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緩刑司法局不接收

緩刑司法局不接收

發布時間: 2021-12-14 05:04:57

Ⅰ 社區矯正司法局不接收怎麼辦

判緩刑後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投訴。判了緩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響法院判決。

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收。當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對矯正對象的接收是一項嚴肅、嚴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權力機關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或決定為依據,以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為載體,以履行法律手續為表現形式,因此司法局應當接收。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1)緩刑司法局不接收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五條 對於適用社區矯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應當核實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時或者在其離開監所之前,書面告知其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的時間期限以及逾期報到的後果,並通知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在判決、裁定生效起三個工作日內,送達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假釋證明書副本等法律文書,同時抄送其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到法律文書後,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送達回執。

第八條 司法所應當為社區矯正人員確定專門的矯正小組。矯正小組由司法所工作人員擔任組長,由本辦法第三條第二、第三款所列相關人員組成。社區矯正人員為女性的,矯正小組應當有女性成員。

司法所應當與矯正小組簽訂矯正責任書,根據小組成員所在單位和身份,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確保各項矯正措施落實。

第九條 司法所應當為社區矯正人員制定矯正方案,在對社區矯正人員被判處的刑罰種類、犯罪情況、悔罪表現、個性特徵和生活環境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教育和幫助措施。根據矯正方案的實施效果,適時予以調整。

Ⅱ 司法所不接收是不是就不能判緩刑

徵求意見時,司法行政機關反對的,法院需要慎重作出決定,但最終能否判處緩刑,仍然由法院決定。法院作出判決後,司法所無權拒絕接收。

法條鏈接;《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受委託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委託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及時提交委託機關。

Ⅲ 我是緩刑,可是兩地的司法局都不接受怎麼辦

應當由經常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予以接受,人民法院在宣判後,應當及時通知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法條鏈接:《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1、第五條 對於適用社區矯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應當核實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時或者在其離開監所之前,書面告知其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的時間期限以及逾期報到的後果,並通知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判決、裁定生效起三個工作日內,送達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執行通知書、假釋證明書副本等法律文書,同時抄送其居住地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收到法律文書後,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送達回執。

2、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Ⅳ 判緩刑司法局不接收怎麼辦

判緩刑後司法局不接收的處理辦法是:向公安機關投訴。緩刑判決由法院作出,由社區矯正機構實行,司法局無權不接收,司法局不接收也不會影響緩刑的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
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Ⅳ 判緩刑當地司法局不接受怎麼辦

  1. 法院判緩復刑的,司法局無權制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2. 司法局不接受時,可以要求司法部門說明理由,建議向當地公安局咨詢處理,反饋情況。

  3. 作為被判刑者,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 ,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4. 咨詢你的轄區是否屬於該司法局管轄范圍內,如果不是,請與你的住所轄區相符的司法局對接。

Ⅵ 我被判緩刑,家裡司法所不接收,怎麼辦

1、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回的,法院應當將答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2、司法局不接受時,可以要求司法部門說明理由,建議向當地公安局咨詢處理,反饋情況。

3、作為被判刑者,根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規定期限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4、咨詢轄區是否屬於該司法局管轄范圍內,如果不是,請與你的住所轄區相符的司法局對接。

(6)緩刑司法局不接收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知識

《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Ⅶ 我是外地的,剛被判緩刑。司法局不接收我,怎麼辦

司法行政機關會找到你,並將你移送到居住地的司法局。

判了緩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響法院判決。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收。當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對矯正對象的接收是一項嚴肅、嚴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權力機關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或決定為依據,以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為載體,以履行法律手續為表現形式,因此司法局應當接收。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發現社區矯正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組織查找,並通報決定機關。

(7)緩刑司法局不接收擴展閱讀:

緩刑是有條件的對原判刑期不執行,因此,緩刑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為累犯是因犯罪被處以刑罰以後再法定的時間以內的再次犯罪,其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都較大,而其他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則是犯罪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個人的人身危險性也不大,實行緩刑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行緩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罪犯是否再危害社會,除刑法自身的威懾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決於犯罪分子自身對所犯罪行的認罪、悔罪表現和犯罪情節而定。

如果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犯罪沒有認識、沒有悔罪表現,肯定會再次危害社會,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節嚴重、手段惡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實用緩刑,因為他們有可能再次危害社會。

緩刑實用的上述二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適用緩刑。一般來說取保候審的很大可能會判緩刑,但是具體還需要根據案件進行分析。

參考資料:網路-司法局

參考資料:網路-社區矯正

Ⅷ 判緩刑當地司法局不接受怎麼辦

  1. 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內,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容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2. 司法局不接受時,可以要求司法部門說明理由,建議向當地公安局咨詢處理,反饋情況。

  3. 作為被判刑者,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六條 ,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

  4. 咨詢你的轄區是否屬於該司法局管轄范圍內,如果不是,請與你的住所轄區相符的司法局對接。

Ⅸ 緩刑社區矯正時不接收應該怎麼辦

熱點內容
四治法治 發布:2025-08-22 01:48:56 瀏覽:70
准則條例選人用人 發布:2025-08-22 01:48:02 瀏覽:905
黑明星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2 01:35:54 瀏覽:5
司法局是干什麼的地方 發布:2025-08-22 01:24:24 瀏覽:930
刑事訴訟法第82條內容 發布:2025-08-22 01:10:27 瀏覽:29
法律上負道德責任 發布:2025-08-22 01:10:26 瀏覽:513
法院罰金不交 發布:2025-08-22 01:01:12 瀏覽:349
自然人人名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01:00:19 瀏覽:2
法國民法發展 發布:2025-08-22 00:53:29 瀏覽:377
社會調查法查對象 發布:2025-08-22 00:53:13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