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內容圖
⑴ 刑法246條是什麼內容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1、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侮辱罪客觀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敗壞他人名譽;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為會造成敗壞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2、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刑法內容圖擴展閱讀
根據《刑法》規定,只有情節嚴重的侮辱、誹謗行為才構成犯罪。沒有構成犯罪的處拘留和罰款。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⑵ 刑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具體些說,也就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專護本階級政屬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和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不僅僅指刑法典,還包括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也稱附屬刑法)。狹義刑法指系統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刑法典。在中國,即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也簡稱《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以區分為普通刑法和與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是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是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部內容
這是新華網上的全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⑷ 刑法主要內容是什麼
刑法的基本內容有:
1、第一篇總則共五章一百零一條
①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②犯罪和刑事責任,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和單位犯罪;
③刑罰的種類,其中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④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數罪並罰、緩刑、假釋和時效;
⑤其他規定。
2、第二篇分則共十章三百五十一條
①危害國家安全罪;
②危害公共安全罪;
③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罪;
④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⑤侵犯財產罪;
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⑦危害國防利益罪;
⑧貪污賄賂罪;
⑨瀆職罪;
⑩軍人違反職責罪。
3、附則
規定了刑法施行的日期及對納入普通刑法的單行刑法或過時的單行刑法規內容的失效及保留繼續使用的內容的規定。
(4)刑法內容圖擴展閱讀
刑法內容的相關任務
1、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嚴厲打擊直接危害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危害國家安全等犯罪行為,被視為我國刑法的首要任務。
2、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作為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其實就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保證。
3、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作為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任務,成為了我國刑法任務的重要內容之一。
4、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保障,同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因此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被確定為刑法的一項重要任務。
⑸ 刑法50條具體內容
我冒昧來回答下。說重大立功恢源復到15-20年是修正案八以前的條文;修吧後就改為:重大立功的減為25年;
所以請堅信你看到的法條原文
【修八後】第五十條【死緩變更】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修八前】第五十條【死緩變更】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15年以上20年以下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⑹ 刑法總則內容是什麼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一條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
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
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
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
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
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
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
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六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
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
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
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
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
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
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第八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
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
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
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
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
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第十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
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
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
輕處罰。
第十一條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
,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
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
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
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
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
,繼續有效。
⑺ 刑法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刑法的基本內容有:
1、第一篇總則共五章一百零一條
①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②犯罪和刑事責任,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和單位犯罪;
③刑罰的種類,其中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④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數罪並罰、緩刑、假釋和時效;
⑤其他規定。
2、第二篇分則共十章三百五十一條
①危害國家安全罪;
②危害公共安全罪;
③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罪;
④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⑤侵犯財產罪;
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⑦危害國防利益罪;
⑧貪污賄賂罪;
⑨瀆職罪;
⑩軍人違反職責罪。
3、附則
規定了刑法施行的日期及對納入普通刑法的單行刑法或過時的單行刑法規內容的失效及保留繼續使用的內容的規定。
(7)刑法內容圖擴展閱讀
刑法內容的相關任務
1、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嚴厲打擊直接危害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危害國家安全等犯罪行為,被視為我國刑法的首要任務。
2、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作為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其實就是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保證。
3、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作為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任務,成為了我國刑法任務的重要內容之一。
4、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良好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保障,同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因此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被確定為刑法的一項重要任務。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6條內容是什麼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1、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侮辱罪客觀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敗壞他人名譽;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為會造成敗壞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2、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並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8)刑法內容圖擴展閱讀
根據《刑法》規定,只有情節嚴重的侮辱、誹謗行為才構成犯罪。沒有構成犯罪的處拘留和罰款。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⑼ 《刑法》306條詳細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版證據,幫助當事人權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證人證言或者其他證據失實,不是有意偽造的,不屬於偽造證據。
(9)刑法內容圖擴展閱讀
偽造證據罪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是指在訴訟活動中,唆使、協助當事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行為。偽造證據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對象則是當事人。
偽造證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偽造證據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偽造證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