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中的想像競合

刑法中的想像競合

發布時間: 2021-03-16 18:53:19

A. 在刑法中,牽連犯與想像競合犯的區別

牽連犯:指出於一個犯罪目的,實施數個犯罪行為,數個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與目的或者原因與結果的牽連關系,分別觸犯數個罪名的犯罪狀態。且對於牽連犯,除我國刑法已有規定的外,從一重罪論處。想像競合犯也稱觀念的競合、想像的數罪,是指基於數個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個犯罪客體,觸犯數個罪名的情況。例如行為人甲欲殺死某乙,開槍後不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輕傷,就屬於想像競合犯。

B. 「想像競合犯」是什麼意思

想像競合犯也稱觀念的競合、想像的數罪,是指基於數個不同的具體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個犯罪客體,觸犯數個異種罪名的情況。

例如行為人甲欲殺死某乙,開槍後不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輕傷,就屬於想像競合犯。我國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的想像競合犯,但這一概念在刑法理論上一直是被承認的,並為司法實踐所普遍接受。

想像競合犯的構成需要三個要件即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該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且數個罪名中的任意一個都無法全面評價該行為。這也是想像競合犯區別於實質一罪、實質數罪及法條競合犯,作為獨立的犯罪形態所具有的根本特徵。

(2)刑法中的想像競合擴展閱讀:

處罰原則

想像競合犯的原則,即於犯罪行為所觸犯之各罪中,從一重罪處罰,即依照行為觸犯的數個罪名中法定刑較重的犯罪定罪處刑,而不實行數罪並罰。這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立法例。

1、在確定重罪之前,應對各罪按其情節分別評價,歸入各罪中該行為應處的量刑檔次,在此基礎之上對各罪的法定刑進行比較。

按照主刑重於附加刑,主刑中按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順序確定重刑。附加刑,即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對於量刑幅度,應根據實際情況以上限高者或下限高者計。

2、對於輕罪的附加刑如何處理。有學者借鑒國外立法經驗提出應該並罰,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對犯罪行為的評價應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C. 想像競合犯 想像競合是什麼意思

想像競合是指想像的數罪,觀念上的競合,是一個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但是最終擇一重罪處罰的情形。

想像競合犯的目的在於禁止對一個犯罪行為進行重復處罰,永遠是針對一個個具體的案件事實來判斷的。

例如:行為人用槍支射擊的方法故意殺人,子彈擊中被害人後又射進某博物館,損毀了國家級文物。行為人實施的是故意殺人的一個行為,同時危害了兩個社會關系,造成故意剝奪他人生命和損毀國家文物兩個危害後果。




(3)刑法中的想像競合擴展閱讀

處罰原則

原則是於犯罪行為所觸犯之各罪中,從一重罪處罰,即依照行為觸犯的數個罪名中法定刑較重的犯罪定罪處刑,而不實行數罪並罰,這也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立法例。

第一,在確定重罪之前,應對各罪按其情節分別評價,歸入各罪中該行為應處的量刑檔次,在此基礎之上對各罪的法定刑進行比較。

按照主刑重於附加刑,主刑中按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順序確定重刑。附加刑,即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對於量刑幅度,應根據實際情況以上限高者或下限高者計。

第二,對於輕罪的附加刑的處理。有學者借鑒國外立法經驗提出應該並罰,對犯罪行為的評價應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D. 刑法中的「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有什麼區別

兩者之間存在著六點差異:
第一,想像競合犯是犯罪行為或犯罪行為所觸犯的不同罪名的競合,屬於犯罪數之單復的形態;法條競合是法律條文的競合,屬於法條之關系的形態。
第二,想像競合犯是觀念的競合(觀念上的數罪),即想像競合犯是實質一罪,其以一個犯罪行為觸犯的數個不同罪名由於觀念因素或主觀認識的影響而發生競合;法規競合是客觀存在的或現實的競合,即法規競合本為單純一罪,但由於客觀存在著的法律條文的錯綜規定而致使規定不同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競合。
第三,想像競合不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必然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
第四,想像競合犯中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關聯,是以行為人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為前提或中介;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的重合或交叉關系,並不以犯罪行為的實際發生為轉移。
第五,想像競合犯是由於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而觸犯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所以,數個法條均應適用於導致不同罪名競合的犯罪行為,且應在比較數個罪名法定刑的輕重後擇一重者處斷之(但所觸犯的輕罪成立,其法條仍應引用);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並不以犯罪行為的發生為前提,故在數個法條中只能選擇適用一個法條即特別法、實害法或重法對犯罪人予以處罰,而排斥其他相競合的法條即普通法、危險法或輕法的適用。
第六,想像競合犯是犯罪之單復的形態,故關於想像競合犯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罪數問題和對犯罪行為觸犯的數罪名如何處罰的問題;法規競合是法條之關系的形態,故關於法規競合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法律適用問題。

E. 刑法上的想像競合和法條競合分別指甚麼2者又有何關系

1、刑法制裁的是犯罪抄,犯罪是襲一種行為,但是一種行為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會得出不用的結論,即競合。
2、 所謂想像競合,就是一個行為可能符合多個罪名的犯罪構成要件,因而可能構成多個犯罪,例如,甲用爆炸的方法殺死仇人乙,就可能構成爆炸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兩罪想像競合。
3、所謂法條競合,就是兩個罪名是普通罪名與特別罪名的關系,一個行為構成特殊罪名,必然構成普通罪名,例如,法官丙徇私輕判被告人,就構成徇私枉法罪或者枉法裁判罪,兩罪法條競合。
4、兩個究竟有何關系,我覺得最大的共性就是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都是一行為觸犯數罪名,而想像競合是偶然的競合,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案件中發生的競合現象;而法條競合是必然的競合,因為法條競合是由於刑法存在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而導致的。

F. 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的區別

1.定義不同復:想像競合制是行為人的一個不法行為,侵害了兩個以上法益,觸犯了兩個以上罪名法條,適用任何一個法條都不能全面、充分評價該行為的不法內容。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2.判定不同:一個行為觸犯的數罪名所在法條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容上的重合,如果不存在任何重合,屬於想像競合犯;如果存在某種重合,是法條競合犯。

3.法條不同:觸犯的數罪名所在數法條之中,能否有一個法條完整的評價該犯罪行為。如果不能完整評價,是想像競合犯;如果能完整評價,是法條競合犯。

(6)刑法中的想像競合擴展閱讀:

「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總體上都是行為人犯一罪而不是數罪,在司法實踐中二者容易混淆。二者的區別在於競合犯觸犯的法條之間是否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

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的是「法條競合」,不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的是「想像競合」。想像競合所觸犯的數個罪名沒有必然的聯系,法條之間不存在相互包容和交叉的關系。

G. 想像競合和法條競合

想像競合犯,通常認為是一個行為觸犯數個罪名,法規競合是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在犯罪構成上具有包容關系的刑法規范,只適用其中一個刑法規范的情況。

H. 在刑法中,想像競合犯與牽連犯的區別

首先,想像競合犯是實質的一罪,而牽連犯是處斷的一罪
其次,
想像競合犯是指行為人基於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
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某種犯罪,而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
從兩種犯罪形態的定義中可看出,想像競合犯實際上只有一個危害行為,而牽連犯則有數個行為,如方法行為、結果行為。
最後,想像競合犯的處斷原則採用「從一重處斷」,不實行數罪並罰。
牽連犯的處斷原則是:凡刑法分則條款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明確規定了相應處斷原則的,無論其所規定的是何種處斷原則,均應嚴格依照刑法分則條款的規定,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適用相應的原則予以處斷。除此之外,對於其他牽連犯,即刑法分則沒有明確規定處斷原則的牽連犯,應當適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定罪處刑,也不實行數罪並罰。

I. 刑法中的想像競合犯和牽連犯

首先,想像競合犯是實質的一罪,而牽連犯是處斷的一罪
其次,想像競合犯是指行為人基於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
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某種犯罪,而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
從兩種犯罪形態的定義中可看出,想像競合犯實際上只有一個危害行為,而牽連犯則有數個行為,如方法行為、結果行為。
最後,想像競合犯的處斷原則採用「從一重處斷」,不實行數罪並罰。
牽連犯的處斷原則是:凡刑法分則條款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明確規定了相應處斷原則的,無論其所規定的是何種處斷原則,均應嚴格依照刑法分則條款的規定,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適用相應的原則予以處斷。除此之外,對於其他牽連犯,即刑法分則沒有明確規定處斷原則的牽連犯,應當適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定罪處刑,也不實行數罪並罰。

熱點內容
貴陽白雲區律師事務所排名 發布:2024-05-19 04:16:28 瀏覽:833
日本書法學校 發布:2024-05-19 03:50:37 瀏覽:511
公司法47 發布:2024-05-19 03:40:58 瀏覽:939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各章節考點指導 發布:2024-05-19 02:09:22 瀏覽:147
司法投訴案例 發布:2024-05-19 00:26:13 瀏覽:993
法律行政法規定 發布:2024-05-19 00:00:36 瀏覽:47
叉車安全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18 23:20:59 瀏覽:967
司法廳幹部處 發布:2024-05-18 23:10:45 瀏覽:291
普法司法考試 發布:2024-05-18 23:01:31 瀏覽:989
法學35歲 發布:2024-05-18 22:37:10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