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補充性

刑法補充性

發布時間: 2021-11-20 20:41:34

刑法發動的補充性和保障性是什麼意思

刑法發動的抄補充性和保障襲性。

正因為刑罰制裁的嚴厲性,決定了刑法需要遵循明確性和謙抑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要求適用刑罰的前提(構成要件)具體化、明確化,盡量限制刑罰的適用。刑罰僅留作保護社會的「最後手段」,只有當其他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社會關系時,才由刑法調整。所以,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

⑵ 刑法的作用是什麼

有的網友和公眾會員咨詢刑法方面的問題,現將刑法常識分章介紹。 一、刑法的概念和分類 刑法在概念上有廣義刑法和狹義刑法之分。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廣義刑法包括刑法典、附屬刑法和單行刑法。普通意義上來講,我們說的刑法都是指刑法典。刑法的概念可概括為:以國家名義頒布和施行,規定犯罪內容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二、刑法的作用 刑法作為重要的部門法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定犯罪和刑罰。刑法是我國唯一規定了犯罪和對犯罪的懲罰措施的部門法。在我國其他一些法律也規定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但這些法律規定的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和法律後果。 (二)調整、保護相當廣泛的社會關系。法律規范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規範文件,但一般的部門法通常只調整某一類社會關系;而刑法所保護和調整的社會關系非常廣泛,涉及到各個領域。 (三)規定了最嚴厲的強制方法。法律的實施都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障,一般法律規范也規定了強制措施,但就其嚴厲程度和處罰力度,刑法無疑是最強的。它包括可以剝奪人身自由的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的管制、監視居住等,甚至還包羅剝奪生命權的死刑。 (四)刑法具有補充性。刑法只有在其他法律都不足以禁止社會危害行為時才適用,從而為處罰、禁止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提供了法律保障。 (五)刑法可以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保障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保護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⑶ 刑法因果性關系問題,急!!!!!!!!!!!!!

你的問題有點特殊,我想應該是條司法考試測試題吧?
我個人認為:
1.如果兩人的主觀意識都是想殺死丙,但是丙沒有死即殺人未遂,量刑時候會以殺人未遂來定罪,如果主觀意識都沒有致使丙死亡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如果兩人查明事情情況如你所說。但在刑法中在量刑時要考慮到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意識。(但投毒行為屬於主觀意識的故意傷害)
2.如果兩人的主觀意識都是想致使丙死亡,即認定為故意殺人罪,丙已死,事實因果兩人的罪行都能成立。
如果兩人的主觀意識都沒有想致使丙死亡的,如果丙沒有死亡,即是故意傷害罪,但丙因為兩人的共同投毒而導致的死亡,我想量刑時可能會輕些。
如果甲主觀意識有想致使丙死亡的,而乙沒有,因為甲的用葯計量沒有把握好只是少投了,但是少投的那一份讓乙投了,導致丙死亡的,那麼甲的量刑應該屬於故意殺人罪,罪名成立,乙可能會較輕
相反乙主觀意識較重,甲較輕,著乙罪重,甲較輕。
3.問題同樣,即主觀意識是否致丙於死地,都沒有的話,應該屬於過失殺人。如果有一方主觀意識上想致使丙死亡,那那一方即殺故意殺人成立
4.你所問的問題都要考慮到兩人的主觀意識,我想你看過我上面的回答可能也會明白第四條的因果定罪了

⑷ 關於刑法的特徵

刑法具有區別於其他法律的特有屬性,這主要表現在:

(1)刑法是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規范,而其他法律規定的都是一般違法行為及其法律後果。

(2)一般部門法都只是調整和保護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而刑法所調整和保護的社會關系相當廣泛。

(3)一般部門法對一般違法行為也適用強制方法,但其嚴厲程度輕於刑法所規定的刑罰。

(4)刑法具有補充性,即只有當一般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社會關系時,才由刑法保護;只有當一般部門法還不足以抑制某種危害行為時,才能適用刑法。

(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和保護的合法權益,也都藉助於刑法的調整和保護。

(4)刑法補充性擴展閱讀

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附加刑。

主刑就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於其他刑種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就是作為主刑的補充而附加適用但也可以獨立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這實際上也屬於附加刑。

我國刑罰就是通過有主有從、互相配合,有輕有重、互相銜接的設計方式,形成了嚴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刑種都有它特定的內容和作用。刑種的多樣性,是為了適應犯罪性質和情節的多樣性,便於體現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實行區別對待的原則。所以,這些刑種是切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際需要的。

⑸ 刑法的附加刑有什麼

附加刑,指刑法規定,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其特點是既能內獨立適用,也能附加適容用。附加刑包括:(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罰金是人民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從法律性質上講,罰金是一種刑罰方法,而非經濟制裁、民事制裁或行政處罰。罰金刑屬於財產刑的范疇,它是以強制犯罪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交納金錢為內容的刑罰方法。剝奪政治權利是指剝奪犯罪嫌疑人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活動權利的刑罰方法。根據我國刑法第54條的規定,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犯罪分子下列4項權利: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沒收財產是將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的刑罰方法。沒收財產屬於一種財產刑,也是我國刑法附加刑中最重的一種。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四條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⑹ 刑法的謙抑性原則我國是誰引入

刑法謙抑性(The principal of compress and modesty)是刑事政策的基礎,同時伴隨著「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謙抑性原則日益成為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刑法的謙抑性」用語最早見於日本大正年代主觀主義大師宮本英修博士所著《刑法綱要》的論述,隨後在《刑法學粹》一書中他又表達了同樣的思想。它作為刑法價值理念之一種,既為眾多學者所呼籲和倡導,也在現代刑法制度中逐步得到體現。
作為一個舶來品,刑法謙抑原則在我國理論界目前的研究還較為薄弱。實際上,刑法的謙抑精神應貫穿刑法的始終。從立法上來講,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制約著刑法調控范圍的大小,何種行為應該被規定為犯罪,何種行為不應該被規定為犯罪,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就是重要的參照物。其實,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本身就是刑法謙抑性原則的載體。犯罪論部分規定的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范圍、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認定、犯罪的未完成形態、一罪與數罪問題以及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犯罪性阻卻事由也充分體現了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刑罰論部分涉及的死刑的適用問題、長期自由型的范圍等也無不與刑法的謙抑性原則休戚相關。刑法分則的罪名更是離不開刑法謙抑性原則的指導。總之,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樹立系統的刑法謙抑性原則,無疑對刑法理論的發展會有所裨益。

⑺ 刑法的作用與意義

刑法作為重要來的部門法自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定犯罪和刑罰。刑法是我國唯一規定了犯罪和對犯罪的懲罰措施的部門法。在我國其他一些法律也規定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但這些法律規定的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和法律後果。
(二)調整、保護相當廣泛的社會關系。法律規范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規範文件,但一般的部門法通常只調整某一類社會關系;而刑法所保護和調整的社會關系非常廣泛,涉及到各個領域。
(三)規定了最嚴厲的強制方法。法律的實施都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來保障,一般法律規范也規定了強制措施,但就其嚴厲程度和處罰力度,刑法無疑是最強的。它包括可以剝奪人身自由的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的管制、監視居住等,甚至還包羅剝奪生命權的死刑。
(四)刑法具有補充性。刑法只有在其他法律都不足以禁止社會危害行為時才適用,從而為處罰、禁止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提供了法律保障。 (五)刑法可以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保障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保護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⑻ 刑法性質中處罰范圍的不完整性,部門法律的補充性,其他法律保障性,應該如何理解

刑法性質中處罰范圍的不完整性;刑法調整范圍的局限性;
部門法律的補充性;因內為有局限容性所以需要其他部門法的補充;
其他法律保障性;刑法的實施需要其他法律的保障,例如憲法,根據憲法的指導制定刑法,憲法就是刑法得以實施的保障要素之一。

⑼ 刑法第224條第7款補充規定

一、按實際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沒有第七款補充規定,但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

二、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9)刑法補充性擴展閱讀:

立案標准

刑法規定立案標准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設的罪名。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七條的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九十二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的《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公發[2001]11號)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的《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定》(高檢會[2008]2號)同時廢止。

⑽ 刑法的性質是什麼呀

刑法的性質如下:

一、刑法的階級性質就是指刑法的階級屬性。

二、刑法的法專律性質就是屬指刑法作為法律體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徵。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0)刑法補充性擴展閱讀: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叫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是刑法的三個基本范疇。這三者的關系是:犯罪決定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決定刑罰。換句話說,沒有實施犯罪,就不負刑事責任,無罪即無責,從而也不受刑罰處罰。

熱點內容
房屋字據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8 10:30:39 瀏覽:358
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分數線 發布:2025-09-08 10:13:59 瀏覽:209
天等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8 10:04:20 瀏覽:790
2014年深圳交通處罰條例 發布:2025-09-08 10:03:33 瀏覽:961
汕頭市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5-09-08 10:02:46 瀏覽:261
法律顧問工作情況評分表 發布:2025-09-08 10:01:46 瀏覽:649
點燈刑法 發布:2025-09-08 09:35:21 瀏覽:492
國際法律顧問師 發布:2025-09-08 09:03:38 瀏覽:735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 發布:2025-09-08 08:39:53 瀏覽:488
法治黑板報圖片 發布:2025-09-08 08:39:45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