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司法救助
❶ 怎樣申請司法救助
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打官司必須先預交訴訟費後人民法院才予立案受理。這條規定確實給那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迫切需要得到法律保護但經濟又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出了個難題。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終於出台《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給那些困難的當事人解了燃眉之急。根據該規定,當事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實行訴訟費的緩交、減交、免交:(一)當事人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二)當事人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三)當事人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四)當事人為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的;(五)當事人為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六)當事人為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七)當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八)當事人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九)當事人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十)當事人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十一)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救助,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據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的,緩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案件的審理期限;同意減交訴訟費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
❷ 哪些情形下當事人可以申請司法救助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圍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版代理的事項,因經權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❸ 怎麼申請強制執行 司法救助
1、被扣押的財抄產可以作為強制執行對象,一般採取拍賣的形式變現,然後支付給申請執行人。
2、其父母不會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夫妻共同財產是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的。也就是說其配偶應承擔連帶責任。
3、判決書中會明確每一名被告的主刑和附加刑,賠償金一般表現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中,也會具體規定每一名被告承擔多少賠償金。不會混在一起。
4、如果被害人損失較大,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主張賠償損失。可以聘請律師,如果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可以向當地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會指派律師免費幫助被害人家屬維護自身權益。
❹ 申請司法救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民事、行政案件的自然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交鎮(鄉)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有關證明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
(三)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
(四)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
(五)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
(六)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
(七)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
(八)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九)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
(十)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民事、行政案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交有關證據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
(二)企業資不抵債,正在申請或被申請破產清算;
(三)企業拖欠工人工資達三個月以上,且交納訴訟費將影響工資發放的;
(四)企業的銀行帳號被凍結,廠房或生產設備被查封,經查實確實無力及時預交訴訟費用的;
(五)企業資產遭受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確實不能預交或不能及時預交訴訟費用的。
當事人收到人民法院不同意其緩交、減交或免交案件訴訟費申請的通知書後,應當在七日內足額繳納訴訟費,逾期不交納,按自動撤訴處理。再次提出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申請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審查和答復。
❺ 農民工如何申請司法救助金
司法實踐中,一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權案件,因案件無法偵破或被告人無財產可供執行,致使受害人及其近親屬依法得不到有效賠償,案件陷入「馬拉松」,生活陷入困境,一些受害人甚至因此走上信訪道路。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加強和規范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8種當事人因生活面臨急迫困難可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
明確司法救助金上限
意見中規定,對同一案件的同一救助申請人,只進行一次性國家司法救助。對於能夠通過訴訟獲得賠償、補償的,一般應當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按照意見規定,救助金應當一次性發放,其具體數額應當綜合考慮救助申請人實際遭受的損失;救助申請人本人有無過錯以及過錯程度;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的經濟狀況;救助申請人維持其住所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賠償義務人實際賠償情況等,「救助金以案件管轄法院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確定,一般不超過36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總額」。
涉訴信訪人特定情況可予以補助
意見規定,「涉訴信訪人,其訴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過法律途徑難以解決,且生活困難,願意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後息訴息訪的,可以參照本意見予以救助」。但同時規定,涉訴信訪救助申請人領取救助金後,違背息訴息訪承諾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救助金予以追回。
不予救助
意見規定了一般不予救助的8種情形:對案件發生有重大過錯的;無正當理由,拒絕配合查明案件事實的;故意作虛偽陳述或者偽造證據,妨害訴訟的;在審判、執行中主動放棄民事賠償請求或者拒絕侵權責任人及其近親屬賠償的;生活困難非案件原因所導致的;已經通過社會救助措施,得到合理補償、救助的;法人、其他組織提出的救助申請;不應給予救助的其他情形。
申請國家司法救助
意見規定,國家司法救助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救助申請人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法院應當製作筆錄。
而當救助申請人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一般應當提交以下材料:救助申請書,救助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救助的數額及理由;救助申請人的身份證明;實際損失的證明;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生活困難的證明;是否獲得其他賠償、救助等相關證明;其他能夠證明救助申請人需要救助的材料。
救助決定應當自立案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但案情復雜的救助案件,經院領導批准,可以適當延長。
同時,意見還明確,救助申請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等手段騙取救助金的,法院應當予以追回;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當救助申請人所在單位或者基層組織等相關單位出具虛假證明,使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人獲得救助的,法院應當建議相關單位或者其上級主管機關依法依紀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理。
司法救助金申請條件
1、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造成重傷或者嚴重殘疾,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2、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
3、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4、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5、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其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6、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申請執行人陷入生活困難的;
7、因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受害人陷入生活困難的;
8、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
❻ 司法救助金申請書怎麼寫
司法救助金申請書
尊敬的領導:
申請人:某某某
請求事項:
理由:
請予准許為盼。
此致!
申請人:
XXXX年XX月XX日
申請司法救助需提交的材料為:
1、司法救助申請書;
2、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蓋章出具的證明申請人經濟困難的材料。
(6)申請司法救助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可以申請司法救助金:
1、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造成重傷或者嚴重殘疾,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2、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
3、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4、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賠償能力,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5、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其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陷入生活困難的;
6、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申請執行人陷入生活困難的;
7、因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受害人陷入生活困難的;
8、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
❼ 如何申請司法援助
我國相關法律就司法援助的相關內容規定如下: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司法救助。
訴訟費用的免交只適用於自然人。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免交訴訟費用:
(一)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二)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四)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減交訴訟費用:
(一)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二)屬於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的;
(三)社會福利機構和救助管理站;
(四)確實需要減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予緩交訴訟費用:
(一)追索社會保險金、經濟補償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三)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四)確實需要緩交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應當在起訴或者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免交、減交訴訟費用的,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應當向當事人書面說明理由。
❽ 司法救助申請書
司法救助,又稱訴訟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中,通過對當事人緩交、減交內或免交訴訟費用容的救濟措施,減輕或者免除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的負擔.
司法救助是保證其能夠正常參加訴訟,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法律制度。
申請司法救助要向當地司法部門申請,並提供相應貧困證明,才可以享受國家救助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