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墳墓
A. 關於墳墓保護的法律法律條文
法律條文:
1、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二條:「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屍體、屍骨、骨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故意破壞、污損他人墳墓或者毀壞、丟棄他人屍骨、骨灰的;
(二)在公共場所停放屍體或者因停放屍體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聽勸阻的。
(1)民法墳墓擴展閱讀:
盜竊、侮辱屍體罪,本罪是選擇性罪名,盜竊屍體罪,是指秘密竊取屍體,置於自己實際支配下之行為。侮辱屍體罪,是指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社會風尚。
主體是已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屍體而故意進行侵害。可能行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盜竊屍體罪,是指秘密竊取屍體,至於自己實際支配之下行為。
侮辱屍體罪,是指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社會風尚。主要是指已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屍體而故意進行侵害。可能性行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B. 民法通則對親占他人墳地怎樣解釋,別人因搞養埴親占我家老墳,法律上怎樣處理
你家墳地有土地證嗎,如果沒有,不受法律保護
你別忘了周口平墳,20萬人的祖墳都被平掉了,有人獲得過賠償嗎
C. 民法典人去世後安葬在自己的老墳地合法嗎
民法典條款里沒有人去世後是否安葬在自己家老墳塋的規定,法律沒有規定的,你沒有違背公序良俗就是可以的。
D. 民法通則可有關於農村墓地不能妨礙鄰居條款
關於墓地使用權到底 是多長時間?20年繳費周期過後未續費可否繼續使用墓地的問題?筆者認為,認定 購買墓地的權屬和使用期限,應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來說話,再綜合考慮我國社會的公序良俗、民族習俗特點。根據我國《物權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土地的所有權的享有主體只有兩大類,一是國家,二是集體,而對於公民個人顯然不具有土地所有權,也就是我國的土地不存在私有的問題。從此點判斷,有關墳墓的墓碑等地上建築物權,墳墓購買人具有所有權,但墳墓所佔用的土地,要麼為國家所有的土地,要麼為集體所有的土地,購墓人不具有所有權,僅有使用權。
其實,墳墓購買合同,其原理和一般買賣合同類似,只不過墓主購買的是墳墓的土地使用權,不是土地所有權。不管是殯葬經營機構通過出讓或劃撥方式合法取得國家或集體的土地,還是普通百姓通過簽訂合同從殯葬經營機構處受讓獲得的墓地,其權屬性質都屬於土地使用權的范圍,並無二致,同樣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由此可知,墓地使用期限與其佔用的土地使用年限是一致的,墓地使用期限與其土地性質和使用年限密切有關,一般為50年或70年;如果土地使用年限延長,墓地使用年限也應自動延長。這一點,也可從2011年4月4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作出的「辟謠」發言中得到印證。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農村墓地屬於集體所有,村民只有對墓地的使用權,但是使用權是一種用益物權,在使用權行使期間,任何人無權對其進行干涉,即使是政府、其他人也都一樣不能動。若是別人強行進行墓地搬遷就觸犯了《侵權責任法》,你可以去法院告他侵權,當然能調節最好。------------------建議去村委會或者民政局了解相關更細致的法規、政策,或許能找到協調、解決的辦法。
E. 為啥說民法體現了對人從搖籃到墳墓的關懷
民法規范和調整公民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等各種權利義務,包括物權、債權、婚姻、收養、繼承、侵權損害等方面,從出生到死亡,涉及到各方面的權利義務,因此可以說「民法體現了對人從搖籃到墳墓的關懷」。
F. 民法中有關墳墓的條款
墳墓乃是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此死者近親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也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之規定,死者的人格利益包括死者的遺體、遺骨,當損毀墳墓的破壞行為導致死者遺體或遺骨發生變動、減少或滅失,對墳墓的毀損即是對死者人格利益的侵害,損毀墳墓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為。
當毀損墳墓的破壞行為未導致死者遺體或遺骨發生變動、減少或滅失時,墳墓作為民法上的物,是一種特殊財產,毀損墳墓的行為屬於侵犯他人財產權的行為。理由是:民法上的物等同於狹義上的財產,作為民法中的物,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徵:(1)存在於人體之外。(2)能被民事主體所控制和支配。(3)能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這里的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4)須為有體物。「墳墓」,作為埋葬死者遺體或者骨灰的特定建築物,被視為死者的棲身之所,它同樣存在於人體之外,能被民事主體所控制和支配,能滿足人們紀念、祭祀先人的精神需要,也是一種有體物。所以,從民法學上看,「墳墓」屬於物的范疇,對墳墓的損毀構成對他人財產的損害,損毀墳墓的行為在性質上是財產損害行為。
G. 關於墳墓損害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可以根據《民法通則》106條第二款、117條第二款或者《物權法》第36、37條要求侵害方停止侵害、恢復原版狀、賠償損失;
如果權對墳墓里的屍體有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可以涉嫌構成刑法302條侮辱屍體罪。
H. 法律上是怎麼規定離墳墓地多少米可以蓋房子的
法律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可按照公序良俗原則與對方好好協商。如協商不成,可以侵犯相鄰權為由起訴到法院進行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賠償損失。
第八十條規定,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第八十一條規定,國家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
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開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採挖。國家保護合法的采礦權。
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國家所有的礦藏、水流,國家所有的和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林地、山嶺、草原、荒地、灘塗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第八十二條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對國家授予它經營管理的財產依法享有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8)民法墳墓擴展閱讀:
一、農村自建房屋新規
1、需要翻建房屋的,要帶上相關的房產資料以及房屋翻建的申請書面文件去到相關部門進行報備;
2、需要翻建房屋的,其中相關房產證件缺失的,那麼就盡可能的提供土地使用權證等相關的材資料來證明,一樣是需要去相關部門進行報備;
3、如果需要翻建房屋但房產相關的資料證明都沒有的情況,那麼就需要相關部門重新認證,通過後才能進行申報。
另外,每個地區的規定可能有些許差別,所以農民朋友在建房的之前最好先去相關負責部門詢問清楚要求規定,不要盲目的動工建設,否則一旦房子建好了之後如果不符合規定的到時候就麻煩了。
二、農村建房注意事項
1、在原有宅基地上建房
這種情況就是翻蓋舊房子或是在已經批下來的宅基地上建房。
根據規定,建房的村民需要向村委會提出建房申請,並通過村民會議。之後拿著原有宅基地的使用證明、戶籍證明、要蓋房子的施工圖或方案圖、村民委員會的書面意見等材料去鄉(鎮)政府審批,拿到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就能安心的蓋房了。
2、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
申請流程與上面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鄉鎮政府初審通過後,還要報縣(市、區)住房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後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另外材料准備方面,除了戶籍證明等三項,需佔用農用地的,要提供村民委員會出具的擬佔用農用地的情況說明。
3、建造3層及以上樓房
2018年1月27日開始施行的《四川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農村建築施工人員個人不得承攬3層及以上、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及以上或者跨度6米及以上的農村住房建設。
並要求凡是達到以上條件之一的,應當委託建築施工企業、勞務分包企業承擔施工,並向鄉(鎮)人民政府申報,納入工程質量監督。
4、宅基地有償使用、有償退出
江西等省份正在探索農村宅基地的有償使用、有償退出和農民自主管理。主要是針對宅基地超面積使用,對超出標准但是已經開始建設的農村宅基地,對確認超占的面積進行有償使用。
對符合申請宅基地建房條件,自願放棄建房資格或是自願退出宅基地的給予補償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