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出去
① 判了緩刑司法局不準外出怎麼辦
以前可以,現在恐抄怕不行了。當然,各地也有土政策,原則是不允許的。現在緩刑的執行由司法局負責,要進行社區矯正,每月要參加一些活動,就是請假外出,最長也不得超過一個月。《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中有相關規定: 1、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
② 判緩刑後到司法局交點錢可以出去上班嗎
判緩刑後可以出去上班,但不是向司法局交錢才可以出去,而是要向司法局申請,經批准後才可以出去。向司法局交錢,涉嫌行賄,有可能會撤銷緩刑。
《刑法》
第七十五條【緩刑犯應遵守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第七十六條【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後果】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條【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③ 司法局報到了但是司法所還沒有給分監管,這期間可以外出嗎
報道了就屬於司法局的正式職工了,雖然沒有安排具體的事宜還是不要隨便外出的好,給同事和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
④ 司法局是做什麼的
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九)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十)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法律依據
《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和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全國城市街道社區依法治理工作座談會議精神,落實司法行政工作「基礎年」的各項舉措,強化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工作,現對進一步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進一步深化對基層司法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在我國司法行政體系中,司法所是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擔負著具體組織實施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直接面向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重要職能,是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陣地。司法所的基礎地位決定了它在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司法所承擔著本轄區普法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擔負著推進依法治鄉(街)、依法治村等法治基礎工程的職責,是基層政府依法決策、依法建制、依法行政的參謀助手;司法所通過履行指導人民調解工作、代表基層政府處理民間糾紛、組織開展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等項職能,發揮著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重要防線作用;通過組織開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對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起著重要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二、要正確認識新形勢下基層司法所建設面臨的新的機遇和挑戰。加強司法所建設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全面推進基層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依法治國的基礎工程,也是司法所最主要的業務職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出現的新變化,基層各種涉法問題的不斷增多,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迫切需要進一步強化基層司法所的工作,以滿足基層對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日益增長的需求。
⑤ 到戶籍當地司法局報到以後!可以回外地工作嗎急急急!!!!
不可以!社區矯正期間不得未經請假離開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必須在接受矯正所在縣級地方工作生活!未經請假離開1個月以上視為脫管,可撤銷緩刑!短期離開經請假是可以的。但是你可以申請變更居住地,在你工作地進行矯正!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十三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旗),在七日以內的,應當報經司法所批准;超過七日的,應當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准。返回居住地時,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社區矯正人員離開所居住市、縣(旗)不得超過一個月。
第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准不得變更居住的縣(市、區、旗)。
社區矯正人員因居所變化確需變更居住地的,應當提前一個月提出書面申請,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後報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批。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在徵求社區矯正人員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意見後作出決定。
⑥ 緩刑期間沒經過司法局同意外出工作會收監嗎
不一定,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規定,按常規,你如果私自外出超過一個月,肯定要撤銷緩刑收監你,要是你沒有超過1個月自己回來,最輕會給你個書面警告(書面警告3次可以收監),重的會給你個治安處罰,即治安拘留或罰款(治安管理處罰1次後,再一次犯規就可以收監)。
不按常規處理去你家門上貼通知限你明天到司法所報到,逾期未到,給你1次書面警告,再去你家門市貼通知又一次警告,這樣1個多星期就可以給你3次警告撤銷你的緩刑。
除非你要去工作的地方的司法所同意接收你在工作地矯正(一般都不同意),所以勸你不要對著干,在緩刑期間不請假外出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司法所不處理你,司法所的就會被處理甚至會被追究瀆職的刑事責任。一旦撤銷緩刑就是公安網上追逃,監獄服刑和在社會上服刑可是兩個概念,慎重。
⑦ 我被判緩刑二年,想去外出打工,司法局也同意了那我是不是就可以外出了,,外出的話還要注意什麼。,,,
緩刑期內,應遵守以下規定:
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不得犯罪,不得存在未決犯罪,如果存在以上情形,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如果存在以上情節,且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所謂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⑧ 司法局如何查緩刑人員外出記錄
應該說市司法局有一套完整的檢測辦法把!通過大數據信息網路信息!可以這樣說杳緩刑人員外出情況一目瞭然把!
⑨ 可以跟司法局請假外出嗎
身份是社區服刑人員嗎?如果是可以按規定請假外出,請假七天之內一般由司法所審批,七天以上一個月以內由縣司法局審批,一年累計不得超過60天,超過60天由市級司法局審批。
⑩ 司法局手機定位能出去打工嗎
- 被監視居住中!
-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 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並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具體可以對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採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依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監視居住措施的。是否採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 新《刑訴法》第七十五條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