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快問快答

刑法快問快答

發布時間: 2021-12-09 11:14:12

刑法題目、盡快解答

1.王某、李某、張某構成盜竊罪的共同犯罪。從主觀上講,三人事先有共同的犯意彼此間存在意思聯絡。從客觀上講,他們共同協作實施了盜竊行為彼此存在分工協作。故構成盜竊罪共犯。2.王某的盜竊行為被當場發現在當時為了抗拒抓捕而使用了暴力,在此因為存在使用暴力的情形故轉化為搶劫罪。張某、李某構成盜竊罪,對於王某的轉化情形超出了共同犯罪的犯意,故張某、李某不成立搶劫罪。

Ⅱ 刑法問題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1、兩者不一樣。

2、直接審判民事案件,可以申請精神損害賠償使你的權益得到更大的保障。

3、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的民事部分,解決起來會更快捷,不過不能最大保障權益。

以上為我的意見,僅供參考。

Ⅲ 刑法案例分析2009年

甲構成搶劫罪。甲在盜竊丙的保險櫃過程中因罪行敗露而實施殺害丙內的行為根據《刑法容》規定殺人行為屬於盜竊過程中為「抗拒抓捕」而對被害人使用暴力成立搶劫罪。 同時根據《刑法》規定甲的行為屬於搶劫致人死亡成立搶劫罪的結果加重犯應適用升格的法定刑。
此題為12分,具體的標准分析我用短消息發給你。

Ⅳ 刑法知識

搶劫罪

〔釋義〕

搶劫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立即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條文〕

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第二百六十九條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九條聚眾「打砸槍」,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七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相關法律、司法解釋和規定〕

《鐵路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在列車內,搶劫旅客財物,傷害旅客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刑事罰則若干問題的解釋》(1993.10.11法發〔1993〕28號)

如何認定和處理在列車內實施搶劫的犯罪行為?

《鐵路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在列車內搶劫旅客財物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從重處罰」。

(一)在列車內搶劫旅客財物,是搶劫罪中一種嚴重的犯罪形式。具體認定時,應當根據刑法有關搶劫罪的規定,結合鐵路運輸的特殊性,綜合考慮。凡在列車內,對旅客使用暴力、脅迫手段,如以語言威脅、暴露或者暗示攜帶有凶器或者依仗人多勢眾,對被害人施加精神庄力等,強拿旅客財物或者以「借錢借物」的名義,索取財物的,以及對旅客實行強買強賣,侵犯旅客財產權益的,均應以搶劫罪論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的規定》(見「盜竊罪」法律依據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11.22法釋(2000)35號)

為依法懲處搶劫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入戶搶劫」,是指為實施搶劫行為而進入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包括封閉的院落、牧民的帳篷、漁民作為家庭生活場所的漁船、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進行搶劫的行為。

對於入戶盜竊,因被發現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入戶搶劫。

第二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二)項規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既包括在從事旅客運輸的各種公共汽車,大、中型計程車,火車,船隻,飛機等正在運營中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上對旅客、司售、乘客人員實施的搶劫,也包括對運行途中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攔截後,對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員實施的搶劫。

第三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是指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經營資金、有價證券和客戶的資金等。

搶劫正在使用中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運鈔車的,視為「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

第四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四)項規定的「搶劫數額巨大」的認定標准,參照各地確定的盜竊罪數額巨大的認定標准執行。

第五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七)項規定的「持槍搶劫」,是指行為人使用槍支或者向被害人顯示持有、佩帶的槍支進行搶劫的行為。「槍支」的概念和范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的規定。

第六條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攜帶凶器搶奪」,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進行搶奪或者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進行搶奪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2005年6月8日 法發[200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印發,供參照執行。執行中有什麼問題,請及時報告我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搶劫、搶奪是多發性的侵犯財產犯罪。1997年刑法修訂後,為了更好地指導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先後發布了《關於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搶劫解釋》)和《關於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搶奪解釋》)。但是,搶劫、搶奪犯罪案件的情況比較復雜,各地法院在審判過程中仍然遇到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為准確、統一適用法律,現對審理搶劫、搶奪犯罪案件中較為突出的幾個法律適用問題,提出意見如下:

一、關於「入戶搶劫」的認定
根據《搶劫解釋》第一條規定,認定「入戶搶劫」時,應當注意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戶」的范圍。「戶」在這里是指住所,其特徵表現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與外界相對隔離兩個方面,前者為功能特徵,後者為場所特徵。一般情況下,集體宿舍、旅店賓館、臨時搭建工棚等不應認定為「戶」,但在特定情況下,如果確實具有上述兩個特徵的,也可以認定為「戶」。二是「入戶」目的的非法性。進入他人住所須以實施搶劫等犯罪為目的。搶劫行為雖然發生在戶內,但行為人不以實施搶劫等犯罪為目的進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戶內臨時起意實施搶劫的,不屬於「入戶搶劫」。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脅迫行為必須發生在戶內。入戶實施盜竊被發現,行為人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脅迫行為發生在戶內,可以認定為「入戶搶劫」;如果發生在戶外,不能認定為「入戶搶劫」。

二、關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認定
公共交通工具承載的旅客具有不特定多數人的特點。根據《搶劫解釋》第二條規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主要是指在從事旅客運輸的各種公共汽車、大、中型計程車、火車、船隻、飛機等正在運營中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上對旅客、司售、乘務人員實施的搶劫。在未運營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針對司售、乘務人員搶劫的,或者在小型計程車上搶劫的,不屬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

三、關於「多次搶劫」的認定

Ⅳ 關於刑法的幾個問題

我就當是在考試,按考試的規格回答一下。

概念題:
1、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
答: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採用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
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採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2、侵佔
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3、拘役管制
答:拘役——短期剝奪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執行並實行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管制——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機關予以執行的刑罰方法。

簡答題:
1、未成年犯罪應當怎樣
答:(1)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構成犯罪,但應責令他的家長或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由政府收容教養(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這八大罪承擔法律責任。(3)未滿18周歲的人構成犯罪的:a、要從輕或減輕處罰。b、不適用死刑。

2、數罪並罰不超過多少年
答:(1)管制不超過3年(2)拘役不超過1年(3)有期徒刑不超過20年。

3、拘役管制多少年(簡略的回答,你也可以這么記憶)
答:管制——323(即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不超過3年)
拘役——161(即1個月以上半年以下,數罪並罰不超過1年)

4、防衛過當的主觀罪 (此題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提問要點不明。)

5、犯罪的外國人用什麼刑罰
答:我國的八個刑種都可以適用,並且多出一條驅逐出境。

6、緩刑的使用條件
答:(1)對象必須是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根據其犯罪情節和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至再危害社會。(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7、財產犯罪的類型(12個)(這個不會,對不起了。)

8、只能由法院執行的刑罰手段
答:死刑立即執行、罰金、沒收財產。

9、我國刑法中告訴才處理的罪名
答: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佔罪。

10、國家機關人員犯哪些罪從重處罰
答:這個沒研究過。。。對不起了。

11、刑法分則分為十大類的主要依據
答:依據的是犯罪的同類客體。

Ⅵ 刑法128條內容是什麼

刑法128條規定的是非法持有\私藏槍支罪.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Ⅶ 請教一道刑法問題,怎麼解答呢

不需要承擔,兩個都可以,乙的行為和甲的死亡都沒關系,而且沒有殺人的故意。

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3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8)刑法快問快答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貸款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貸款詐騙罪屬於金融犯罪的一種。

所謂情節嚴重,是指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況。其中數額巨大,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指貸款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其他嚴重情節,則是指下列情節之一者:

(1)為騙取貸款,向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行賄,數額較大的;

(2)揮霍貸款,或者用貸款進行違法活動,致使貸款到期無法償還的;

(3)隱匿貸款去向,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4)提供虛假的擔保申請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5)假冒他人名義申請貸款,貸款期限屆滿後,拒不償還的。

Ⅸ 刑法題,很急

首先案件的定性沒問題.1、法律中沒有規定女性就可以從輕處罰(除懷孕等),只要年滿18周歲,就是成年人,應該負完全的刑事責任,你所說的大學生快畢業不能算做從輕情節。2、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此案中雖沒有使用暴力,但是肯定用了脅迫的手段,所以夠成綁架罪,起刑(最低)十年,沒問題。3、不知者不罪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中國的法律不會體現這種精神。這種說法只會認為是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比如明天我去殺了一個人,我說我不知道殺人會是犯罪行為,你認為法律會因此從輕處罰我嗎?答案大家都知道。

Ⅹ 關於刑法

張某的行為依現有刑法,屬緊急避險的行為。

所述緊急避險,是指當正當法益遭受損害或處於危險中時,採取的以損害第三者的正當法益為手段的行為。

我國法律規定: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在你所述事例中的張某,因客車後輪松動,剎車失靈,處於「隨時可能掉入山溝」的危險事態中,在此種情況下符合緊急避險的條件,故張某採取事例中行為,屬法定緊急避險范疇。

但是,法律同時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顧名思義,若該事例中張某客車上同時載有數名乘客,為保全多數人的生命安全,採取該緊急避險,則處於緊急避險的正當范圍。張某不負刑事責任,而具體賠償責任,則在劃分具體事故責任主體後進行。

若張某有機會,或依法律規定可推定的張某有能力或應當採取其他的避險行為,諸如張某在與貨車相撞的附近有其他明顯的,有標識的失控車輛避險帶,且張某有能力操控車輛駛入避險帶,則張某採取的與貨車相撞的行為屬避險過當。
依我國法律規定: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即所損害的利益等於甚至大於所保全的利益。避險過當應當負法律責任,但在刑事上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結合事例看,張某若依上述條件有能力或應當採取其他的避險行為而未實行,依我國刑法規定: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張某避險過度,構成交通肇事罪,但依緊急避險的事態所迫採取,主觀惡性較小,造成的客觀損害若沒有明顯的超出避險所保全的法益,則一般免於刑事處罰。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公民的法律責任分類 發布:2025-08-23 01:12:51 瀏覽:762
紅色律師 發布:2025-08-23 01:09:49 瀏覽:21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入 發布:2025-08-23 00:49:04 瀏覽:256
渝水區人民法最新情況 發布:2025-08-23 00:42:03 瀏覽:584
紅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3 00:39:47 瀏覽:45
會計人員簽名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38:23 瀏覽:21
民主是法治 發布:2025-08-23 00:38:21 瀏覽:709
銷售公司員工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8-23 00:37:28 瀏覽:762
法官權利和義務 發布:2025-08-23 00:28:09 瀏覽:76
審判權和司法權 發布:2025-08-23 00:21:04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