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公司法
Ⅰ 新公司法的主要內容
公司法修復改的內容制(最新2005年10月27日下午通過)
第一、完善了公司設立和公司資本制度方面的規定。較大幅度下調了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擴大了股東可以向公司出資的財產范圍,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定向募集設立方式。將「一人公司」納入公司法的調整范圍。
第二、修改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方面的規定。完善了股東會和董事會制度,增加了監事會職權,增加了上市公司設立獨立董事的規定,對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的忠實和勤勉義務以及違反義務的責任,作出了更為明確具體的規定。
第三、充實了公司職工民主管理和保護職工權益的規定,進一步強化了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
第四、健全了對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機制,為保證股東的知情權,增加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可以查閱公司財務會計帳簿的規定,增加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監事時,可以實行累積投票制的規定。增加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機制的規定,增加了股東代表訴訟的規定。
第五、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或稱為「揭開公司面紗」制度的規定。
Ⅱ 新公司法的內容都有哪些
新的公司法規定內容是對公司的設立、公司的類別、公司的組織機構、經營行為等各方面進行規范。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Ⅲ 新公司法修改要點匯總
新公司法修改要點匯總 新《公司法》的主要修改內容歸納如下: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大幅降低,且可分期繳納。 根據新《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至3萬元,股東出資可以分期繳納,但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0%,且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3萬元,其餘部分的出資,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內繳足。這是本次修改公司法的重點內容之一。 二、擴大了股東的出資方式。 除可以用貨幣出資外,還可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例如:債權和股權等。同時取消了對非貨幣形式出資的比例限制,僅規定貨幣出資金額不低於注冊資本的30%即可。 三、分紅和責任承擔 由於新《公司法》規定了股東出資可分期繳納,故對股東的分紅與責任承擔,也做了相應的修改。新《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第三條第二款規定,股東以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四、一人公司的特別規定 新《公司法》首次引進了一人公司的概念,即一個自然人股東或一個法人股東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不可分期繳納,應一次繳足。一個自然人只能設立一個一人公司,但一個法人可設立多個一人公司。一人公司不設股東會,採取過錯推定責任,即除非股東能證明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是獨立的、非混同的,否則就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五、問責機制 (一) 擴大了股東的知情權。 舊《公司法》僅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享有股東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查閱權,而新《公司法》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股東對公司章程、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的查閱權,除此之外,對上述各文件股東還享有復印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法》僅規定了股東可以查閱、復制董事會會議決議和監事會會議決議,對於這兩會的會議記錄卻未做任何規定。根據新《公司法》的立法精神推斷,該兩會的會議記錄是不可以查閱的。因為兩會是公司的運作機密,屬於商業秘密,若允許查閱,可能會發生破壞會議記錄等不良情況的發生,從而擾亂公司正常的經營秩序,故從保護股東權益、維護董事和監事權威的角度出發,兩會記錄是不允許查閱的。 (二) 公司帳務的原始憑證不能被查閱。 為進一步保障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知情權的實現,新《公司法》還賦予股東查閱公司會計帳簿的權利,但對該權利的行使也予以了一定的限制,即若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帳簿有不正當目的的,可拒絕提供查閱,但必須說明理由,股東可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由此可見,新《公司法》將查閱公司帳簿的最終決定權歸於法院所有,由法院來判決股東查閱帳簿的合理性。 但根據立法精神,公司帳務的原始憑證不應包括在會計帳簿內。 (三)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不能查閱會計帳簿。 根據新《公司法》第九十八條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表。並未規定有公司會計帳簿的查閱權,這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知情權上存在的最大差異。 (四) 大大增加了監事會的職權。 在舊《公司法》中,職工監事代表的比例是由公司章程規定的,而新《公司法》雖然也沿襲了職工監事代表的比例由公司章程制定這一規定,但卻限制了最低比例,即職工代表的比例不能低於1/3。 新《公司法》還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監事會的職權: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監事會有提出罷免的建議權;在董事會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監事會有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的權利;監事會有向股東會會議提出議案的權利;以及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的權利。 另外,監事會因調查、行使職權而產生的費用,全部都由公司承擔。 (五) 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實行過錯推定責任。 (六) 直接訴訟機制和派生訴訟機制。 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對股東代表訴訟進行了規定(股東派生訴訟),第一百五十三條對股東訴訟進行了規定(股東直接訴訟),股東以個人名義訴訟,但訴訟成果歸公司。關於訴訟費用,新《公司法》中未做規定,從實際來看,若公司敗訴,則訴訟費用由公司承擔,若公司勝訴,也可適當承擔部分訴訟費用。 (七) 會計師責任 1、 強制審計 新《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2、 解聘陳述權 聘用和解聘會計師事務所由公司章程規定,未做規定的,股東會、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都有權決定。 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款規定,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在解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表決時,應當允許會計師事務所陳述意見。 3、 配合義務 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了公司有配合會計師事務所的義務,公司應當向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 4、 採取過錯推定責任 (八) 律師違法違規的責任:過錯推定責任 (九) 刪除法定公益金制度,改為自願式而非強制式 (十) 刪除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董事、監事、經理的規定。 [color=Blue]新《公司法》的幾大特點: 一、鼓勵投資的服務型公司法 (一) 大幅下調公司注冊資本(不區分產業性質)。 1、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3萬元。 2、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為10萬元。 (二) 允許分期繳納注冊資本。 (三) 實現出資形式的多元化。 「可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應符合:1、對公司有商業價值;2、可以用貨幣估價;3、可以依法轉讓(即有人願意購買的);4、法律、行政法規等強行法不禁止的。 由以上標准,可分為六種: 1、所有權:包括有主物和無主物; 2、他物權:例如,土地使用權、采礦權等; 3、股權: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權; 4、債券:包括對公司的債權和對第三人的債權; 5、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 6、其他 其中股權是瑕疵投資/風險投資,因股價是不穩定的。 禁止規定: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四) 徹底廢除了舊《公司法》第十二條關於轉投資的限制。 (五) 允許募集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包括向社會公開募集和向特定對象募集。 (六) 進一步下調上市公司的門檻:對股權結構、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給予股市融資的機會。 (七) 依法允許公司當合夥人(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公司對外投資的數額不再受限制。 (八) 引進一人公司制度。 二、鼓勵公司自治的市場型公司法 (一) 公司自由度排行榜由2004年的128位上升至2005年的112位。 (二) 鼓勵公司章程自治:公司章程個性化,應考慮各公司的企業文化,不再依賴於工商局的章程範本。 (三) 出資比例與分紅比例脫鉤。 (四) 出資比例與表決權脫鉤:由公司章程來規定按何比例行使表決權,若未規定,再按出資比例行使。 (五) 優先股:按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 (六) 經營范圍制度改革:公司在經營范圍外簽訂的合同有效。 (七) 放寬公司擔保能力。 三、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一視同仁的平等型公司法 (一) 立法宗旨。 (二) 舊《公司法》第七十五條,在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為5人以上的同時,破例允許國有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可少於5人,甚至是1人,但在新《公司法》中,已取消這樣的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為2—200人。 (三) 舊《公司法》在公司上市門檻的制度設計上存在歧視性待遇。 (四) 發債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不對等。 (五) 一人公司的制度設計。 (六) 對國有公司的改革。 (七) 關聯交易的限定:新《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 四、弘揚股權文化的保護型公司法 (一) 股東主權思想。 (二) 股東資格的確認與保護。 (三) 自益權與共益權。 (四) 小股東的五大救濟途徑:查賬;分紅;轉股;退股;解散公司的訴權。 (五) 股東代表訴訟(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1、原告資格:持股連續180天以上,持股份額(單獨或合計)在1%以上 2、被告范圍 3、竭盡公司內部救濟的原則 4、公司訴訟地位:公司為被告 5、勝訴的利益歸屬:歸公司 6、調解方案的司法審查 7、股東代表仲裁 (六) 累積投票制:股東大會選舉時實行累積投票制(新《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條)。 (七) 瑕疵的股東會、董事會決議。 訴訟無效確認與撤銷確認:新《公司法》22條,會議內容違法則無效;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法,內容違反章程則可申請撤銷。 (八) 股權轉讓更便捷: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30內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九) 股東資格的確認: 1、基礎證據:股權出資證明書或繼受取得股權的轉讓協議; 2、效力證據:股東名冊上的股東被自然推定為股東; 3、對抗證據:工商局的登記資料(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 五、董事長的削權「革命」與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創新 (一) 從根本上剝奪了董事長的決策權。 (二) 保留了董事長的兩項職權:召集和主持董事會會議;檢查董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 董事會改革:新《公司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 (四) 董事長不再是當然的法定代表人:新《公司法》第十三條規定,執行董事或總經理也可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六、監事會制度創新 監事可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建議。監事會因調查、行使職權而產生的費用,全部都由公司承擔。 七、注重社會責任的人文法律(以人為本) 八、職工權益保護 (一) 職工監事制度:職工代表的比例不能低於1/3。 (二) 職工董事制度:國有獨資公司、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中應當有職工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中可以有職工代表。 (三) 職工持股計劃 (四) 限制破產與裁員政策 (五) 國有公司的職工權益得到進一步保護 九、注重可操作性與可訴性的公司法[
Ⅳ 最新公司法修改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公司法修改了的內容是:《公司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公司的注冊資本實行認繳登記制,取消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金額限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無需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八十條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Ⅳ 新的公司法的規定內容是什麼
依據我國現行《公司法》的規定,新的公司法規定的內容包括公司的設立、公司的類別、公司的組織機構、經營行為等各方面進行規范。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Ⅵ 新的公司法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新公司法2006年1月1日施行.
注冊資本確實放寬了限制,對中小投資者是個利好.同時新公司發還修改了很多的條款建議你去這個網站看一下,這里是新舊公司法的對比.
Ⅶ 新公司法對注冊資本的修改主要包括哪幾個
新《公司法》對注冊資本的修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2、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3、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取消了實繳的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六條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Ⅷ 新修改的公司法有什麼好處
首先,2013年12月28日通過的新公司與舊公司法相對比,共有12處修改,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新公司法刪去第七條第二款中的「實收資本」。
第二,在公司的營業執照中刪去「實收資本」一項,意味著我國公司設立的資本登記從實繳制(不僅規定「資金」必須通過驗資而確保資金「到位」,而且規定了最低的注冊資本金額(如舊合同法要求的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最低3萬元)轉換為認繳制(以發起股東承諾的出資額作為公司的注冊資本額),這極大的緩解了設立企業時資金緊張的對企業主的壓力。
第三,因為改實繳制為認繳制,相應的,新公司法第刪去了舊公司法第二十九條,即驗資環節。取消驗資環節一是簡化了公司設立的程序,節約了時間。二也免去了企業主的驗資成本,使公司的登記設立中除了登記費用以外,幾乎不再產生其他費用。
第四,因為不設法定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新公司法一並刪除了舊公司法第二十七條第三款關於貨幣出資最低限額的規定。這無疑是鼓勵企業主加大實物、土地使用權乃至知識產權方面的非貨幣出資,特別是知識產權的出資將對塑造新型高科技企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次公司法的修改,看得出是國家在法律層面為推動市場繁榮、鼓勵自主創業、緩解就業壓力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自1993年公司法通過後政府管制最為寬松的版本。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是最新的公司法嗎
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不是最新的公司法,截止到目前最新的公司法是2013年12月28日公布,版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公司法。權
法律依據如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公司法》等法律的決定》規定:
本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所作的修改,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Ⅹ 最新公司法是第幾次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於1993年12月2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版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權第五次會議通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三次修訂
經過1999、2004和2005年三次修改,現行《公司法》是第三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