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刑法
⑴ 什麼叫嚴打,嚴打期間犯罪會加重刑嗎
嚴打是中國司法名詞,為依法從重從快,「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分子活動」的簡略表述,是解決一定時期中突出的社會治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打擊嚴重刑事犯罪的活動。
嚴打, 是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一連串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簡稱,發起者是鄧小平。198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北戴河向公安部指出:「對於當前的各種嚴重刑事犯罪要嚴厲打擊,判決和執行,要從重,從快;嚴打就是要加強黨的專政力量,這就是專政」 。
官方定義為「既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輕刑化」政策,刑罰又要總體重於西方,要有節制的從嚴、從重」。所以中共的嚴打被西方國家以及人權組織看來打擊的刑罰過重了。
中國共有四次嚴打活動。1983年首次提出「嚴打」這個概念,並進行第一次「嚴打」;1996年進行了第二次「嚴打」;2000年-2001年進行了第三次「嚴打」,增加了網上追捕逃犯的行動,也被稱為「新世紀嚴打」。第四次嚴打是2010年。 和四次國企改革的時間吻合。
(1)嚴打刑法擴展閱讀:
福建泉州市警方開展系列專項行動嚴打刑事犯罪
泉州市公安機關圍繞「平安泉州」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民意引領,以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刑事犯罪類案作為打擊重點,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主動出擊、連續奮戰。
今年來,組織開展「四打擊一整治一會戰」、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打擊「盜搶騙」犯罪、打擊「搬霸」、「沙霸」等一系列專項行動。
泉州市公安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專項打擊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門的指揮協調機構,提出目標任務,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責任,全程督導檢查,狠抓工作落實,並將考核結果納入全年公安工作績效考核范疇。
各級公安機關刑偵部門充分發揮打擊主力軍作用,以推進「小案合成快偵機制建設」為主線,以刑偵警務實戰化改革為依託,整合各類資源力量,創新偵查模式,進一步提升破案打擊效能。
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辦好案、更好地控發案,在打擊傳統盜搶騙、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搬霸」、「沙霸」等各類侵害群眾利益的犯罪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立刑事案件46498起,比降25.42%,破獲刑事案件20193起,破案率達到43.43%,比升7.46個百分點,提起公訴刑事犯罪嫌疑人11924名,比升13.13%。
其中洛江區今年以來立刑事案件1127起,比降30.6%,破385起,破案率為34.2%,比升4.8%,逮捕111人,比升6.7%,起訴292人,比升20.7%。
全市公安機關破獲「盜搶騙」案件11564起、電信網路詐騙案件1944起,生效判決9類涉惡犯罪人員977人,比升61.2%。
在嚴打高壓的態勢下,侵害群眾利益的犯罪案件發案數連續多年保持下降狀態,社會治安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有力維護了全市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
⑵ 八三年嚴打的起因是什麼
1983年的嚴打究竟啥樣?年輕的民警一般都說不出來,那時候他們還沒出生呢。那個嚴打,那可真叫嚴打,搶個軍帽都可能被判死刑,耍個流氓就可能槍斃,說個流氓笑話就可能被勞教。某北京小伙,在大街上看到一個洋妞跟別人扭打時被扯開上衣,一時沖動,上去摸了一把,槍斃!四川瀘州納溪有一姓王的小伙,在一路上和同伴打賭敢親女孩嘴嗎?結果真的去親了過路的一女孩。被抓後,還真的槍斃了。如果被判刑,很多人送去新疆勞改,跑都跑不出來。開展嚴打的背景是犯罪太囂張了,內蒙古有幾個小青年啥原因也沒有見人就殺,上海有那麼幾個青年見著女人就往屋裡拽,不嚴打老百姓的生活沒個過。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決定》,提出從現在起,在三年內組織三次戰役。從1983年8月上旬開始到1984年7月是第一戰役,9月2日,全國人大通過的《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規定,將部分死刑復核權正式下放至地方各省高院。「嚴打」第一戰役重點打擊對象是流氓犯罪分子和流氓團伙,就是「浮在面上的刑事犯罪」,同時嚴厲打擊殺人、搶劫和重大盜竊犯罪,抓緊偵破大要案和久偵未破的重大積案。
這場嚴打稱得上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性運動,天津由民間提供的檢舉線索就達150萬件,被群眾扭送到公安機關的犯罪分子有47000多人,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的犯罪分子究竟有多少無法統計。
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都完蛋了,公共場所治安良好,女工上下夜班、女學生下晚自習不用送了,晚上睡覺關門不關門無所謂,反正也沒案子,警察閑得沒事兒干。
想想那段歷史,讓人熱血沸騰,令人難忘。
⑶ 既然刑法中有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那麼嚴打是
你好,嚴打的前提也是法律規定,這里的嚴不是加重處罰,而是加大比某一類違法犯罪的排查、打擊力度!
⑷ 嚴打的時候犯刑事訴訟法61條尋釁滋事 應該怎麼量刑
按照下面的條文和規定處理。
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尋釁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起鬨搗亂,肆意挑釁,橫行霸道,隨意毆打傷害無辜,破壞公共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司法實踐中認定本罪,應注意的問題是:
1 構成本罪的關鍵是,行為人在客觀上須有尋釁滋事,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尋釁滋事的行為具體表現為:(1)隨意毆打他人;(2)追逐、攔截、辱罵他人;(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4)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上述行為既可由個人單獨實施,也可以結伙或者聚眾實施。行為人只要實施了上述行為之一,即可構成本罪。
2 上述行為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方能構成本罪。情節嚴重,主要指多次隨意毆打他人或者隨意毆打多人的;經常追逐、攔截、辱罵他人,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其他後果的;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數量較大的;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等。
3 本罪的罪過形式為故意,且行為人通常是出自蔑視法紀,顯示威風,尋求精神刺激,報復社會或者發泄不滿等動機。
4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或者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
5 隨意毆打他人致人重傷、死亡的,或者使用暴力、脅迫方法強拿硬要的,屬於本罪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的想像競合犯,按從一重罪處罰的原則,應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定罪處罰,而不定本罪;以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方法追逐、攔截婦女的,屬於本罪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法條競合犯,應以其中特別法條規定的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定罪處罰。
6 犯本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犯本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所謂尋釁滋事,是指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起鬨鬧事,肆意挑釁,橫行霸道,打群架,破壞公共秩序,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尋釁滋事的動機一般不是完全為了某種個人的利害沖突,也不是單純為了取得某種物質利益,而是為了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或者為尋求精神刺激,發泄對社會的不滿,或是為了在某一地區稱王稱霸、顯示威風,為了哥們兒義氣進行報復等。尋釁滋事行為多發生在公共場所(也有一些發生在偏僻隱蔽的地方),常常給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財產造成損害,但是尋釁滋事行為一般侵犯的並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財產,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個社會挑戰,蔑視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制。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尋釁滋事行為主要表現為如下幾種形式:第一,結伙斗毆;第二,追逐、攔截他人的,是指出於取樂、尋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動機,無故無理追趕、攔擋他人,以及追逐、攔截異性等;第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第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主要是指上述行為以外的其他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
在實踐中,正確認定和處理擾亂尋釁滋事行為,要注意區分結伙斗毆行為與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行為與尋釁滋事罪、以強拿硬要的形式尋釁滋事的行為與搶劫罪的界限。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這幾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與相應的犯罪的界限,主要在於社會危害性程度、行為人的目的、動機等不同。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尋釁滋事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⑸ 83嚴打是否有法律依據
樓上的中顧律師真垃圾。
87嚴打的依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冶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這就是法律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具有立法權,制定的關於刑事部分決定屬於廣義上的法律。
還有79年《刑法》,也是從嚴從重從快打擊犯罪分子的依據。
但是到了後期過分嚴重估計了當時的時勢,導致嚴打的闊大化,一批冤假錯案從而到來。
但是對於嚴打我們要兩看。不能只看到消極的一面。
樓上所謂的法學界,不過是一幫沒有機會上台的所謂的法學專家聚在一起。平日里吃飽了撐著就提出一些狗屁觀點,毫不結合當時的具體實際。什麼行政干預司法,文革時期司法衙門都被砸爛了,83年剛剛恢復有能力在全國范圍內整治治安?加上,嚴打依據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什麼叫行政干預司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是行政?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就是法律。國家權力機關對國家治安整治的決定能認為是行政干預司法?
所以說有時所謂專家的話不可多聽。他們只不過是一幫沒有地方實現自己抱負的人。如果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抱負,為何不進黨的機關和政府機關。以自己的意志立法。偏偏要在一邊批評中央政策。
83年,文革剛剛結束,一大批知識青年返鄉,這幫人大部分沒有學歷,社會也沒有這么多的就業崗位。這就造成了社會的嚴重不穩定。
83年出了震驚全國的二王案,從而堅定了黨中央,鄧大人實施嚴打的決心。
樓下的 fxystc321也是法盲。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定有很多種,這些決定中有一部分是具有規范性的法律性決定,屬於法律范圍,如《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全國人大關於禁毒的決定》等等。
83嚴打實行的是79刑法,當時有效的全國人大常委法律性決定包括:1.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2.關於懲治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3.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4.關於懲治走私罪的補充規定;5.關於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6.關於懲治泄漏國家秘密犯罪的補充規定;7.關於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8.關於懲治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罪的決定;9.關於懲治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的補充規定;10.關於懲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決定;11.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12.關於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13.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14.關於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15.關於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動教養人員的決定等等。其中關於嚴厲打擊犯罪分子決定中的刑事部分當然屬於廣義上的法律,是刑法的一種淵源。
現在97刑法實施,仍然有效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性決定包括:1.關於禁毒的決定;2.關於懲治走私、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3.關於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4.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5.關於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6.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7.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8.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你敢說上述的決定不是法律?什麼人啊,法盲一個還在這里充大頭。
⑹ 嚴打期間怎麼處理打架斗毆
打架斗毆輕者違法,重者構成犯罪,嚴打期間應當從快從嚴處理。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2、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⑺ 嚴打是什麼
嚴打的意思是代表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職責議題的是,嚴打是迅速扭轉一個地方是會治安面貌的有效手段,但是並非是長久之計,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才行,對於身邊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要做到零容忍,只有每個人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才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的安靜,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案件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激發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生活不受影響,在生活中如果違法犯罪現象一旦產生的話,也會影響自己一輩子的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嚴打期間,我們一定要積極配合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7)嚴打刑法擴展閱讀:
嚴打是中國司法名詞,為依法從重從快,「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分子活動」的簡略表述,是解決一定時期中突出的社會治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打擊嚴重刑事犯罪的活動。
中國共有四次嚴打活動。1983年首次提出「嚴打」這個概念,並進行第一次「嚴打」;1996年進行了第二次「嚴打」;2000年-2001年進行了第三次「嚴打」,增加了網上追捕逃犯的行動,也被稱為「新世紀嚴打」。第四次嚴打是2010年。和四次國企改革的時間吻合。
「嚴打」是迅速扭轉一個地方社會治安面貌、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但絕非長久之計,而且由於「從嚴」、「從重」、「從快」的要求,較容易產生冤假錯案。所以只有在平時注意防微杜漸,才能使社會長治久安。
⑻ 嚴厲打擊刑事犯罪,什麼是刑事犯罪
我國的法律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以調整的利益不同可以分為公法和私法,按照部門劃分大體可以分為民法,刑法,訴訟法等,民法屬於私法的范圍,而刑法屬於公法的范圍。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區別:第一,而這所屬的法律領域不同。民事案件屬於觸犯民事法律所產生的案件,由民事領域產生。刑事案件觸犯的是刑事法律,由刑事領域產生。第二,涉及主體不同。民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就是產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也就是說雙方當事人是平等的主體。而刑事案件的雙方當事人一方一般是國家公訴機關,另一方是加害人,而受害人不是原告資格。第三,法律後果不同。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自由的處分自己的權利,例如放棄賠償請求等,但是在刑事案件當中,不允許被害人放棄對加害人刑事責任的追究,但是也可以放棄對民事賠償的追究。第四,法官所處的地位不同。刑事案件中的法官較民事案件中的法官更加主動積極。如果想學習法律最好從基本的法律理論學起,配合法條,效果會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