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賣風險
Ⅰ 法院拍賣的房屋,有哪些風險和問題嗎
拍賣房屋麻煩多,如果是分割清楚所有權確定的還好,還有抵押的啦,或者是與這個房子專有關系屬的親戚啊什麼的人參與拍賣,甚至有特別無賴的,就算你拍賣得來了,房子過戶到你名下了,原房主就是不搬走的,各種情況。還有,標注的拍賣價只是起拍價,最後成交價格不一定。如果真的想參與法院拍賣的房屋,先打聽清楚這個房子為什麼賣,有什麼問題,弄清楚再說。
Ⅱ 買法院拍賣房有什麼風險
1、容易惹上其他債權糾紛。有的房子可能存在其他債權人,如被抵押或者一房多賣的情況。
2、其次,買房人看房不方便,法院通常只對明顯的瑕疵進行簡單描述,很可能會碰到存在瑕疵的房產,並且所有稅費均要買家承擔。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第一條明確規定,在執行程序中,被執行人的財產被查封、扣押、凍結後,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進行拍賣、變賣或者採取其他執行措施。
4、司法拍賣房屋拍賣流拍後,還會進行兩次拍賣的,如果是三次流拍了,那麼就只能進行變賣,此時,再無法成交的話,就只能選擇以房抵債了。
(2)司法拍賣風險擴展閱讀:
法院拍賣房產生原因:
一般情況下,有如下幾種情況的房產會成為"法拍房"
1、商業貸款產生。購房人向銀行貸款購房的,在不能如期如數償還貸款時,銀行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要求貸款人就被抵押貸款拍賣變現來償還貸款的;
2、民間借貸產生。比如:張三借李四的錢,約定以自有房產抵押給李四,到期不能還款,根據《擔保法》的規定,李四不能直接取得抵押房產,也只能向法院申請張三還款,並出示抵押或借款協議,要求法院在執行階段拍賣張三的房產來還款;
3、司法沒收產生。比如:刑事案件中有判決沒收犯罪嫌疑人個人全部財產,如該財產涉及不動產,該不動產依法可進行拍賣,變現後的錢款收歸國庫;
4、無主財產。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無人認領的房產。這個也可以進行拍賣,但現實生活中幾乎很少發生。
法院拍賣房注意問題:
「法拍房」有幾個潛規則是需要大家了解的:
1、房屋權屬可能存在某種瑕疵,如未交齊土地出讓金;沒有房產證(或暫未辦理,或無法辦理);未交清物業費、取暖費;房屋裡面帶有租客等等情況,這些法院是不負責解決的,如果參加競買,這些東西要由竟買人自行承擔和解決;
2、參加竟拍後,一旦成交,是不能辦理按揭貸款的,竟買人一般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次性交齊全部款項。
Ⅲ 買法院拍賣房風險太大,法院拍賣的房子能買嗎
可以買的。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問題:
1、房屋權屬可能存在某種瑕疵,如未交齊土地出讓金;沒有房產證(或暫未辦理,或無法辦理);未交清物業費、取暖費;房屋裡面帶有租客等等情況,這些法院是不負責解決的,如果參加競買,這些東西要由竟買人自行承擔和解決;
2、參加竟拍後,一旦成交,是不能辦理按揭貸款的,竟買人一般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次性交齊全部款項。
(3)司法拍賣風險擴展閱讀:
風險問題:
1、如果房主是循規蹈矩做生意失敗,人品可靠還好,但如果原房主是因為放高炮或者黑社會背景臨時跑路,資金鏈斷裂或者沾染高利貸跑路所引起,那麼你通過法院拍下了他的房屋,如果碰到不講理的流氓,日後回到你家找你鬧事、算賬,那你可就麻煩了。
2、如果購買房子的朋友想要辦理戶口遷移的手續就比較麻煩了,戶口問題是司法拍賣房子的大問題,房屋雖然被你拍下了,但是原房主的戶口卻無法遷出。
3、根據物權法等法律規定,如果租賃在前、抵押在後的,拍賣成交後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有些惡意逃廢債務的,會把租賃合同簽的很長,甚至10年、20年。那麼你如果拍賣了這種附帶租賃合同的房屋,買下了之後由於承租人的存在,自身還是沒法搬進去住。
4、司法拍賣的房子也是需要交納稅費的,購房者就需要承擔補繳相關稅費的風險。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屋契稅肯定都是要買受人繳的,還有就是水電費、物業費及其他費用如果拖欠了很久,也是需要拍賣後買受人自行承擔的,這塊費用還是要考慮的。
Ⅳ 法院執行財產拍賣的房子一般是什麼原因拍賣,拍到了有沒有什麼風險
被法院執行的拍賣屬於司法拍賣,司法拍賣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強制執行程序中,按程序自行進行或委託拍賣公司公開處理債務人的財產,以清償債權人債權。
一般原因都是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被法院強制執行,處理債務人名下財產,一般情況下沒有風險,有司法機關的公權力做保證,風險較小,價格也低於市面價格。
如果買到房子有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網路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六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網路司法拍賣行為違法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執行異議。異議、復議期間,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或者裁定中止拍賣。
(4)司法拍賣風險擴展閱讀:
在網上進行司法拍賣應注意哪些問題:
1、拍賣成功後,打電話給法院聯系人,他們會問你是全款繳還是貸款繳,如果是全款繳一般有3周的時間,如果是貸款繳需要自己聯系銀行,然後下一周就要先把首付付掉。
2、最終選擇使用全款或者貸款你有一周的時間去做選擇,在這一周的時間內,你必須盡可能多的聯系各個銀行,知曉他們司法拍賣房的貸款政策。
3、除了銀行提供司法拍賣貸款,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都是需要先全額付清並過戶完成後才能辦理,而且公積金的貸款評估價比較低。
4、在法院限定的最後一個繳款日,出具拍賣成交確認書(移交房屋鑰匙),領取裁定書,進行過戶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網——《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網路司法拍賣若干問題的規定》
Ⅳ 司法拍賣的房產到底有哪些風險怎麼規避這些未知的風險
最近不少朋友對法拍房有興趣,但又不了解細節:
一、購買法拍房流程:
(1)競買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保證金。保證金的數額一般不低於評估價或者市價的百分之五。(2)競買人憑銀行進賬單及人民法院財務收款憑證到拍賣機構辦理競買手續;交納保證金人數不足兩人的,不得舉行拍賣會;拍賣成交後,買受人交納的保證金充抵價款,其他競買人交納的保證金在三個工作日內退還。(3)拍賣成交後,拍賣機構製作拍賣成交確認書及拍賣報告。拍賣成交確認書對付款時間、拍賣財產的交付等嚴格按約定或者法律規定執行。拍賣報告應包括拍賣公告、拍賣須知、競買情況、拍賣結果、成交確認、拍賣筆錄等詳細情況及相關副本。(4)拍賣機構應在拍賣成交後三個工作日內,向人民法院對外委託管理部門移交拍賣成交確認書、拍賣報告及相關材料,對外委託管理部門在接到拍賣成交確認書、拍賣報告後三個工作日內將拍賣成交確認書、拍賣報告及相關材料移送業務部門。(5)拍賣成交後買受人應當在人民法院規定的期限內將價款全部匯入指定的賬戶。(6)支付拍賣機構傭金。傭金包括了工作人員前期調查、尋求客戶、組織拍賣等發生的實際費用,拍賣機構不再另行收取其他費用。(7)買受人全額交付價款後,業務部門應在十個工作日內製作出裁定書,送達買受人,並在裁定書送達後十五個工作日內辦理拍賣財產的交割手續。至此,一套拍賣的過程就算完成了。歸納起來,主要流程就是:獲知拍賣信息→拍賣登記→交納保證金,取得競拍人資格→參加拍賣→成交→支付房款→辦理產權證→交房。
三、購買法院拍賣的房子過戶需要的材料1、拍賣成交確認書2、登公告報紙3、拍賣行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4、拍賣行法人身份證復印件5、法人身份證明6、法人授權委託書7、法院委託拍賣行的拍賣委託書復印件(2份)8、協助執行通知書9、買受人的身份證
最好建議找正規法拍公司,為您規避風險,希望對您有幫助,一次委託終身服務
Ⅵ 司法拍賣的房屋可以買嗎防範以下風險
由於多數情況下司法拍賣房屋最終成交價低於市場公允價值,有的甚至只有市場價的6折,所以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同時,司法拍賣房屋不限購,對於北、上、廣、深等限購的城市來說,無論你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無論你目前已有多少套房屋,你均可以參加司法拍賣。
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司法拍賣房屋還暗藏著很多風險隱患,如果沒有深入了解,很有可能會陷入麻煩之中,最終「得不償失」。下面細數司法拍賣房屋中的法律風險:
第一大風險
房屋原所有權人的身份背景。大家都知道,司法拍賣房屋基本是由於債務人無法履行到期債務,而被債權人起訴,查封抵押房產,最終被法院強制執行拍賣,當前大部分是由於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或者沾染高利貸跑路所引起,如果房主是循規蹈矩做生意投資失敗,人品可靠還好,但如果原房主是因為放高炮或者黑社會背景臨時跑路,那麼你通過法院拍下了他的房屋,如果碰到不講理的流氓,日後回到你家找你鬧事、算賬,那你可就麻煩了。一般情況下法院是不會很明確告訴你原房主的身份背景及房屋被強制拍賣的具體原因,而且法院也不會24小時守在你家裡保護你,那麼如果碰到這種流氓分子,真的是雞犬不寧了。
第二大風險
戶口問題,房屋雖然被你拍下了,但是原房主的戶口卻無法遷出。
第三大風險
長期租賃的法律風險。根據物權法等法律規定,如果租賃在前、抵押在後的,拍賣成交後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但有些惡意逃廢債務的,會把租賃合同簽的很長,甚至10年、20年。那麼你如果拍賣了這種附帶租賃合同的房屋,買下了之後由於承租人的存在,自身還是沒法搬進去住。更有甚者,有的一開始說沒有租賃,等你拍賣後,突然又冒出了租賃合同或者突然有人在裡面居住而不肯騰退,那你就麻煩了。
第四大風險
補繳相關稅費的風險。營業稅個人所得稅房屋契稅肯定都是要買受人繳的,還有就是水電費、物業費及其他費用如果拖欠了很久,也是需要拍賣後買受人自行承擔的,這塊費用還是要考慮的。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1-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Ⅶ 司法拍賣有什麼風險
司法拍賣:
1、單過戶來說,當地過戶無風險。跨地區不能過戶,如車輛。
2、費用版問題:因為過戶所有權風險及費用都由買家承擔。法院不負責提示費用。所以有很多買家到過戶時才知道有哪一筆費用,不在他原來知道的范圍內,所以,通常買家會抱怨有很多隱形費用。因此,拍賣前非到相關過戶部門了解齊情況及了解清楚標的情況的,不要輕易參與拍賣。不然後果自負。
Ⅷ 法院拍賣房子風險;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要注意以下幾類風險,如果風險過大,建議謹慎決定是否參與競買:
一:房屋所有權證的辦理難以確定
因為開發商在樓盤開發時需要在規劃、住建、國土等政府主管部門拿到相應的審批文件,而法院在執行相關案件時很難准確、及時地提供與房產證辦理的信息,因此就會導致拍賣房屋的所有權證書辦理會出現問題。
如何判斷是否會出現這樣的風險?要看該房屋在拍賣前的所有權狀況,如果該房屋在法院查封前屬於合法登記的房產且產權手續齊備,則可依據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那麼,如果該房屋在法院查封之前沒有辦理產權證或初始產權登記,且沒有辦理的原因是原所有權人存在違法行為或不具備產權登記的條件,相關政府主管部門不予登記的,這種情況購買查封的房屋是沒法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書的。但如果原所有權人不能辦理產權登記的情況,只因不具備主管機關要求的條件而無法辦理,那麼條件具備後或法院通過強制執行使之能辦理所有權登記手續的,購房人也可以辦理房屋所有權。
二:房屋質量沒保障
因為在法院委託拍賣機構進行拍賣時,通常只是對明顯的瑕疵進行簡單描述,對於房屋存在的其他隱秘或暫時不能顯現的質量問題都不會體現。因此,即便進行了現場查勘,也會存在相應的質量瑕疵風險。
一般來說,如果因為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延期交房,這種房屋經常會因為在施工時偷工減料,開發商使用的建築材料以次充好,導致存在質量瑕疵。但因為這些房子還沒有經過長期實際居住使用,因此無法發現隱蔽問題。並且這些問題很難通過訴訟解決。因為法院一般會認為,房屋原所有人在拍賣前只要告知拍賣公司房屋存在某種瑕疵情況,拍賣公司又將這一情況如實告知競買人,並聲明僅以房屋現狀拍賣,就視為均已依法履行了瑕疵告知義務。競買人對所競買的物品負有謹慎的注意義務,應對拍賣標的物了解清楚後參與競買,所以只要實際參與了,法院就會推定自願接受這種現實,因此通常情況下,不會支持競買人的訴求。
三:法律規定的執行回轉
《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這一規定,就是我們所說的執行回轉,法院錯判後,可以依據該規定執行。
通俗地講,「執行回轉」即是在執行程序結束後,原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經過法定程序被撤銷,以至於取得財產的一方當事人喪失了取得的合法依據,法院重新採取執行措施,將已經執行的財產退還給原被執行人,恢復到執行程序開始前的狀態的情形。
如何對抗執行回轉?我們認為,應該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來與之相抗衡,法律基本的價值取向應當是保障交易安全,《物權法》設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出賣人或者為他人設立擔保物權的人,是無權處分人,買受人及取得擔保物權人是善意(不知情且無過失)的當事人時,則可善意取得房產的所有權或者擔保物權。因此,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最大限度保護通過拍賣取得房產的當事人利益,法律應該賦予善意取得對抗執行回轉的效力。同時,因錯判遭受損失者,應該通過司法途徑獲得賠償。
這種執行回轉的情況雖然並不多見,但對競拍人的損害卻是巨大的。因為目前,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可以通過善意取得制度來進行救濟,所以最現實的辦法可能就是選擇與相關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做出一定讓步了。
四:購房成本風險
這裡面通常包含兩方面,一是拍賣的房產不接受貸款,競拍人必須一次性支付。二是實際購房成本加上拍賣傭金可能要高於相同戶型、面積的房屋。與市場上的一般二手房交易不同,拍賣房的交易過程中涉及到兩個重要費用,一是拍賣保證金,二是拍賣成交後需支付給拍賣公司的傭金。
其中保證金是競拍人參與競拍的「過路費」,競拍人應在拍賣會舉行前若干天將保證金打入專門賬戶,並憑借保證金收據到拍賣公司辦理報名競買手續。
拍賣成交後,競拍人的保證金沖抵購房款,如未成交拍賣結束後將退還保證金。競拍成功後,競拍人除了要繳納二手房交易中涉及的相關稅費外,還要根據具體成交金額,支付給拍賣公司一定比例的傭金。傭金比例一般為房價總額的1%~5%之間。
另外,如果被拍賣房屋所佔用的土地是劃撥的土地使用權,那麼,在拍得房屋後辦理所有權證時,還必須補繳土地出讓金。因此,在參與拍賣時,還必須留心土地使用權取得問題。
五:實際居住人拒絕搬離房屋
如果房屋有承租人或是存在惡意一房二賣的情況,在拍賣後也有可能會發生實際居住者拒絕搬走,進而引發新的訴訟。
這個風險一般是比較少見的,但在我們辦理的案件中也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發生在有銀行參與的房屋買賣的連環訴訟中,銀行享有房屋的抵押權,通過法院直接拍賣使抵押權變現。但房屋租賃人由於租約未到,拒絕搬離房屋,這種情況下一般要等到租賃合同到期後實際入住人才搬離房屋。或者,房屋所有權人惡意將房屋賣給第二手購買人,由於第二手購買人已經支付了全部購房款,辦理了入住手續,並對房屋進行裝修,第二手購買人拒絕搬離。這種情況下,過往的判例一般是房主將全款退給二手購買人,拍賣人方可入住。
分享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
Ⅸ 競拍司法拍賣的房產有無風險,有哪些風險
一、購買拍賣房有哪風險?
風險1、多承擔費用
部分被拍賣的房屋,可能存在拖欠水電費、物業費、土地使用費及滯納金等費用的情況,這部分費用算下來也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如果買房人在競買前,沒有了解清楚的話,需要買房人自行承擔。
風險2、難入住
根據物權法等法律規定,如果租賃在前、抵押在後的,拍賣成交後的原租賃合同繼續有效。有的業主會在房屋被查封後與他人突然簽訂一次性10年或20年的租約,導致競買人不能入住。
風險3、原房主身份背景不明
被法院拍賣的房產的原房主一般都是欠債不還,或者是因逃債失聯而長期在外地的人。一般情況下,法院沒有義務告知你拍賣房原房主的身份背景,法院僅對房屋的產權負責。如若被執行人涉嫌犯罪、涉黑或涉嫌暴力傾向,你若競買了該房屋,不排除會受到原房主的騷擾或恐嚇。
風險4、交房困難
針對被拍賣的原房主來說,如若其主動交出房屋鑰匙,則免了交房的麻煩。但如果原房主不配合,則需要法院先聯系好公證處、法警等相關人員,強制進行撬鎖交房。但法院與公證處的業務都比較繁忙,因此可能需要等待的時間還不短,可能1-2周,也可能需要等待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建議競拍者事先咨詢執行法院的承辦法官,競拍的房屋是否存在交房的困難。
二、購買拍賣房如何防範風險?
1、確定心理價位
購房者一定要對目標樓盤進行實地考察,對周邊同檔次物業的價位進行了解。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確定對房子的心理價位期望值,切忌一時沖動,以超出市場價的競拍價競得,因為如果毀約,購房者所交納的保證金可能會「縮水」,甚至「打水漂」。
2、了解租賃情況
如果房屋有租賃情況,需要了解清楚承租人是在什麼情況下簽的租賃合同、租期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租金是多少錢一個月、租金是如何交的等,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權利。
3、查清房產的屬性
購房者在購買拍賣房前要查清楚該拍賣房產的屬性,包括房子的使用年限、能不能辦房產證、土地出讓的性質等。
4、明確房產的產權共有情況
被拍賣的房子都是因為債務沒有還清,所以才被拍賣,購房者買的時候就要注意房產是個人所有,還是與他人共有,謹防房產涉及一房多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