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法是民法
『壹』 收養法關於收養孤兒的條件是什麼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收養人應同時具備的條件為:
(1)無子女。
所謂「無子女」是指收養人既沒有親生子女,也沒有養子女和繼子女。
(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所謂「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是指收養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身體、智力、經濟、道德品質和教育子女等方面具有撫養和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能夠履行父母對子女應盡的義務。
(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所謂「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主要是指精神疾病和傳染病。
(4)年滿30周歲。
所謂「年滿30歲」,是包括30周歲本數在內。夫妻共同收養,則必須雙方都年滿30周歲。
2、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同意共同收養。
3、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4、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和「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
所謂「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是指兄弟姐妹和第三代堂、表兄弟姐妹;「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是指兄弟姐妹的子女和第三代堂、表兄弟姐妹的子女,即侄子女、外甥、外甥女和第四代的堂子女、表侄子女、表外甥、表外甥女。
5、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扶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貳』 民法關於收養與被收養關系的闡述
一、收養關系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1、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2、收養關系當事人願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
3、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收養關系成立後,公安部門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二、哪些收養行為是無效的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收養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收養人和送養人具有能判斷自己行為後果的能力和理智地、審慎地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意思表示真實是指收養行為雙方當事人關於收養和送養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是反映內心願望和真實意願的。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是指收養關系雙方當事人的行為不得有違反我國法律、法規或者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
《收養法》對收養關系規定的條件是:收養人應具備的條件;送養人應具備的條件;被送養人應具備的條件;履行法定手續(以上四條參照前述)。一個收養關系的成立,必須同時具備《民法通則》和《收養法》的有關規定,才是合法、有效的,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據《收養法》第20條的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和本法規定的收養行為無法律效力。收養行為被人民法院確認無效的從行為開始時起就沒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叄』 民法典里有關收養法有沒有地域限制
根據收養法規定只要收養人向民政局題出收養申請且符合條件,被收養人或監護人同意就可以達成收養,是不受地域限制的。
『肆』 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23條與收養法第18條沖突,並且最高法有通報案例引用了民法通則意見
收養法這條本身規定得就有問題。雙方監護權不平等。你說用哪個?
不是我說你,你怎麼不自己分析分析,按法律位階適用的話會造成監護權不平等。
什麼東西都直接按照法律位階去套,一點都不關心對法律原則的違反。
『伍』 民法總則如何收養關系
"我國收養法"第二章"收養關系成立"第六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子女;
(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四)年滿三十周歲。
(五)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第八條 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第九條 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第十條 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第十一條 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願。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第十二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第十三條 監護人送養未成年孤兒的,須徵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願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變更監護人。
第十五條 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收養關系當事人願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
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第十六條 收養關系成立後,公安部門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第十七條 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系不適用收養關系。
『陸』 按照我國收養法的規定,可以作為送養人的有哪些人
收養法》規定,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孤兒的監護人;社會福利機構;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孤兒的監護人,《民法通則》的規定,可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人擔任。此外,即如沒有以上監護人的,可由其父母的所在單位,或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 社會福利機構,一般是指社會福利院和兒童福利院。監護人送養未成年孤兒的,須徵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送養子女的。一般說來,應該由父母共同送養,有時出現夫妻一方下落不明、法院宣告失蹤;或是私生子又找不到生父的;這時只能允許單方送養。如果出現某種情況送養人是否能送養被送養人,應加以特別考慮後再決定。《收養法》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如果未成年的父母患有精神病,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是未成年人長大後,還應對父母盡贍養義務,如果被人收養,從法律上說即可以不負贍養義務。所以,其監護人不應將其送養。但是如果該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嚴重危害,精神病發作後成為武瘋子,危害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監護人可以將其送養。監護人送養未成年孤兒的,須徵得有撫養義務人的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願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法變更監護人。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先撫養的權利。即未成年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優先撫養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權利。
1、孤兒的監護人. 孤兒已喪失父母 , 處於他人監護之下 , 以監護人為送養人是出於保護孤兒權益的需要。在我國 , 孤兒的監護人的選定正適用《民法通則》第 16 條的規定。具體說來 , 孤兒以具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朋友為監護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 , 以本人自願和有關單位同意為限。沒有上述監護人的 , 可由有關組織擔任監護人 , 包括父、母的所在單位 , 孤兒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民政部門。
監護人送養受其監護的孤兒 , 須受我國 《收養法》第13 條規定的限制。該條指出:「監護人送養未成年孤兒的 , 須徵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願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 , 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變更監護人。」此處所說的有撫養義務的人 , 系指我國《婚姻法》第 28 、29條中所說的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姐。
2、社會福利機構. 我國的社會福利機構 , 主要是指各地民政部門主管的收容、養育孤兒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兒童的社會福利院。這些機構事實上也有履行監護孤兒、棄嬰和兒童的職責 , 以其為送養人是理所當然的。
3、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以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為送養人 ,
是同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為被收養人的規定相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 , 通過送養、收養變更親屬關系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是有利的。
以生父母為送養人時應當注意的事項. 以生父母為送養人, 我國《收養法》中還有下列規定 :
第一 , 《收養法》第 10 條第 1 款規定,「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子女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變更親子法律關系事關重大 , 自應取得父母雙方的同意。只有在客觀上無法共同送養時 ,始得單方送養。在現實生活中,上述的單方送養主要出於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不明或生父母一方已失蹤等原因。基於同樣的理由 ,生父母一方已死亡的 , 另一方自可為單方送養 , 但須受《收養法》第 17 條規定的限制。
第二 , 《收養法》第 18 條規定:「配偶一方死亡 , 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 ,
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先撫養的權利。」這里所說的死亡一方的父母 , 是生存的另一方的公、婆或岳父、岳母 ,即被送養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按照我國《婚姻法》第 28 條的規定 ,
祖父母、外祖父母是被送養者的第二順序撫養義務人。如果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確有撫養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意願和能力 ,自應予以優先撫養權。這一權利的行使 , 是生存的父或母送養子女的法定障礙。上述規定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權益保護 ,也是符合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的。
我國《收養法》第 12 條規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 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 , 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本條對監護人送養所作的限制,是出於保護父母權益的需要。在一般情形下 , 父母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變更親子關系對父母是不利的 ( 如子女為他人收養後 , 便失去了 可期待的受贍養扶助的權利等)。但也有例外,即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自以准予送養為宜。
『柒』 新民法典有事實收養,可以落戶嗎
您好。
1999年的時候我國對《收養法》做了修訂,明確規定收養以登記為有效前提,因為《收養法》無溯及力,那麼修訂也應當無溯及力。因此,1999年之前的沒有登記的收養應當依法給予確認,對於1999年之後形成的收養應當以登記為前提,否則收養無效。知識拓展:事實收養指雙方當事人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未辦收養公證或登記手續,便公開以養父母養子女關系長期共同生活的行為。一、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應具備以下條件:1收養當事人雙方均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2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公開承認其養父母養子女關系,以父母子女相稱,並為群眾及有關組織所公認;雙方相互間有扶養的事實。3養子女與生父母在事實上已終止了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4未曾辦理收養公證或登記手續。對此,中國有關政策規定:親友、群眾公認,或有關組織證明確以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長期共同生活的,雖未辦理合法手續,也應按收養關系對待。據此,凡符合前述條件的事實收養,國家承認其收養的效力,並予以法律保護。二、事實收養認定的條件之被收養人具備的條件:根據我國《收養法》第4條的規定,通常情況下,被收養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兩個條件:1年齡未滿14周歲;2生父母雙亡的孤兒、或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棄兒、或者是生父母雖在,但因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其中,孤兒是指父母已經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兒童;棄嬰、棄兒是指被父母遺棄,縣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嬰兒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是指生父母因傷、病、殘或經濟困難以及客觀條件不許可等原因,無力撫養的孩子。三、事實收養認定的條件之收養人具備的條件:根據我國《收養法》第6條和其他相關條款的規定,通常情況下,收養人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無子女。即收養人不論是有配偶者,還是無配偶者,必須無自己名義下的子女包括親生的子女、養子女、有事實撫養關系的繼子女。這里所說無子女,並非指不能生育者。如果有生育能力而不願生育,要求收養子女的,只要具備相應條件,也可以收養子女;當然,如果子女均已死亡的,也可以收養。2有撫養和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是指收養人須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者,具備撫養被收養人的必要經濟條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從物質生活和教育諸方面為被收養人提供必要的條件。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由於《收養法》此條為剛剛修改的內容,哪些疾病不準收養子女,還有待於醫療衛生行政部門進一步作出明確的規定。司法實踐中通常對有嚴重傳染病或精神病的人禁止其收養子女。4年滿30周歲。這是取得收養人資格的最低法定年齡,不滿30周歲的公民一般不得收養子女。若收養人為夫妻的,須夫妻雙方均年滿30周歲收養法修改前為35周歲。
社會福利機構收養的棄嬰由該社會福利機構申請辦理入戶手續。
公民合法收養的棄嬰,或者從社會福利機構領養的棄嬰,收養人憑民政部門簽發的《收養登記證》辦理被收養人的戶口落戶或遷移手續。
與收養人共同生活多年並已經形成事實收養關系,且因各種特殊情形無法按照《收養法》規定辦理《收養登記證》的,收養人可以憑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事實收養公證證明文件,報市公安局戶政部門審定後辦理被收養入戶手續。對已年滿18周歲、無法辦理事實收養公證的,可以憑被收養人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的綜合調查材料報市公安局戶政部門審定後辦理被收養入戶手續。
【法律依據】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第八條 收養關系成立後,需要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或者遷移手續的,由收養人持收養登記證到戶口登記機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捌』 民法總則收養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收養法"第二章"收養關系成立"第六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子女;
(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四)年滿三十周歲。
(五)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第八條 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第九條 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第十條 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第十一條 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願。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第十二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第十三條 監護人送養未成年孤兒的,須徵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願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變更監護人。
第十五條 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收養關系當事人願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
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第十六條 收養關系成立後,公安部門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第十七條 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系不適用收養關系。
第十八條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先撫養的權利。 送養人不得以送養子女為理由違反計劃生育的規定再生育子女。 嚴禁買賣兒童或者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
外國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應當經其所在國主管機關依照該國法律審查同意。收養人應當提供由其所在國有權機構出具的有關收養人的年齡、婚姻、職業、財產、健康、有無受過刑事處罰等狀況的證明材料,該證明材料應當經其所在國外交機關或者外交機關授權的機構認證,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該收養人應當與送養人訂立書面協議,親自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到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認定的具有辦理涉外公證資格的公證機構辦理收養公證。
第二十二條 收養人,送養人要求保守收養秘密的,其他人應當尊重其意願,不得泄露。
『玖』 收養法規定收養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問題:我今年已來38歲,結源婚後一直未能生小孩。現在丈夫和我想收養一個小孩。聽說我國法律對收養人有嚴格的要求,我們不知道具體有何規定。請問題:收養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為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有利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的撫養成長,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收養法》第6條對收養人應具備的條件作出了嚴格的規定,法律規定了收養人應同時具備如下條件,方能收養小孩:①無子女;②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④年滿30周歲。從你來信反映的情況看,你們夫妻結婚了十多年,雙方身體一直較健康,且雙方均有工作,年齡也滿了30周歲,完全符合法律對收養人的條件要求,可以依法收養年齡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