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乾律師
Ⅰ 北京紫乾律師事務所的實力如何
有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值得託付。
Ⅱ 中國第一位律師誰
鄧析(?~公元前501年),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在野政治家,是一位生前及死後都引起爭議,自古到今褒貶不一的人物。 在中國法律史上,鄧析也算一位「聞人」有數項「第一」被他占據:第一個公開反對西周以來的「禮治」;第一次提出了「事斷於法」的主張;編修了第一部私家刑書――《竹刑》。當然,這些「第一」大都還有傳聞的色彩,難以確信。不過,另有一項「第一」的可信度極高,即他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訟師。 中國律師的歷史不足百年,而且是舶來品。在此之前,中國古代社會存在著一種以幫助他人處理訴訟事分為業的人,這種人被稱為「訟師」。訟師素為官府所育根,亦為社會輿論所不容,但他畢竟艱難地生存了下來。若要追根尋源,他們的鼻祖,就是鄧析。 《呂氏春秋/離謂》載: 《鄧析》與民之有獄者約:大獄一衣,小獄襦 。民之獻衣、襦 而學訟乾不可勝數。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不可日變。所欲勝,因勝;所欲敗,因敗。 鄧析憑借著他對法律的熟悉,不但以有償的形式指導別人打官司,甚至還制定了收費標准,這種類似於現代律師的行徑,便是古代訟師的正宗。 古人素來對訴訟抱有恐懼心理,這主要的原因在於司法的專橫和官方對訴訟的壟斷,它使涉訟者孤立無援,聽任宰割。另一個原因則在於當事人欠缺基本的法律知識,從而視訴訟為深威莫測的畏途。所以,鄧析的行為一方面也為許許多多的涉訟者提供了他們急需的法律幫助,「學訟者不可勝數」一句道出了鄧析的行為在民眾中所受歡迎的程度,同時也為我們解釋古代的訟師在官方的打擊和道德的譴責之下仍不曾滅跡這一奇特現象提供了令人深思的材料。 訴訟的關鍵在於分辯是非曲直,但是非曲直的標准卻因人而異,官與民的標准往往大相徑庭,而史家之言則難免受正統所左右,故所謂「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恐怕只能說明鄧析的辯駁之才,而決不應以此為據,認定鄧析是故意顛倒是非。顯而易見的是,在春秋時期,政治及法律都具有專制的性質,鄧析以民間人士的身份參與訴訟,絕無骯臟靠歪曲是非的手段來控制訴訟勝敗的可能。他之所以「所欲勝,因勝;所欲敗,因敗」,恐怕根本的原因在於他一方面對法律了如指掌(他個人曾編過刑書),另一方面又能言善辯,是一位雄辯家,「操兩可之說,設無究之詞」,且他的善辯又非狡言詭辯,《荀子》中就稱鄧析之說謊「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這才達到了駕駛訴訟勝敗的境界。 《呂氏春秋/離謂》有段記載十足反遇了鄧析作為訴師的才識和機智: 湖水甚大,鄭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請贖之,其人求金甚多,鄧析日:「安之。人必莫之賣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鄧析,鄧析之答之曰:「安之。此必無所更買矣。」 一件事情,從不同的立場了發,都能抓住雙方的要害,這正好是「操兩可之說」的注腳,也是訟師據謀生的基本功。或許有人會從道德與人情的角度對鄧析的行為提出非議,但我們也不要
Ⅲ 中國第一位律師叫什麼
伍廷芳復(1842~1922),本名敘,字文爵,又制名伍才,號秩庸,後改名廷芳。漢族,廣東新會西墩人,清末民初傑出的外交家、法學家。。伍廷芳祖籍廣東新會,出生於新加坡,3歲隨父回廣州芳村定居,1874年自費留學英國,入倫敦學院攻讀法學,獲博士學位及大律師資格,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法學博士,後回香港任律師,成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華人議員。
Ⅳ 想拿回自己的股權,求推薦北京的律師事務所
可以協議,協議不成只有訴訟法院達到目的。
Ⅳ 山西太原乾勝拍賣公司文物鑒定拍賣詐騙案是被沈陽公安局一鍋端掉的嗎
山西太原減少拍賣公司,我們武簽訂拍賣詐騙案是被沈陽冠軍一鍋端掉的嗎?這個不是很了解,可以看一下新聞。
Ⅵ 肇慶市乾勝鋁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肇慶市乾勝鋁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06月1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廢舊鋁內回收等。
法定代表人:容潘卉
成立時間:2008-06-10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120300000190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貝水經濟開發區(貝水大道西側)
Ⅶ 無錫乾勝紡織助劑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無錫乾勝紡織助劑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05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柔軟劑、凈洗劑、氨基專硅油屬、滲透劑的製造、加工等。
法定代表人:陸乾
成立時間:2003-05-0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20500006275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錫山區錫北鎮寨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