的優撫對象;
(三)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收養人員;
(四)因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經濟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的人員;
(五)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孤寡老人、孤兒;
(六)其他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人員。
經濟困難的標准,參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當地最低生活標准確定。第九條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第十條 法律援助的范圍是:
(一)請求獲得刑事辯護、刑事訴訟代理;
(二)請求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
(三)請求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醫療事故等損害賠償;
(四)請求國家賠償;
(五)請求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
(六)請求辦理與公民人身、財產相關的公證事項;
(七)確需法律援助的其他法律事項。第三章 管轄第十一條 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案件處理機關所在地與該機關同級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十二條 本省跨地區的法律援助案件,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有關法律援助機構共同辦理。第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根據辦理法律援助事項的需要,可以委託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代為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所需費用由委託方承擔;受委託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辦理。第四章 程序第十四條 當事人需要法律援助的,應當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第十五條 當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有關的社會組織代為申請。當事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由其近親屬或者有關的社會組織代為申請。
代為申請的,代為申請人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與申請人關系的證明。第十六條 申請法律援助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有效身份證件;
(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有效證明,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
(三)與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材料;
(四)保證所提交材料真實的聲明。第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或者代為申請人所提供的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問的,可以要求其補充或者說明,也可以進行調查。第十八條 法律援助機構接到法律援助申請後,應當對申請人的身份、經濟狀況、申請援助的事項進行審查,在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或者代為申請人。
法律援助機構決定給予法律援助的,應當與受援人或者代為申請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決定不予法律援助的,應當說明理由。

熱點內容
保障農民工支付工資條例規定 發布:2025-05-01 16:35:55 瀏覽:536
2020年自考行政法學答案 發布:2025-05-01 16:26:41 瀏覽:968
勞動合同法42條5款 發布:2025-05-01 16:17:03 瀏覽:830
法院解凍帳戶 發布:2025-05-01 16:12:19 瀏覽:917
合同法對標的物異議 發布:2025-05-01 16:09:56 瀏覽:463
交通事故法律援助經典案例 發布:2025-05-01 16:02:01 瀏覽:675
法院人耐心 發布:2025-05-01 16:01:54 瀏覽:714
關於合同法和貿易的案例 發布:2025-05-01 15:57:34 瀏覽:166
環境保護規劃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1 15:57:33 瀏覽:108
中世紀歐洲刑法 發布:2025-05-01 15:52:21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