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婚姻案例

民法典婚姻案例

發布時間: 2021-12-13 01:38:00

A. 上海首例使用民法典撤銷婚姻關系案宣判,民法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幫助

原告李某與被告姜某經介紹後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訂婚後開始同居。2020年6月,李某懷孕,雙方登記結婚。掛號後不久,蔣某終於向妻子坦言,自己患艾滋病好幾年了,長期服葯。雖然李某堅稱自己所患的艾滋病已不在感染期,但感染他和孩子的可能性很小,最終證明自己沒有感染,但丈夫的病還是讓他無法接受。雖然兩人感情基礎良好,但李經過幾次內心的掙扎和考慮,決定終止懷孕,並向上海閔行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取消婚姻。

《民法典》實施後,不僅將結婚登記前隱瞞重大疾病作為無過錯方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情形之一,而且賦予無過錯方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使原告得到最有效的維權途徑。本案中,原告與被告的結婚時間雖然是在《民法典》實施前,但卻是在《民法典》頒布後,原告與被告的婚姻狀況一直延續至今。所涉及的可撤銷情形屬於民法新規定。從保護無過錯方的利益出發,根據有利溯及力原則,法院最終依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作出上述判決。

B. 婚姻法案例

50000元和那兩套住房都是夫妻共財產,分割時應該平均分配,具體分配可協商解決。除非男方有對撫養孩子有明顯優勢,而女方不適合撫養孩子,孩子應歸女方撫養,男方有探視權。

C. 法律婚姻方面案例

1、改項鏈當然歸乙所有,因為這是普通的贈與行為,乙取得該贈與物的所有權。
2、該婚姻有效,因為1993年乙18歲,但是結婚時已到20歲,根據當時的婚姻法,該婚姻當然有效。似乎沒有其他不符合婚姻法的情況出現。
3、該房屋屬於甲乙共有財產,因為雖然是甲給乙的款曲買房,但是買房的目的是為了雙方結婚或以後的生活,且在結婚當天購買,視為夫妻共有財產。
如果甲乙婚姻無效,該方還是屬於甲乙共有的,婚姻的有效無效不影響房屋的所有權。
4、甲獲得的賠償應該由甲的父母和乙共同繼承,因為他們均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5、丙有權提起訴訟,因為甲現在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丙自然成為甲的法定代理人,此時有權代表甲提起離婚訴訟,但是原告仍然是甲,丙只是其法定代理人。

D. 評析民法典草案: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亮點和不足之處

【導讀】最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我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出台,取代了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覆蓋每一個公民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

民法典與人口和生育問題關系比較密切的部分是婚姻家庭編。我們認為,婚姻家庭編的最大亮點,是刪除了原婚姻法和收養法有關計劃生育的內容,婚姻家庭編(以及整部民法典)沒有出現「計劃生育」一詞。但婚姻家庭編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關於法定婚齡以及限制收養子女數這兩個方面。下面分別進行詳細分析:

一、在婚姻部分,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這條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是沿用了原《婚姻法》第六條的規定。事實上,1980年我國制定《婚姻法》時之所以把法定婚齡規定得這么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配合當時推行的「一胎化」政策。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寬,原《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早已不合時宜。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在2012年和2017年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把男性和女性的法定婚齡統一降到18周歲。何亞福先生也曾在《新京報》上撰文分析,我國現行法律規定18周歲的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而結婚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18歲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這個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法定婚齡統一到18歲,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需要指出的是,降低法定婚齡並不等於提倡早婚。這是因為,法定婚齡只是允許結婚的最低年齡,並不是說到了法定婚齡就應該結婚。

有一種很普遍的觀點是:現在很多人在18歲時仍然讀高中,怎麼能結婚?這種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現在很多農村人並不讀高中,而是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這些農村青年出去打工兩三年,到18歲時,心智已比較成熟。所以,用城市人的眼光來看法定婚齡降到18歲,可能不切實際;但從農村人的角度來看,這一議案是接地氣的。

法定婚齡降到18歲,對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即使法定婚齡降低了,大多數人仍然會在男22歲、女20歲以上的年齡結婚。2015年中國婦聯發表的《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平均結婚年齡為26歲,男性比女性高2.3歲。而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的數據,2017年,江蘇省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因此,法定婚齡降到18歲,並沒有損害到多數人的權益,但保護了少數人的權益。

從國際上來看,我國現行的法定婚齡高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其中我國男性的法定婚齡是世界最高。比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法定婚齡是18歲;美國的法定婚齡由各州決定,很多州也規定是18歲;在東亞地區,日本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我國台灣省和韓國的法定婚齡是,在父母同意下,男18歲,女16歲就可以結婚,而到了20歲,就不需要父母同意也可以結婚。

二、在收養部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我們認為,雖然這條規定比原《收養法》規定「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有所放寬,但限制收養人最多隻能收養兩名子女,仍然是不必要的。

過去,限制生育的政策以及《收養法》對收養設置嚴苛的條件,是導致棄嬰和拐賣兒童增多的兩個重要原因。因為生育限制政策在壓縮普通家庭按意願生育孩子空間的同時,嚴苛的收養規定大大窄化了正常收養的渠道。一旦正常合理的途徑被阻滯,非法的行為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兒童拐賣猖獗正是這一規律的體現。這可以從拐賣兒童的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理解。

從需求來看,在生育限制政策下,部分家庭無法通過增加生育數量來滿足有兒、有女或兒女雙全的需求,也無法滿足《收養法》中無子女的規定,但購買兒童卻可以進行性別選擇,也可繞過當地計劃生育機構在懷孕期間的干擾和脅迫。還有,無法生育的夫妻早年可將親友的孩子過繼到身邊,但《收養法》將送養的孩子也當成計劃內生育名額,使得親友很難生育更多的孩子過繼出去。

從供給來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春雷副教授針對133個被拐賣兒童案例的實證分析顯示,有一半多兒童是被親生父母或親戚出賣。該分析並未列出具體的出賣原因,但如果這些家庭能將孩子合法送養給親友,其中很多應該不至於將孩子賣掉。

中國早已經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近三年全國出生人口仍然連續下降。這種人口趨勢將嚴重威脅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全面放開乃至大力鼓勵生育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的背景下,以限制生育為目標對公民收養子女數量進行限制早已不合時宜。為此,我們建議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改為「收養人可按意願和經濟狀況收養多名子女」,並明確規定被收養的孩子與親生孩子在落戶和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的權益。

最後,我們建議政府建立收養制度,在父母沒有條件自己養育時,孩子可由政府機構代養,在規定年限內可以領回。

E. 婚姻家庭法案例

1、吳俊被依法判處長期徒刑,無法盡到撫養小孩的義務。從有利於未成年人成長的原則出發,在張玲有條件和意願撫養的情況下,小孩應由張玲撫養。

2、劉良的收養行為無效。 張玲與吳俊作為小孩的父母,為小孩的法定監護人,雖然吳俊被判處徒刑,仍然應當對小孩承擔撫養教育義務,將小孩送給他人收養,應當得到吳俊的同意。在未經吳俊同意的情況下,張玲的送養行為無效。

3、吳俊提出變更兒子撫養權的能得到支持。原因在於,將子女送他人收養要應當徵得願意並有能力撫養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意。張玲的送養行為未經小孩的祖父母同意,也不利於小孩的成長,因此,在小孩的祖父母有撫養意願和能力的前提下,吳俊提出變更兒子撫養權的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附: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關於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是否應當徵得願意並有能力撫養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意的電話答復》

在審判實際中對不同情況的處理,需要具體研究。諸如你院報告中列舉的具體問題,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撫養子女的能力而不願盡撫養義務,以及另一方無撫養能力,且子女已經由有撫養能力,又願意撫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撫養的,為送養子女發生爭議時,從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考慮,子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繼續撫養較為合適。

正文: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989)晉法民報字第1號「關於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是否應徵得願意並有能力撫養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意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認為:「收養」這類問題,情況復雜,應區別不同情況,依據有關政策法律妥善處理。

我們對下面幾種情況的意見:

一、根據《民法通則》第 十六 條,及我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 三十七條規定,收養關系是否成立,送養方主要由生父母決定。

二、我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 二十三 條規定,是針對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收養關系已經成立,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能否以未經其同意而主張該收養關系無效問題規定的。

三、在審判實際中對不同情況的處理,需要具體研究。諸如你院報告中列舉的具體問題,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撫養子女的能力而不願盡撫養義務,以及另一方無撫養能力,且子女已經由有撫養能力,又願意撫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撫養的,為送養子女發生爭議時,從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考慮,子女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繼續撫養較為合適。

附: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是否應當徵得願意並有能力撫養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意的請示 (〔1989〕晉法民報字第1號 )

最高人民法院:

你院印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 二十三條規定:「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如收養對子女的健康成長並無不利,又辦了合法收養手續的,認定收養關系成立。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不得以收養未經其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我們在試行中遇到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欲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堅決反對,要求由他們撫養(特別是夫妻為獨生,子女亦為獨生者),發生爭執。二是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將子女送給他人收養(有的是有監護和撫養能力而不願承擔監護和撫養的義務)並辦了合法的收養手續,但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特別是子女從小就由他們撫養照顧的)一經發現,便堅決主張收養關系無效,要求由他們撫養,發生糾紛。

我們認為: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系三代以內直系血親。在實際生活中,祖孫關系的密切程度往往不次於父母子女的關系。尤其在實行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子女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撫養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習慣,有的子女從小就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照管。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往往是由兩種情況引起的:一是另一方缺乏監護和撫養能力;二是另一方有監護和撫養能力但不願承擔監護和撫養的義務而舍棄子女。第二種情況,另一方在實際上已失去了作為監護人的條件。在這兩種情況下,按照《民法通則》第 十六 條第二款的規定,應當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監護。因此,另一方將子女送他人收養時,應向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徵求意見。如果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堅決要求監護和撫養,而且有監護、撫養的能力,則應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監護,撫養,另一方與他人所辦收養手續應為無效,這樣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更為有利。如果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不願意監護和撫養,或者雖然願意但無能力監護和撫養。另一方才可將子女送他人收養。

上述意見妥否,請批示。

F. 民法典家庭篇婚姻

G. 濟南首例適用民法典撤銷婚姻案生效,這起「撤銷婚姻案」為何讓人驚心

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范圍內,覺得結婚之後除了雙方去離婚或者通過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其餘沒有任何的有利條件。甚至有部分的家庭會發現,結婚之後另外一方可能會存在一些傳染性的疾病。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結婚之前,想必大家一定不會同意或者去結婚,他們結婚之後如果真的發現了對方有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

1、 事情發生的經過

最近濟南的歷下區人民法院撤銷了一起婚姻關系。這是我們民法典生效以來,審理的首例撤銷婚姻。這是一起什麼樣的案件呢?夫妻結婚之後,女方發現男方存在一些性病,這種性病並不是結婚之後傳染的,而是在結婚之前男方就已經存在這種性病。所以女方起訴到法院以結婚登記前隱瞞了不適合結婚的重大疾病為由。要求撤銷兩人的婚姻關系。法院根據事實和法律的規定作出了撤銷婚姻關系的判決。

H. 婚姻法中奇葩經典案例

王某(男)與彭某(女)是小學同學,同村居住,1992年雙方18歲的時候,由父回母給他們訂了親答,遂以夫妻名義住在了一起,並生育一子。2000年,王某外出務工,結識了女工秦某,不久即租房同居,並於2002年2月起訴到法院要求與彭某離婚。彭某則以《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的規定為根據提出反訴,要求保護自己與王某的婚姻關系,排除秦某的妨害行為。請問人民法院應如何對待雙方的訴請?
解析:
(1)當事雙方1992年以夫妻名義同居時不到法定婚齡,王某起訴「離婚」時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人民法院應告知當事人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如果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離婚訴訟審理;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則按照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2)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不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即使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彭某僅以《婚姻法》第4條為依據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望採納

熱點內容
王麗麗律師 發布:2025-08-22 05:52:50 瀏覽:58
收據不寫日期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2 05:28:08 瀏覽:350
香港國安法判案法官 發布:2025-08-22 05:25:55 瀏覽:154
免責聲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05:24:30 瀏覽:521
平壩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22 05:23:47 瀏覽:640
勞動法未到合同期 發布:2025-08-22 05:23:42 瀏覽:826
離婚能否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2 05:23:05 瀏覽:629
排隊插隊現象的法社會學分析 發布:2025-08-22 05:13:55 瀏覽:890
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2 05:03:44 瀏覽:397
王宗旗律師 發布:2025-08-22 04:44:37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