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遺產不得繼承
⑴ 依據民法典規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時間中喪生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
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有規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分別繼承。上述有關推定死亡時間的解釋,主要是基於保護繼承人的利益和遵循自然法則。其含義概括為:
(1)根據實際死亡的先後時間確定
幾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果能夠確定他們死亡的時間,應當以此為繼承的開始。例如,夫妻二人在同一事故中罹難,丈夫當場死亡,妻子在搶救去醫院的途中死亡,則可以確定丈夫死亡在前,妻子死亡在後。如果夫妻二人各有一弟,再無其他親人,根據繼承法的規定,丈夫遺產先由妻繼承,妻子死亡後遺產再行分配。最後夫妻的全部財產都由妻子的弟弟繼承,丈夫的弟弟不能繼承。
(2)根據保護繼承人利益和自然法則確定
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的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如果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但幾個人輩份相同的,應報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份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之間不發生繼承,分別由他們各自的繼承人繼承遺產。例如,一個四口之家,有父親、大哥、二哥和小弟。大哥、二哥都已娶妻生子,小弟未婚。某日,小弟駕駛自家汽車,拉著父親、大哥、二弟到省城去談生意,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四人死亡。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不能確定四個人的死亡先後時間的,首先推定沒有晚輩繼承人的小弟先死亡,其財產應由其父一人繼承,其次推定作為長輩的父親死亡、由兄弟二人分割父親的遺產(包括已繼承的小弟的遺產)。最後推定大哥、二哥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的妻子和子女分別繼承。
⑵ 民法典規定子女繼承父母房產再出售再交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稅嗎
如果繼承父母的房子是你的首套房而且滿五年是不需要交如果不是那你需要交繼承所得稅20%
⑶ 民法典草案中侄子侄女也能列入繼承人了嗎
這次民法典繼承編草案在繼承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繼承人的范圍,侄子女、外甥外甥女可以代位繼承,這對繼承法來講是一個大的補充和完善,也是體現遺產不輕易收歸國有的原則。
⑷ 我國民法典繼承編與現行法比較可能會有哪些變化
民法典尚未修訂,但此次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對胎兒的利益提出了明確的保護原則。草回案規定:涉及遺答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的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未存活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我國現行的繼承法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法定繼承辦理。這個被稱為「特留份制度」的規定,就已經體現了對胎兒權益的保護。
隨著時代的發展,胎兒利益的保護不僅限於個別情形,應該提出更全面的保護規定。
⑸ 民法典女兒先去世,父母後去世,外甥女沒贍養,能不能分遺產
女兒先去世,父母後去世,外甥女可以代位繼承她父母應該繼承的那一份遺產,這個法律有規定的。
⑹ 新民法典死亡賠償金繼承,死者的母親假如哪天去世了,她還能繼承嗎
死亡賠償金不屬於遺產,因此不存在繼承一說,而是分給死者的親屬,其中版應當分給死者母親權的部分,屬於她的財產,在她去世後,構成她的遺產,由她的繼承人來繼承。死亡賠償金,也稱死亡補償費,是指受害人因各種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關責任人按照一定的標准給予死者家屬的一定數量的賠償。既包括死者喪葬費用也包括其親屬的精神撫恤金等各種賠償。
⑺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被繼承人回的子女先於被答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7)民法典遺產不得繼承擴展閱讀: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適當的遺產。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⑻ 聽說民法典出台了,關於遺囑繼承方面有哪些變化誰能給具體說說萬分感謝!
民法典出台了,但實施需要等待明年實施,另外,你所說的問題內容比較寬泛,一兩句話講不清楚,具體咨詢當地專業律師了。
⑼ 聽說民法典出台了,關於遺囑繼承方面有哪些變化誰能給具體說說萬分感謝!
新增「居住權」、引入遺產管理人制度……在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
議的民法典草案中,圍繞老年人群的一系列制度創設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度居
高不下。這些新提法、新制度既迎合了老年人群的多元需求,也刻上了鮮明的
時代特色。
亮點1:新增「居住權」,破解「老年不婚族」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許多老年人在另一半去世後,並沒有選擇再婚,而是採取同居的做法,也就是俗稱的「老年不婚族」。其實,這些老人並不是自己沒有意願再婚,而是在當時的法律制度下,由於再婚會帶來一系列財產分配上的矛盾,特別是子女的反對,所以只好「不婚」。子女反對的原因,也主要是因為擔心父母的後老伴及其子女可能因為遺產繼承而分走本屬於原生家庭的財產,做法雖然不妥,但原因可以理解。
「老年不婚族」在現實中面臨的問題非常多。比如,在入住養老院或者醫院
時,由於並非合法配偶,因此無法簽名,為此帶來了不少麻煩。此次民法典草
案引入了「居住權」這一概念後,老人們既可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確定房產的
分配給子女,防止因為配偶在自己去世後再婚導致財產外流,同時也能通過遺
囑設立「居住權」,保障配偶在自己去世以後依然能享有居住權,防止子女提前
賣房,可謂一舉兩得。
亮點2:自閉症兒童終於有了「遺產管理人」
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合理分配財產的需求越來越多元。許多人在自己去世以後,並不希望將自己的財產一次性分配。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種因素造成這一現象。其中一類重要原因就是遺產繼承人並沒有遺產管理能力,包括自閉症兒童等。在許多國家,遺囑信託這一做法十分普遍,受託人既可以是信託公司,也可以是委託人信任的親朋好友,他們根據合同內容對遺產進行管理。雖然起源於英國的遺囑信託已經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但由於「信託」二字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一定的資產門檻,因此在國內普及率並不高。
此次民法典草案特地引入了「遺產管理人」這一制度,並針對不同情況下遺
產管理人的明確都進行了規范,還提到了他們應當承擔的義務、履行的責任。
對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這也代表著他們未來多元化的遺產分配需求都可以滿
足。
亮點3:遺囑效力從「公證優先」轉向「時間優先」
此次民法典草案中的一大亮點就是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刪除了現行繼承法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這是為了充分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
我們怎麼理解遺囑效力規則呢?比如說,遺囑人在生前訂立了多份遺囑,包括
公證遺囑、列印遺囑、口頭遺囑等。這些遺囑的分配方式可能並不一致,相關
利益人會因此產生矛盾。過去,我們都是以公證遺囑為優先的,只要其中一份
是公證遺囑,就採納公證遺囑上的分配方式。
民法典草案中將這一規定刪去,意味著遺囑效力從「公證優先」邁向「時間優
先」。也就是說,一旦發生遺產糾紛,以遺囑人最後訂立的那份遺囑為准,列印
遺囑、錄像遺囑、危急時刻的口頭遺囑都可以。這樣規定的好處是充分尊重了
當事人的真實意願。
亮點4:適應時代需求,新增列印遺囑、錄像遺囑
實際上,在目前許多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已經碰到了許多採用列印遺囑的案例。列印遺囑、錄像遺囑的被認可,將能更大程度上保障遺囑人的權益。
同時,民法典草案對列印遺囑也有十分詳細的規定。比如,必須有兩個以上的
見證人在場,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等。
不過,相比於手寫遺囑,列印遺囑由於可以鑒定的對象只涉及到簽名日期,
因此在鑒定時難度更高,而且存在見證人串通,非現場見證,或者無法提供證
明的風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遺囑人通過公證處或者中華遺囑庫這些專業
機構登記遺囑面臨的法律風險更小。不過,列印遺囑、錄像遺囑被認可仍然是
民法典草案順應時代需求的創新性突破,在實際操作中能為那些來不及訂立公
證遺囑的遺囑人提供一份保障。
摘抄自中華遺囑庫民法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