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法律糾紛只有法人承擔
㈠ 公司因欠款被起訴,我是掛名法人要承擔什麼責任
一般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貨款和借款都是用公司的錢來償還,不足償還的話,公司可以宣告破產,不會涉及到個人財產。
我國關於企業法人的政策和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三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第二條: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
4、《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第七條: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以上就是我國關於企業法人的政策和法規。
(1)公司有法律糾紛只有法人承擔擴展閱讀:
企業法人變更流程如下:
1、在公司登記所在地的工商局網站進行公司法人變更預約。
2、在公司登記所在地的工商局網站上下載相應的資料,並如實填寫。
3、帶上材料到工商局取預約號,交材料。
4、若材料有疑問或當地工商局還要求其他證明,則補充材料(一般下次來無需再預約)。
5、若材料無疑問或補充完畢並通過則領取變更通知書。
6、再規定時間去工商局領取新的營業執照。
7、到刻章公司刻制新的法人章。
8、帶著新的營業執照和所有印章到開戶行更換開戶許可證和印鑒。
㈡ 如果公司有法律問題,是不是由法人承擔責任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模糊。
首先,你可能沒搞明白法人的含義。
法人指的是這個公司本身,也就是說,法人不是個人,是個公司、企業、社團、組織......,這樣的在法律上叫法人。
另外說明一下,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有法人資格。
比如個人獨資公司,就不具備法人資格。
常見的名字中帶有有限責任公司字樣的,都有法人資格。
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叫法定代表人,簡稱法人代表。不叫法人。
至於公司涉及到法律責任,是不是由法定代表人——也就是這個負責人來承擔,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大部分情況下,並不追究到個人的責任。
㈢ 如果公司有法律糾紛要怎樣才能過法人
無論掛不掛名,法人都要負責任
一、在民事、經濟上:1、擔任有兩名股東以上的有限專責任公司的「法屬人代表」,當公司對外負債時,與自己不發生關系,僅以公司自身的財產為限對外承擔還款責任。此時風險很小。2、擔任個人獨資企業的「法人代表」,當公司對外負債時,就要以自己的全部個人財產對外承擔還款責任。此時的風險是比較大的。3、擔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人代表」,當公司對外負債時,原則上也僅以公司的財產為限對外承擔責任,但是如果無法分清公司和股東個人的財產時,股東有可能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在刑事上:如果擔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出現經濟犯罪,比如公司出現詐騙銀行貸款、詐騙保險金、非法集資等情況。此時,作為法人代表如果對此情況明知,就有可能要為此承擔刑事責任。
㈣ 合夥開公司,如遇法律糾紛的話,法律上是只找充當法人的那一人來承擔嗎
合夥制企業的話,合夥人共同承擔責任,也就是所謂的無限連帶責任。比如企業回欠債不還,債主找合夥人中的答任何一人,他都有義務把所欠款項全部還清,直到傾家盪產。然後這個合夥人再去找其他合夥人內部解決各人應該承擔的部分。
如果是股份制公司,那麼股東間按出資比例的不同承擔有限責任。比如同樣是公司欠債不還,那麼應該由公司(這里的公司是一個法人實體,而合夥制公司不是法人)出面還錢,然後各個股東按出資比例分擔債務,直到所有股份的價值為零。
是股份制公司還是合夥制企業,要看在企業成立的過程中採取了什麼樣的組織方式,並且在國家相關部門是如何登記備案的。比如工商營業執照等就是你所要的書面證明。
㈤ 公司被起訴法人代表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根據《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回的,不答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四)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法人被起訴,也不一定就會判刑處罰,也可能無罪釋放的,所以被起訴之後,公司應該立刻擬定一個針對性的方案,保證公司之後的運營能夠正常。如果公司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被判刑的,公司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產生新的法定代表人,然後到工商機關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即可。法律依據:《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㈥ 公司存在刑事法律訴訟,法人代表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看承擔的是哪一類的刑事犯罪責任。以下是幾類常見的單位犯罪,法人代表需要承擔責任的。
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的責任主要源於「單位犯罪」。在刑事法律用語中,對「公司」、「企業」,統一表述為「單位」,單位犯罪的,單位要承擔罰金責任,許多情況下還要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這里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經常與「法定代表人」是重合的。
(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集中規定在刑法第140條至第148條)
包括生產、銷售假葯、劣葯、食品、農葯、化妝品等。在這類單位犯罪中,將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刑罰最重至死刑。由於近年來有毒有害食品泛濫,食品犯罪是目前打擊的重點。
( 二)走私類犯罪(集中規定在刑法第151條至第153條)
這類犯罪包括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走私淫穢物品罪、走私廢物罪等。最長刑期可達10年以上有期徒刑。實踐中,法定代表人涉及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案例比較常見。
(三)商業賄賂類犯罪
包括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163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164條)等罪名。一般來說,收受財物的金額只要達到5000元,即可達到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數額標准。
(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
實踐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發生幾率較高,特別是在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
(五)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
包括假冒注冊商標罪、假冒專利罪、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集中規定在刑法第213條至第219條)。中國是世界工廠,全球知名品牌很多在中國設有工廠;同時,中國也是侵權泛濫區,國內市場充斥著各種侵權產品,為國際社會所關注。近年來,針對侵權行為的泛濫,執法部門一直採取高壓態勢。
(六)非法經營類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非法經營罪管轄的面相當寬,被認為是新的口袋罪。建議單位在從事不熟悉的業務時,要請教律師或者向政府部門咨詢,避免違規風險。
㈦ 一個公司法人代表就一定要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嗎
1,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法人的意思執行機關,如有違法,作為公司法定代表內人是有責容任的。
2,你朋友作為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定要留下證據。證明,你朋友並沒有真正經營公司。
3,簽字的時候,注意看公司的行為是否違法。如有違法,則不簽字,並向公安機關舉報。
4,如果你的朋友沒有在公司佔有股權。在某些時候,他是執行股東會的決議的。即使有錯,那也是股東會作出決議的,而如果這些錯帶給公司損失,公司股東會也應該承受。
還是那句話,就是行為違法是不能簽字的。
PS:::Bu懂還可繼續問。。。
㈧ 公司與公司間債務糾紛,法人代表個人也要承擔償還義務嗎
不用,當然法人代表在某種程度上需要承擔責任:
因為《公司法》第三條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法定代表人主要是承擔民事責任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如:工廠的廠長、公司的董事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繫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於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繫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並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託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後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並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許可權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㈨ 一家公司有糾紛,新的法人代表要承擔以前公司的責任嗎
不需要承擔,法定代表人不承擔應當由企業承擔的法律責任,除非自己參與了違法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