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失蹤人民法

失蹤人民法

發布時間: 2021-01-14 14:54:35

㈠ 宣告失蹤民法總則有哪些規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66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宣告公民失蹤,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必須有公民下落不明滿2年的事實

所謂下落不明,是指公民最後離開自己住所或居所地後,去向不明,與任何人都無聯系,杳無音訊。認定公民下落不明的起算時間,應當從公民離開自己的最後住所地或居所地之日起,連續計算滿2年,中間不能間斷,如有間斷,應從最後一次出走或最後一次來信時計算;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之日起計算;登報尋找失蹤人的,從登報之日起計算。
必須是與下落不明的公民有利害關系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利害關系人,是指與下落不明的公民有人身關系或者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包括失蹤公民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弟姐妹以及其他與之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如債權債務關系)的人。
必須採用書面形式提出申請

申請書應寫明失蹤的事實、時間和申請人的請求、並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於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其他有關機關,是指公安機關以外的能夠證明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機關。
宣告失蹤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指定訴訟期間的財產代管人。

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66條的規定,宣告公民失蹤的案件,由失蹤人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這樣便於受訴人民法院就近調查被申請人下落不明的事實,便於人民法院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也便於人民法院審理案件。

公告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為3個月。公告期間是尋找該公民、等待其出現的期間。公告尋找失蹤人,是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失蹤案件的必經程序。因為宣告失蹤是一種推定,而這一推定又將給被宣告失蹤的公民帶來重大影響。所以,為了充分保護該公民的民事權益,使判決建立在慎重、准確的基礎上,人民法院必須發出公告。

判決

公告期滿,該公民仍然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應確認申請該公民失蹤的事實存在,並依法作出宣告該公民為失蹤人的判決。如公告期內該公民出現或者查明下落,人民法院則應作出判決,駁回申請。

㈡ 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下落不明幾年構成失蹤

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為失專蹤人。

自然人屬下落不明的時間從其失去音訊之日起計算。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

根據《民法總則》第四十條: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為失蹤人。

(2)失蹤人民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民法通則既規定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規則,也規定了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知識產權,民事責任,涉外民事法律關系適用等具體內容。民法總則基本吸收了民法通則規定的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規則,同時作了補充,完善和發展。

民法通則規定的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民事責任等具體內容還需要在編撰民法典各分編時作進一步統籌,系統整合。因民法總則施行後暫不廢止民法通則,在此之前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的規定優於舊的規定的法律適用規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已依據民法總則制定了關於訴訟時效問題的司法解釋,而原依據民法通則制定的關於訴訟時效的司法解釋,只要與民法總則不沖突,仍可適用。

㈢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滿多少歲的可以申請宣告當事人失蹤

下落不明,沒有年齡限制。
民法總則
第四十六條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內一的,利害關系人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㈣ 人走丟了已經報警了,我們該怎麼找

1、回憶是否身上有特殊定位裝置,告訴警察已知失蹤人最後後出現的位置,有監控就調監控,沒監控讓警察協助走訪周圍的人。

2,去平常經常去的地方詢問周邊人群,是否見過,派親朋好友從最後走失的地方周圍的人,小店,報攤,環衛工等。

3,如果時間超過一天,就馬上張貼尋人啟事,在獲得老人去的方向,大路小路的去貼,超市,酒店,飯店,菜市場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張貼。

4,如果走失了有三五天,如果是在大城市,或是二線城市,可以去尋求環衛公司的幫助,每天每條路都有清潔工上班,可以在他們公司貼懸賞告示,讓其中的人給你聯系所有清潔工。

5、沒有別的辦法以後,可以上微博微信朋友圈尋求幫助。

(4)失蹤人民法擴展閱讀:

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的順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失蹤的案件,應當查清被申請宣告失蹤人的財產,指定臨時管理人或者採取訴訟保全措施,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半年。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根據被宣告失蹤人失蹤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的判決或者終結審理的裁定。如果判決宣告為失蹤人,應當同時指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

財產繼承程序

第二十一條 【失蹤人財產代管】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代管有爭議的,沒有以上規定的人或者以上規定的人無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人民法院指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應當根據有利於保護失蹤人財產的原則指定。沒有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代管人,或者他們無能力作代管人,或者不宜作代管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公民或者有關組織為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失蹤的,其監護人即為財產代管人。

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中的"其他費用",包括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和因代管財產所需的管理費等必要的費用。

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拒絕支付失蹤人所欠的稅款、債務和其他費用,債權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代管人列為被告。

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向失蹤人的債務人要求償還債務的,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訴訟。

參考資料:網路—失蹤人口

㈤ 民法關於失蹤的認定

1,公民下落不明滿兩年,親屬及利害關系人可以向其住所地法院申請宣告為失蹤人。

2,申請人應當向法院提交申請書,應當寫明失蹤的事實、失蹤的時間及相關請求。
3,法院公告三個月,期間如果下落不明人本人或者利害人未申請的,公告期滿法院即宣告其為失蹤人。
4,相關規定:
(1)《民法通則》規定:
第二十條 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第二十一條 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代管有爭議的,沒有以上規定的人或者以上規定的人無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第二十二條 被宣告失蹤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的下落, 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失蹤宣告。
(2)《民通意見》規定:
24.申請宣告失蹤的利害關系人,包括被申請宣告失蹤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與被申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3)《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八十三條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失蹤的事實、時間和請求,並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於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
第一百八十五條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㈥ 宣告失蹤後,失蹤人若還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是否有效

有效。失蹤只是法律推定的一種事實,可能和實際情況並不一樣,此時失蹤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仍然是存在的,其作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有效的。

㈦ 去報警警察說人在外地失蹤的你要去他失蹤的地方去報警才可以,現在我要怎麼辦,那人是我爸爸,怎麼辦

人在外地失蹤的家屬可以向失蹤人戶籍所在地刑警隊報告失蹤人口或者在失蹤地公安機關報案。就近報警是原則,不論在當地或在外地。

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你應該在你父親最後出現的地方報案,這樣警方在查找時才會有跡可循。

異地人口失蹤報案流程:

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失蹤超過二十四小時,失蹤者的直系親屬可以持本人身份證件和失蹤者的關系證明文件到當地派出所報案,並提供相關情況。

二、辦理失蹤人口報案流程:

1、失蹤人近期照片二張。

2、戶口簿。

3、填寫失蹤人口案件登記表。

根據《民法通則》第20條規定,被申請人下落不明滿2年,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法院宣告其為失蹤人。

(7)失蹤人民法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第二十條規定:

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

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代管有爭議的,沒有以上規定的人或者以上規定的人無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民法通則》第二十二條

被宣告失蹤的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的下落,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對他的失蹤宣告。

㈧ 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被宣告為失蹤人後,可以作為其財產代管人的有( )。

公民被抄宣告為失蹤襲人後,可以作為其財產代管人的有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根據《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 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代管有爭議的,沒有以上規定的人或者以上規定的人無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㈨ 人口失蹤案是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

是民事案件。失蹤超過2年以上可以宣布為法律認可死亡。
知道原因了比如發現屍體,或者接到勒索電話就是刑事案件。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