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院民法通則意見第206條

最高院民法通則意見第206條

發布時間: 2021-12-13 08:19:46

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0條的規定

《民通意見自》第160條,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

註:以上條文已經被《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文取代。

② 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77條與物權法什麼規定有沖突

《民通意見》第177條:繼承的訴訟時效按繼承法的規定執行。但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未內明確表示放棄繼承容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未分割的,即為共同共有。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延長,均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這條規定了遺產糾紛的訴訟時效問題,而根據《物權法》的精神,既然遺產未分割之前即已屬於各權利人共同共有狀態,那麼權利人對於遺產的析產糾紛屬於物權請求權,不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內試容行)》

178、
凡民事關系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法人的;
民事關系的標的物在外國領域內的;
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的,均為涉外民事關系。
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外民事關系的案件時,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八章的規定來確定應適用的實體法。

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是否廢止還是其中部分廢止

最高人民法來院關於貫徹執行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共兩個版本,分別是(2008年12月24日修正版)和(1988年4月2日試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1988年4月2日試行)於2008年12月24日廢止。

因其第88條、第94條、第115條、第117條、第118條、第177條於物權法有關規定沖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已於2008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5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2月24日起施行。

拓展資料: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版第128條規定:「贈權與房屋,未辦理過戶手續,但贈與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權證書交與受贈人,受贈人根據贈與合同已佔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

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

這兩條和善意取得沒有關系。

我國現行的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則》雖尚未確認善專意取得制度,但在我屬國司法實踐中,卻承認善意購買者可以取得對其購買的、依法可以轉讓的財產的所有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指出:「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⑦ 《民法通則意見》第81條內容《民法通則意見》屬於《民法通則》嗎在哪個部門法中可以查到

「民法通則意見」第81條:委託代理人轉托他人代理的,比照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規定的條內件辦理轉托手容續。因委託代理人轉托不明,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賠償損失;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要求委託代理人賠償損失,轉托代理人有過錯的,應當負連帶責任。
「民法通則意見」的全名叫「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它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釋,是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對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民法通則》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釋。不屬於《民法通則》,也不屬於部門法。

⑧ 最高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的若干意見169條中「客觀障礙」包括哪些情形

「客觀障礙」包括以下情形:
最高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的若干意見:
168.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172.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的,可以認定為因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中止。

⑨ 最高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的若干意見169條中「客觀障礙」包括哪些情形

「客觀障礙」包括以下情形:
最高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的若干意見:
內168.人身容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172.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的,可以認定為因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中止。

熱點內容
王麗麗律師 發布:2025-08-22 05:52:50 瀏覽:58
收據不寫日期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2 05:28:08 瀏覽:350
香港國安法判案法官 發布:2025-08-22 05:25:55 瀏覽:154
免責聲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05:24:30 瀏覽:521
平壩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22 05:23:47 瀏覽:640
勞動法未到合同期 發布:2025-08-22 05:23:42 瀏覽:826
離婚能否申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2 05:23:05 瀏覽:629
排隊插隊現象的法社會學分析 發布:2025-08-22 05:13:55 瀏覽:890
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2 05:03:44 瀏覽:397
王宗旗律師 發布:2025-08-22 04:44:37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