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准司法性

准司法性

發布時間: 2021-12-09 12:26:38

1. 什麼是准司法性 它與司法性有什麼區別

比如行政機關的裁決抄行為,雖然行政機關不是司法機關,但是他的行為屬於與司法者行為像類似的居中裁判行為.

這種行為又與司法行為不同,不如不具有終局裁判性,仍然受到行政法的制約.

仲裁機構的仲裁行為也可以類次稱為准司法行為.

2. 什麼叫准司法機關,准司法官

行政復議機關的角色好似法院,就是准司法機關。

3. 行政裁決的准司法性是什麼意思 是指強制性嗎

行政裁決是行政機關行使裁決權的活動,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裁決時,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間裁決民事糾紛,有司法性質,同時又是以行政機關的身份裁決爭議,具有行政性質。因此,行政裁決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稱為准司法性。

4. 什麼是"准司法性質"

簡單地說,司法機關行使的職權的行為,比如審判權,就是具有司法性質的.其他機關如行內政機關行使的權容利沒有司法性質.

有些時候行政機關也有少量的行為,如行政裁決,帶有司法性質,但行政機關不是司法機關,這類行為就是准司法性質的.

5. 准司法權是什麼意思麻煩解釋詳細點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賦予了中國證監會以准司法權,而證監會出台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凍結、查封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更是對准司法權的行使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這讓廣大股民感覺到准司法權正切切實實地向我們走來。毫無疑問,證監會擁有準司法權對於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是一個不小的利好,我國證券市場違法犯罪案件屢發不止的現狀可望得到改善。

准司法權:國際通行我國首次

賦予證券監管機構一些准司法權,是這次證券法修改的重要內容之一,盡管這在我國行政執法部門中還比較少見,但卻是國際通行的做法。這主要是因為,證券違法犯罪往往表現為危害易於擴大、蔓延,證據容易毀損、滅失,資金容易隱匿、轉移,如不及時制止和控制,不僅案件本身難以查證,難以處罰,還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危及市場的安全運行。基於這些考慮,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都賦予證券監管部門必要的行政執法權,使其在監管中可以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

《實施辦法》頒布之前,我國證監會只有行政處罰權,沒有行政執法權,即所謂的准司法權,因此只能通過司法機關申請凍結。實踐中,往往因為跨部門申請手續及審批過程較長,貽誤時機、損失擴大。

准司法權的具體內容

這次新證券法修改新增的執法權,最重要的執法手段之一就是凍結、查封權。作為執法程序的規定,《實施辦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解決誰申請、誰審查、誰決定、誰執行、誰監督的問題,嚴格規定證券監管機關凍結、查封和限制證券買賣的實施步驟,各環節相對獨立,各負其責,分工合作,保障執法過程的規范化。二是統一申請書、決定書、通知書等執法文書的內容、格式,告知當事人及協助執行單位的權利、義務及配合責任,提高相關措施的實施效率。

依照法律規定,證監會在對證券違法案件進行調查、審理或者執行時,發現涉案當事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實施凍結、查封措施:一是已經轉移、隱匿違法資金、證券等涉案財產的;二是可能轉移、隱匿違法資金、證券等涉案財產的;三是已經隱匿、偽造、毀損重要證據的;四是可能隱匿、偽造、毀損重要證據的;五是其他需要及時凍結、查封的情形。對於什麼是重要證據,哪些情形屬於可能轉移、隱匿、偽造、毀損,在辦法中都有詳細規定。

那麼,凍結、查封的對象主要有哪些?根據新證券法第一百八十條第六項的規定,證券監管機構有權凍結、查封涉案當事人的違法資金、證券等涉案財產及重要證據。主要包括:涉案當事人資金賬戶和銀行賬戶的資金和存款;證券賬戶中的有價證券;動產(如辦公設備)、不動產(如房屋)、特定動產(如汽車)及其他財產權(如股權);對案件調查有重大影響、對案件定性有關鍵作用、不可替代或者具有惟一性的重要證據。

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被凍結、查封的當事人也並不是完全無可作為。《實施辦法》設置了多渠道的救濟措施,比如實施時當事人有權陳述和申辯,執行人員應該聽取並記錄;賬戶被凍結後,證券持有人提出出售部分或者全部被凍結證券的請求,經審查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將該部分或者全部被凍結證券解凍;當事人提供相應擔保的,經中國證監會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解除凍結、查封措施;涉案當事人對凍結、查封決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行政復議等。

准司法權:制衡下的權力

有權力,就有責任和對權力的制衡。《實施辦法》規定,如果中國證監會案件調查部門、審查部門及派出機構未按規定程序實施凍結、查封等措施,致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遭受重大損害的,依法給予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應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業界認為,「凍結、查封」權力使得證監會的調查監管力度得到了本質上的加強,而不再只是敲山震虎式的行政約束。但准司法權的落實,最終還需要司法權作支撐,需要其他配套的法規。如果法院仍然拒絕受理有關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民事賠償案,仍然拒絕小股東的集體訴訟,那麼證監會的准司法權也就會流於形式。同時,這一權力的行使應該是慎重的,用嚴格的機制和程序做保障,將權力的行使過程公之於眾,主動接受市場和全社會的監督

6. 司法行為和准司法行為的區別

司法行為和准司法行為的區別:

1、含義不同:

司法行為:是指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所實施的行為,例如法院的判決或裁定、公證機關的公證行為等。

准司法行為:即行政司法行為,這是一種特殊的具體行政行為,它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按照準司法程序審理和裁處有關爭議或糾紛,以影響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具有相應法律效應。

2、執行主體不同:

司法行為:執行主體是司法機關。在中國,司法機關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大類。

准司法行為:執行主體是法律規定的具有行政司法職權的行政機關,在我國,主要是指行政復議機關、行政裁決機關、及調解機關。

3、執行對象不同:

司法行為:司法行為執行主體主要是民事、刑事案件。

准司法行為:准司法行為的執行對象是和行政管理有關的行政糾紛以及民事、經濟糾紛,這些一般都由法律給以特別規定

4、執行程度和范圍不同:

司法行為:除去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等自己行使內部系統管理的司法行政工作任務之外的那一部分,主要含刑罰執行、法律服務管理、司法鑒定管理、人民調解、司法考試等幾大塊。

准司法行為:不同程度地具有確定力、約束力、執行力(行政調解的執行問題有特殊性)。但它對糾紛的解決一般都不具有終局性,所以原則上也具有可訴性,不服行政司法決定的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6)准司法性擴展閱讀:

關於司法行為和准司法行為的情況延伸:

隨著《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相繼頒布並實施,使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受理、審查、執行程序更加規范,審查更加嚴格,對指導和規范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起著重要作用。

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是有關法律的明確規定: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請求該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並作出決定的一種行政救濟制度。

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時,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求得司法救濟的法律制度。

所謂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是指行政機關不因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而暫時停止行政處罰決定的執行。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從以上法律條文的規定中均可看出,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是明確的,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含義:

1、為了保障行政機關合法有效地行使行政權和保障行政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

2、行政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和對社會的管理權,具有其特殊性,行政權本身就具有強制力和執行力。

3、是為了保障行政管理活動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不能隨意間斷和停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司法行為

7. 什麼是准司法性

比如行政抄機關的裁決行為,雖然行政機關不是司法機關,但是他的行為屬於與司法者行為像類似的居中裁判行為.

這種行為又與司法行為不同,不如不具有終局裁判性,仍然受到行政法的制約.

仲裁機構的仲裁行為也可以類次稱為准司法行為.

8. "准司法權"什麼意思

我認為就是不是國傢具有司法權機關實施的權利,而是根據法律授權而能行使一定的權利具有司法性。

9. 仲裁機構具有一定的司法性和准司法性,是否也應該列入司法機關的范圍

仲裁只有在勞動仲裁方面才有類似於國家權力的參與,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司法性質。與司法帶有國家強制力有明顯的區別。

10. 行政復議是准司法行為嗎

行政司法行為抄是一種特殊的具體行政行為,它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按照準司法程序審理和裁處有關爭議或糾紛,以影響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行為。
在我國行政司法行為主要是指行政復議行為、行政裁決行為、行政調解行為、行政仲裁行為。
⒈行政司法行為是享有準司法權的行政行為,即以依法裁處糾紛為宗旨的行政司法行為;
⒉行政司法行為的主體是法律規定的具有行政司法職權的行政機關,在我國,主要是指行政復議機關、行政裁決機關、及調解機關;
⒊行政司法行為的對象是和行政管理有關的行政糾紛以及民事、經濟糾紛,這些一般都由法律給以特別規定;
⒋行政司法行為是行政主體的依法行政的活動,即行政機關依法裁處糾紛的行為;
⒌行政司法行為不同程度地具有確定力、約束力、執行力(行政調解的執行問題有特殊性)。但它對糾紛的解決一般都不具有終局性,所以原則上也具有可訴性,不服行政司法決定的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熱點內容
紅色律師 發布:2025-08-23 01:09:49 瀏覽:216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收入 發布:2025-08-23 00:49:04 瀏覽:256
渝水區人民法最新情況 發布:2025-08-23 00:42:03 瀏覽:584
紅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3 00:39:47 瀏覽:45
會計人員簽名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38:23 瀏覽:21
民主是法治 發布:2025-08-23 00:38:21 瀏覽:709
銷售公司員工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8-23 00:37:28 瀏覽:762
法官權利和義務 發布:2025-08-23 00:28:09 瀏覽:76
審判權和司法權 發布:2025-08-23 00:21:04 瀏覽:419
湖南嶽陽律師 發布:2025-08-23 00:05:10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