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公正司法
Ⅰ 公正司法的介紹
司法公正,或曰公正司法,其基本內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在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審判活動;公正的含義則包括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等。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遵循平等和正當的原則,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和正義的精神。
Ⅱ 公正司法有什麼意義
公正司法,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回國家經濟發展和社答會穩定的重要保證。
呼喚司法公正,評價司法公正與否,是任何文明社會公民的正當權利,堅持公正司法是對法權的一種制約,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
然而近年來,為司法的程序外監督不斷升級。程序外的監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司法不公現象。但是,由於程序外的監督大多是從普通的生活邏輯出發,主要關注的是實體結果的合乎正當,而司法的過程卻是嚴謹的和理性的,更注重的是審判過程的合乎正當性,這就使得司法人員與其他社會主體在法律思維方式上產生了差別,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監督司法與司法獨立的沖突和對立,損害了司法權威。
因此,追求和維護司法公正,在任何國家,不可能也不應當僅僅是司法機關、法院和法官們自己的事情,維護司法公正應當成為全社會公民共同的任務。它不僅需要法院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不僅需要培養並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法治意識,更需要維護司法公正的現代司法理念。
Ⅲ 福建廈門司法鑒定結果公平公正嗎
1、公平。
2、司法鑒定人員是具有一定自由裁量權的,所以會在自由裁量范圍內浮動,但結果是公平的。即9.5有可能會是9也有可能是10,但不可能變成8或11。
Ⅳ 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區別有何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並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專政權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屬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
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
2、合理行政
3、程序正當
4、高效便民
5、誠實守信
6、權責統一
具體措施
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
Ⅳ 厲行法治中的公正司法如何理解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權運作過程中各種因素達到的理想狀態,是現代社會政治民主、進專步的重要屬標志,也是現代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其基本內涵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體現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的精神。其主體是以法官為主的司法人員。司法公正的對象包括各類案件的當本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後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體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價值定位和取向。
Ⅵ 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例子
張釋之嚴格執法
封建社會,可以用金錢買官。張釋之年輕時,他二哥出錢為他捐了個保衛皇宮的小官。張釋之整整幹了十年,覺得沒有什麼盼頭,想辭職回家幫哥哥分擔家務。當時朝廷有個官員叫袁盎,覺得張釋之這個人不錯,有才幹,就在皇帝面前竭力推薦他。
漢文帝便破格召見了張釋之,讓他談談天下大事。張釋之平時聰明好學,關心政事,對事物的分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向漢文帝一一道來,具體而不空洞,說得漢文帝頻頻點頭。不久,文帝就封他為公車令。
張釋之當上公車令後,有一天,見到太子和他的弟弟梁王同乘一輛車入朝,眼見到了宮門口,也不下車,竟想長驅直入。張釋之連忙追上去攔截,不讓他倆進宮,判定他倆犯了過宮門不下車的「不敬」罪,上奏皇帝。
太子和梁王是薄太後的掌上明珠,他們的舉動把皇上也嚇了一跳,在薄太後的追問下,漢文帝只能自我檢討道:「都是我的錯,我沒有把兒子教育好。」最後由太後出面,宣布赦免太子、梁王之罪,他們二人才獲准可以進宮。
當時的張釋之只是一個小小的公車令,官職很低微,卻敢於彈劾太子與梁王,這無疑是太歲頭上動土。好在漢文帝是很開明的君主,他並沒有因此而心懷不快,反而認為張釋之的敢作敢為是好樣的,對朝廷有利,下令提升他為中大夫。
一次,張釋之跟隨漢文帝出城巡視,來到城北中謂橋。不知怎麼橋下突然鑽出一個人來,驚嚇了給皇帝拉車的馬匹,馬高聲嘶鳴起來,那個人嚇得拔腿就跑。衛隊緊緊追趕,抓住了那個人。皇帝命令交給張釋之處理。因為那時張釋之已經擔任了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工作,是最高的司法官。
張釋之親自審問那個沖撞皇帝車駕的人,那人從實稟告說:「小的是路過這里,聽見皇上車駕過來的吆喝聲,急忙迴避,就躲到了橋下面。後來聽聽沒有聲音了,以為車駕已經過去,就鑽了出來。想不到車駕還未過去,正好給小的撞上,小人實在是無意沖撞,望大人查明真相,饒恕我吧。」
張釋之聽了那人的申訴後,仔細地調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了真相,覺得那人說的都是實話,便罰了那人四兩罰金。漢文帝知道後十分生氣地說:「你判得太輕了吧,幸虧朕的馬比較馴服溫和,不然的話,還不把朕摔傷了?」
張釋之見漢文帝不高興,便從容地解釋說:「陛下,我認為對於法律來說,不管是皇上還是老百姓,都是平等的。本朝的法律對於無意驚駕的處罰就是處以罰款,所以我就遵照這條法則判刑。如果陛下要加重刑罰,就顯得有些隨心所欲,那麼,今後的法律,叫老百姓怎麼遵守呢? 請陛下再考慮一下吧。」
漢文帝聽了張釋之的話,沉思了一下說:「就照此辦理吧。」
沒多久,又發生了一樁案子。有人偷盜先帝廟中座位前的一塊玉環。文帝大動肝火,命張釋之判偷竊犯滅族之罪,張釋之根據刑律的規定,奏請判為殺死竊犯一個人,並把屍體拋在街上示眾。文帝聽了很不滿意,說:「你怎麼老是用一些刑罰條律來跟我作對,神聖的宗廟竟然有人敢進去偷竊,這個國家還成什麼樣子? 我這么重用你,可不是叫你去庇護罪犯呀。」
張釋之嚴肅地取下頭上的烏紗帽,對文帝說:「作為一個最高司法官,我從未庇護過任何一個犯人。如果有人偷盜宗廟里的東西就判滅族,那麼萬一有人盜掘先祖的陵墓,又該怎麼加刑呢?」
文帝把這件事跟太後商量,太後覺得應當依法辦事,於是文帝只好同意了張釋之的奏請。
Ⅶ 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首先要弄清兩個概念: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是按照國家憲法和有關組版織法的權規定而設立的,代表國家依法行使行政權,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也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機關是 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狹義僅指法院,廣義還包括檢察機關。在資本主義國家,司法機關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互不從屬;在社會主義國家,司法機關從屬於國家權力機關而相對獨立於其他國家機關。這是兩個權力相獨立的國家機關。依法行政,是針對以政府為代表的行政機關在行政上依照各項的法律規定;而公正司法,是要求擁有司法權的司法機關在司法的過程中做到合法公正、公平,不偏私等。
Ⅷ 公正司法是誰的職責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對於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重大的意義。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們所說的法治,不應是「治民」,而應是「民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加強立法工作,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實行依法治國,首先要加強立法工作。黨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建立部門齊全、結構嚴謹、內部和諧、體例科學和協調發展的完備的法律體系。從內容上看,這個法律體系應覆蓋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從形式上看,這個法律體系應當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各種規范性文件。1979年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440多件法律、法律解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批准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行政機關制定了3萬多件規章。目前,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我們要繼續努力,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努力提高立法質量,保證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立法目標的實現。 第二,要加強執法工作,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政府依法行政是法治的重要環節。人民政府作為社會的管理者,擔負著執行法律的職責。大多數法律是需要行政機關執行和貫徹實施的。同時,行政機關的職權是由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進行活動。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時,還必須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和違反法定程序。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要科學規范部門職能,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人員結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也是依法治國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切實保證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要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要完善訴訟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要完善民主監督制度。民主監督的主要目的是克服權力腐敗,防止權力濫用。對國家權力的監督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和渠道:(1)以權力監督權力,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檢察機關的監督、行政監察機關的監督、審計機關的監督等。(2)以權利監督權力,包括公民的檢舉、揭發、控告和輿論工具的監督。(3)以社會權利監督權力,包括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監督。要通過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重點是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第四,要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廣泛進行法制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特別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從1986年開始,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在全國廣泛開展了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於1985年、1991年、1996年、2001年四次作出關於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要求各地方和各機關、企業事業組織按照國家的法制宣傳教育五年規劃,深入開展普法教育。這項工作的開展,對於提高全民族的法制素質,特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制素質,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Ⅸ 廈門市司法局的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局機關重大政務活動協調實施和檢查落實,負責司法行政課題調研。審核研究擬訂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負責綜合性文件報告的起草審核。負責督查、信息、文秘、信訪、統計、保密、文印及文書檔案管理工作。指導全市司法行政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建設。
(二)行政財務裝備處
管理局機關的財務,負責局直屬單位財務的年度預算和分配工作,指導和監督局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管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幹警服裝、車輛、槍支和彈葯工作;負責局機關車輛管理及調度、安全保衛、資產管理、基本建設、接待等行政事務。
(三)法規教育處
負責全市司法行政法制建設、局機關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工作。受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委託,參與地方法規的起草、論證、修改。組織和指導法學理論及涉台有關法規的研究;綜合協調社會法律服務市場管理工作。組織、指導法學教育、法律培訓工作,管理法律電大函授工作站,制定並組織實施本系統幹警培訓和學歷教育規劃。
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規劃,執行國家司法考試制度,負責廈門市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條件審查、考務組織;受理、審核法律職業資格的申請,對取得資格證書者進行管理;指導規范國家司法考試的培訓工作;開展國家司法考試的理論研究和交流。
管理、指導、監督全市勞動教養和場所的安全穩定工作;負責勞教人員延長或減少勞教期限三個月以上以及所外執行、所外就醫、提前解除勞教的審核報批工作;履行勞教委員會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四)司法鑒定仲裁管理處
指導、管理全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制定司法鑒定工作規劃及行業規范;承擔司法鑒定機構的設立、變更、撤銷、審核和年度檢驗工作,負責司法鑒定人員鑒定資格考試、考核,管理司法鑒定人員職業道德和業務培訓,處理關於司法鑒定問題的來信來訪,承辦司法鑒定委員會辦公室的具體工作。負責全市仲裁機構、人員的審查、登記和管理工作。
(五)律師管理處
指導、管理、監督全市律師工作。負責律師執業的監督檢查工作;負責全市律師事務所設立的審核報批工作;負責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執業證的年檢注冊;接受並處理對律師違反紀律、違反職業道德的控告。指導、監督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工作。
(六)公證管理處
管理、指導、監督全市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公證處設立的審核報批工作,負責公證處、公證員執業證的年檢注冊、執業監督工作。受理對公證員違反紀律和職業道德的控告,參與公證事項的行政復議及應訴工作。
(七)基層工作處
指導基層司法行政機關管理基層司法助理員、法律服務和人民調解工作,管理「148」法律服務工作。指導全市刑滿釋放和期滿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具體承辦市安置幫教辦公室日常事務。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八)政治部
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工作,負責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聘任工作。 指導各區司法局的人事管理工作,對協管幹部進行考核並提出任免、交流意見;負責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工作,研究指導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負責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人民警察警務、警銜評授等管理工作;管理人事檔案,辦理人員出國(境)政審等手續;管理和指導局機關及直屬單位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幹部教育、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導精神文明建設,負責司法幹警的政治、業務培訓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局機關的黨群工作。
根據有關規定設置紀檢組和監察室合署辦公。按照《黨章》和《行政監察法》履行職責。
(九)廈門市依法治市領導辦公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處)
組織指導協調督促全市各區、各行業依法治理工作;制定依法治市規劃方案,參與立法、建章立制起草論證、修改和立法建議,組織和參與執法檢查。依法治市辦公室為副廳級機構,內設法制指導處,具體承辦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全市的法制宣傳工作,制訂全市普法教育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培訓各行業、各單位法制宣講骨幹,指導開展專業法宣傳教育和學法用法活動。
Ⅹ 公正司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遵循平等和正當的原則。
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在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審判活動;公正的含義則包括公平、平等、正當、正義等。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遵循平等和正當的原則,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和正義的精神。
在司法活動中,由於當事人往往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其個人利益便經常會與社會其他成員的利益和社會整體的利益發生沖突。在如何協調這種矛盾沖突的問題上,不同國家在建立司法制度時採取了不同的態度。有些國家在司法活動中強調要優先保護社會整體的利益;有些國家則在司法活動中強調要把個人利益的保護放在首位。
(10)廈門公正司法擴展閱讀:
司法公正的相關要求: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中包括法律對全體公民平等。公民依照法律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任何公民的合法權益都受法律保護,任何公民的違法行為都要受法律的追究。
2、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以事實為依據即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排除主觀想像、分析和判斷的依據。要以法律的標准和尺度審理案件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
3、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其中包括國家的審判權和檢察權分別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法統一行使。司法機關依照法律獨立行使職權,不受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