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部社區矯正警察

司法部社區矯正警察

發布時間: 2021-12-09 11:59:04

司法局的可以穿警服嗎

司法局的沒有制服,至少沒有全國統一制式的制服。
我國的司法部(以及下面的各省司法廳、各市司法局)其實是個不倫不類的機構,雖然冠名「司法」卻不是司法機關、而是行政機關,管的是調解、公證、普法宣傳和律師的業務指導,但是公安機關原先的兩勞民警又被劃到了司法行政機關,所以所以整個司法行政機關中的公務員有的是警察、有的又不是,只有監獄勞教系統的人是警察、有警服。
不是警察的那一部分人自認是沒有警服的了,而司法局並不是警察機構,司法局得人也就不能穿警服了(倒是有的司法局有下屬的勞教所,這些局的局長全都以勞教所第一政委的身份穿了警服受了銜)。
不過這些人原先是有制服的,那種制服的式樣和警服很相似(佩戴的制式標志略有不同而已,最明顯的區別是沒有銜級標志——我國目前只有軍隊、武警序列、五大警察系統和海關才授銜),到了2004年已經被全部取消,國務院下的令。
後來有的地方又開始穿制服了,只是地方上的行為(合不合法還是回事呢,不知道有沒有文件),並沒有全國配發。
司法局的配警車也就那麼回事,警車是執行警務用的特種車輛,只有警察才能合法駕駛,但是不是警察機構的司法廳又管著當地的監獄局和勞教局兩個警察機構,那麼司法廳把兩勞的警車配發到司法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㈡ 實行社區矯正後司法所長能轉為社區矯正警察嗎

司法所的公務員一般是中央政法專項編制,警察是警察的編制,有警銜的,不一樣的,不能轉的。不過聽說現在有的省份可能開始要成立社區矯正局了,有意向把司法所的編制改成警察編制,不知道能否改革成功。

㈢ 司法部張張軍關心社區矯正警察最嗎

誰關心最基層警察!
誰管你的死活?
永遠有你做不完的活!
永遠有你干不完的事!
職級?
待遇?
永遠是最差的!
這就是基層警察的悲哀!
同感!

㈣ 在司法局上班如果轉警需要注意什麼

你好,我就在司法局上班,偶然看到你的提問,恰巧手頭不忙,就敲下鍵盤幫你解解惑,權當普法了,不圖財富值,希望對你有所裨益。你所說的「司法警察」稱呼不規范,在法律上「司法警察」指的是法院和檢察院的法警,司法行政系統即司法部(廳、局)的警察是監獄、戒毒人民警察,一般包括監獄、戒毒所的人民警察,以及它的上級主管機構監獄管理局和戒毒管理局機關的人民警察。但是除上述機構和人員范圍外,還有幾種人員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授予警銜、成為警察。下面我將按行政級別,分縣級司法局、地級司法局、省司法廳、司法部來闡述你所關心的警察編制。
一、縣級司法局。目前,全國的縣級司法局因為不具有管理監獄的職能,所以是沒有警察編制的。縣級司法局現在履行著社區矯正工作,負責對管制犯、緩刑犯、假釋犯和監外執行犯的監管改造,從性質上說,社區矯正工作同監獄矯正工作是一樣的,都屬於刑罰執行工作,被管理的對象都是罪犯,只是監管場所一個在高牆內、一個在高牆外。從法理上說,社區矯正執法人員理應同監獄警察一樣賦予警察身份、享有警察權力和待遇。但是,目前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僅籠統規定社區矯正工作是一項刑事執法工作,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在編公務員享有刑事執法權,但並未規定這些人員具有警察身份。有鑒於此,2013年司法部在起草的《社區矯正法》中已向國家立法機關建議在縣級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機構配備部分警察。當然,這只是法律草案,國家立法機關最終會不會採納只有等時間來答復我們了。社區矯正法雖納入2013年立法規劃,但根據目前的立法進程推測,可能最快於2014年底前、最慢於2015年底前問世。說了那麼多,就是想表達一句話,如果你在縣級司法局社區矯正科工作且具有公務員身份,有可能會被授予警銜、成為一名警察,但請注意,只是有這個可能,這個可能的概率有多大就不好說了。
二、地級司法局。上面扯了很多都是關於縣級司法局的,誰讓咱的層次低呢,咱就一級一級往上扯,下面出場的該是地級司法局了,即省轄市司法局。從全國范圍看,由於歷史的、現實的原因有少數的地級司法局管理著市屬監獄或戒毒所(註:勞教制度於2013年12月28日被廢止,勞教所紛紛轉型為戒毒所,以下不再說明),比如東南沿海地區的浙江省杭州市司法局,下轄東郊、南郊、西郊三個市屬監獄和第一、第二兩個市屬戒毒所,不僅管理著監獄、又管理著戒 毒所,而且管理的攤子還很大;又如北方的山東省濟寧市司法局,管理著濟寧監獄;再比如西部的陝西省延安市司法局管理著一個市屬戒毒所。還有其它這樣的例子,不再一一列舉。像上面所講的地級司法局這種情形,有以下幾類人員可以授予警銜、成為警察。一是局長,局長往往兼任市屬監獄或戒毒所的第一政委,那麼既然是第一政委了,當然是可以授銜的。二是分管副局長,在實踐中因為分管局長負責指導管理監獄或戒毒所,所以也是可以授銜的。第三是局政治處的人,因為政工部門就是負責警銜評授的,因此,這種好事他們不會吭哧吭哧忙活完把自己忘了。還有就是局監獄勞教工作指導處的人。
三、省司法廳。目前,絕大多數省份的監獄、戒毒所都是由省司法廳下面的監獄管理局和戒毒管理局垂直管理的,上述地級司法局掌管市屬監獄或戒毒所的情況尚屬少數。省司法廳授銜的情形與地級司法局類似,省司法廳廳長一般兼任監獄管理局第一政委,授予警銜毋庸置疑;監獄管理局局長一般都是副廳長,再者監獄管理局局長本身就是監獄警察,因此分管副廳長不存在授警銜的討論;下列人員授警銜的情形就與地級司法局一致了,包括省廳政治部的和監獄勞教指導處的。
四、司法部。有的朋友可能會問,既然地級司法局的局長、省級司法廳的廳長分別兼任市屬監獄第一政委和監獄管理局第一政委,那麼司法部部長是否也兼任司法部監獄管理局第一政委從而授予警銜呢?答案是否定的。司法部的監獄管理局屬於部的內設機構,行政級別為正廳級(同各省司法廳平級),一個堂堂正部級怎會屈身兼任正廳級,況且司法部監獄管理局也不設第一政委職務,因此授銜也就無從談起。那麼司法部分管監獄工作的副部長呢?從司法部官網上公開顯示的資料看,是司法部長親自主抓監獄工作,沒有分管副部長,因此其餘副部長不會被授予警銜。司法部的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是正兒八經的全員皆警機構,不再贅述。
以為很快就敲好了,沒想到打了一下午,你可要好好讀一下啊,別讓俺白費力氣。呵呵,順祝工作愉快。我也該回家吃晚飯了。

㈤ 誰知道司法部《社區矯正法》(徵求意見稿)中是否建立社區矯正警察方面的規定

這個確實沒看到具體內,但是確實說有專門的司法警察來管理社區矯正,而且有地方在試點,後面應該會全國推廣,個人認為社區矯正警察的設立是大勢所趨,工作必需。

㈥ 問下社區矯正的司法協理員轉為社區矯正警察後是屬於什麼性質的工種

全省社區矯正工作裝備會議在蒙自召開
2012年3月14日全省社區矯正工作裝備會議在蒙自順利召開,會期一天。在會議上省司法廳朱副廳長、計劃裝備處張永華處長、社區矯正工作管理處劉曉斌處長、政治部人事警務處何俊副處長等省司法廳領導在會議上講話,並做出重要指示和要求,會議主要是布置今年社區矯正管理人員著裝工作的事項和安排。 朱副廳長在會議上指示:首先在思想和工作上高度重視此次著裝工作,要統一思想,其次著裝的重要意義是根據基層工作的實際需要和要求出發而做出的安排。要求基層司法所一律著裝,不得延誤。一定要把握好著裝原則,該著裝的都要著裝,不符合條件的不能著裝。各級主管社區矯正管理工作的領導要從嚴把關,把此次著裝工作做好。劉曉斌處長要求:(1)此次著裝人員必須是在崗、在編、在職的公務員才能參加著裝;(2)統一配著99式警用服裝,由省廳統一配發警用標志、警用證件;(3)各級社區矯正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此次著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統一認識,積極配合做好此項工作;(4)統一著裝是社區矯正工作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公權力的標志和體現,是身份的象徵,對服刑人員具有震懾力;(5)著裝必須遵守「警務條例」,嚴格執行相關規定;(6)統一著裝提高了刑法的執行力、規范性和強制力;(6)2012年3月1日施行新的《社區矯正管理實施辦法》中規定執行主體歸司法行政部門管理;(7)著裝後每位社區矯正管理者言行都代表了國家形象,應加強監督管理,規范著裝,避免有損國家形象的事件發生。何俊副處長在會議上就著裝相關的問題和應注意的問題、事項提出了要求和布置,會議於3月15日結束。

㈦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銜接配合的意見有何用意

主要是為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銜接配合,確保社區矯正依法適用、規范運行,而制定的關於社區矯正工作的工作指導意見。對於社區矯正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程序化運行將起到積極作用。

㈧ 在司法局上班怎麼才能轉警

通過公開招考公務員的渠道。必須該局有招錄司法警察的計劃,且你通過公務員考試勝出,才有內可能。容

是警察就有警銜,不是警察就沒有警銜。司法局具體是什麼崗位,是司法警察的話,有警銜。否則沒有。

事先把想要去的單位工作做通,為了有保證調動順利,可以先申請借調,或者在司法局工作表現優秀以工作需要,跨部門調動。

拓展資料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局

㈨ 社區矯正法後,社區矯正人員的追逃工作現在是公安機關,原來是哪個機關

關於追逃,《社區矯正法》第五十條規定:被裁定撤銷緩刑、假釋和被決定收監執行的社區矯正對象逃跑的,由於公安機關追捕,社區矯正機構、有關單位和個人予以協助。也就是說,追逃工作由公安機關進行。
《社區矯正法》實施前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是由兩高和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的。如果出現社區矯正對象逃跑的情形,當然也是由公安機關追捕的。兩高和司法部也不具有追捕的能力和條件。

㈩ 判緩刑,到派出所什麼部門報到,什麼部門監管

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接受社區監管

1、《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2、《刑法》第七十六條【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後果】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10)司法部社區矯正警察擴展閱讀:

案例:被判緩刑卻不報到 男子逃避監管被網上通緝

犯信用卡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一年,可罪犯余某遲遲不到司法行政機關報到,最終攤上「大事」。市公安局已對其進行網上通緝。

余某,南安人,因犯信用卡詐騙罪,於2015年12月9日被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萬元,執行期限自2015年12月21日至2016年12月20日。然而,市檢察院日前開展社區矯正檢察監督時發現,一個月的報到時間早就截止了,余某卻遲遲不見人影,也未到市司法局報到。

為了弄清楚余某的行蹤,市檢察院檢察官小林馬上與市司法局聯系,卻被告知並沒有「余某」這名緩刑犯。判決生效了,判決書、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也製作了,為何市司法局卻一無所知。小林轉而到市法院詢問,相關辦案人員表示,答復文書早就送出去了。

經調查取證後,小林發現,對於被判處緩刑罪犯的判決書等文書材料,均是由罪犯自行送達。此次余某未按規定報到,導致市司法局未收到余某的相關法律文書,也就無法進行建檔列管和追查,這才發生漏管的情況。

因余某逃避監管,緩刑無法執行,小林便向市檢察院領導匯報了情況,市法院、市司法局分別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對余某撤銷緩刑,對余某收監執行。

最終,市法院作出撤銷緩刑裁定,市司法局也發函至公安局,要求對余某進行通緝、追捕,並在抓捕後協助將其送交執行刑罰。

熱點內容
公民的法律責任分類 發布:2025-08-23 01:12:51 瀏覽:762
紅色律師 發布:2025-08-23 01:09:49 瀏覽:21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入 發布:2025-08-23 00:49:04 瀏覽:256
渝水區人民法最新情況 發布:2025-08-23 00:42:03 瀏覽:584
紅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3 00:39:47 瀏覽:45
會計人員簽名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38:23 瀏覽:21
民主是法治 發布:2025-08-23 00:38:21 瀏覽:709
銷售公司員工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8-23 00:37:28 瀏覽:762
法官權利和義務 發布:2025-08-23 00:28:09 瀏覽:76
審判權和司法權 發布:2025-08-23 00:21:04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