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3-05 01:27:25

『壹』 如何贯彻落实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一是要把《干部任用条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和版各级党委(党组)主要权负责同志任职培训的必学内容,作为组织人事干部业务培训的常规教材。
二是要突出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和组织人事干部两个重点,集中一段时间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培训,促使领导干部熟悉和带头遵守《干部任用条例》,组织人事干部精通和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
三是要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解读,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能够自觉运用《干部任用条例》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四是要切实加强对《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贯彻执行有力、有效。
五是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基本依据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

『贰』 如何贯彻好干部任用条例

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关键要落实好“四个监督”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学习、宣传好《干部任用条例》应该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执行落实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明确提了出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探索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重要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是立足新时期我国权力运行现状、从权力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上作出的创新性探索。为此,应当落实好这“四个监督”,确保《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执行。

用“党内监督”去约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党内监督”主要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国家法律,重点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的监督。因此,可用“党内监督”去约束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只要是违反规定的,都可以用“党内监督”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用“民主监督”去督促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民主监督”主要是指非国家机关的组织和个人,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对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活动。民主监督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权力,虽然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但可以提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因此,一切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及个人,都有权利去监督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

用“法律监督”去检查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法律监督”主要是指有关国家机关运用国家权力,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权力行使过程中严重违法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纠正的行为。因此,除了党内、民主监督发挥作用外,还要让《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在法律里面予以体现出来,形成一种国家的意志。比如说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经查实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估计很多人就不会去做这种事了。因此,实施“法律监督”有预防作用,约束领导干部不敢违反《干部任用条例》。

用“舆论监督”去帮助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舆论监督”主要是指新闻媒体运用舆论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因此,我们只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营造监督人人可为、监督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就能贯彻执行好《干部任用条例》,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就在新闻媒体曝光并严惩。只有这样,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各自有着不同的职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党内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核心,“民主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权力性监督,“法律监督”是一种专门性和程序性的监督,“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这“四种监督”,既目标一致又相对独立,彼此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严谨周密的监督网络体系,形成了监督的整体合力,发挥出监督的整体优势。我们只要运用落实好,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体系,就能贯彻执行好《干部任用条例》,就能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

『叁』 深入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1、四项监督制度是对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
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历来是社会的焦点,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和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重要的制度创新,显示了我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
2、四项监督制度是根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制度依据
有权必有责、失责受追究,是权责一致原则的根本要求。选人用人,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要求必须严格。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关系不明,致使出了问题往往难以追究到位;还使一些地方和部门该执行的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该履行的职责没有认真履行,该查处的问题没有切实查处,损害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四项监督制度以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为利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对违规失责者应该受到怎样的查处都有明确规定,改变了以往在选人用人上实施责任追究方面模糊不清、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局面。依据这四个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选人用人上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
3、四项监督制度是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组合拳”
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干部选拔任用形成系统的“防控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责任追究促正确履职,坚持有规必严守、违规要查处,有权必有责、失责要追究的原则,列出了五大类责任主体和39种责任情形,并规定了责任追究措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着眼于事前把关和事前预防,规定了五种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部门,规定了七种干部选拔情况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强化了“事后”监督,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与其提拔交流直接挂起钩来,详细规定了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参加民主评议的范围,同时规定了检查结果的运用。

『肆』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学习心得体会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是最易受人们诟病的主题。约束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诉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把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后,本人对照文件逐条研究,正确把握内涵,务求领会精神,并获得以下心得。
一、四项监督制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四项监督制度是对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
干部选拔任用问题,历来是社会的焦点,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和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重要的制度创新,显示了我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
2、四项监督制度是根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制度依据
有权必有责、失责受追究,是权责一致原则的根本要求。选人用人,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要求必须严格。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关系不明,致使出了问题往往难以追究到位;还使一些地方和部门该执行的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该履行的职责没有认真履行,该查处的问题没有切实查处,损害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四项监督制度以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为利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对违规失责者应该受到怎样的查处都有明确规定,改变了以往在选人用人上实施责任追究方面模糊不清、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局面。依据这四个监督制度,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选人用人上各种违规违纪的行为。
3、四项监督制度是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组合拳”
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干部选拔任用形成系统的“防控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责任追究促正确履职,坚持有规必严守、违规要查处,有权必有责、失责要追究的原则,列出了五大类责任主体和39种责任情形,并规定了责任追究措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着眼于事前把关和事前预防,规定了五种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部门,规定了七种干部选拔情况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强化了“事后”监督,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与其提拔交流直接挂起钩来,详细规定了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参加民主评议的范围,同时规定了检查结果的运用。
二、把握四项监督制度的特点
1、监督体系上
四项监督制度相互衔接配套,初步构成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使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整个选拔过程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
2、责任主体上
通过细化政策界限、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追究措施,初步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的责任主体界定不清、责任情形划分不明、责任追究不到位的难题,使责任追究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3、监督重点和关键环节上
进一步强化了对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突出了监督重点,抓住了关键环节,增强了监督效力。
4、监督效果上
改进了监督视角,完善了监督方法,不仅要看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更要看干部群众对本地区、本单位选人用人满意度高低这个结果,有效地解决选人用人上的问题。
三、学习的关键在贯彻落实
1、要认真学习,拓展广度和深度
积极参与专题辅导讲座、大会交流、典型案例剖析、知识问答测试等方式的学习,使四项监督制度入心入脑,真正的熟知。要将学习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列入日常学习、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全面的分析检查,整改提高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要全面推行,抓住重点
严格执行这四项党内监督制度,必将对本单位及中心系统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认真抓好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关键是抓住重点。推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倒查”机制;推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重点是要加强事前防范和监督指导,前移监督关口;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重点是全面覆盖;推行离任检查制度,要重点是离任必须检查,检查必须动真格不搞例外。
3、要督促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建设的效用,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在于制度的执行,而制度的执行力则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所以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照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总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互为补充,各有侧重,配套衔接,初步构成一个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使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出台,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

『伍』 如何贯彻好《领导干部任用条例》

水城县煤炭管理局 关于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汇报县委组织部: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局坚 持不懈地抓了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严格按照条例 的要求办事,认真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不断深化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使我局选拔任用干部 和干部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目前,一个以群 众公认为基础,以德才表现为尺度,以工作实绩定升迁,以 干事创业为导向的干部选任机制已初步形成。按照中共水城 县委组织部《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 相关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检查的通知》 (水组通 〔2009〕83 号)要求,我局对 2009 年度贯彻执行《干部任 用条例》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 为了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 性,我局从四方面入手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 。一 是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干部任用 条例》和《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深入 贯彻落实。 针对煤炭系统任务重、 人员知识结构复杂的实际, 1 教育干部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 服务意识,既严格管理干部,又重视、关心、爱护干部的成 长。坚持把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纳入党组 会议学习讨论内容,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注重规范化和制 度化,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的执行力,提高 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二是坚 持标准,选准用好干部。我局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准 绳,坚持选人用人三项基本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民主集中 制原则、群众公认的原则。对股级干部的任用,先酝酿,不 符合规定的,不研究、不讨论,严把审核关;对科级干部的 任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报,严把报批关;对干部任用后的 表现,按要求考察和评议,严把监督关。三是严格程序,遵 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我局提拔任用干部坚持会议民主 推荐、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组集体讨论 决定等主要程序。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坚持民主集 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无记名投票,严格遵守《干部任 用条例》的“十不准”纪律,不存在临时动议和个人说了算的 情况。同时,贯彻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认真实行任 职前公示、试用期考察、戒勉谈话等制度。通过严格落实程 序要求,有效地保障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四是认真 落实人事工作纪律,规范人事干部办事行为。局领导干部在 选人用人方面坚持“三个增强” 一是增强政治观念,坚持任人 , 2 唯贤,注重实效,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 风好的干部;二是增强组织观念,严格遵守干部人事纪律, 不讲无原则话,不办无原则的事;三是增强法制观念,模范 执行《条例》规定的“十不准” 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程 , 序不变通、不走样,严格程序办事,抵制不正之风,确保选 人用人的程序准确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2009 年以来,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 ,我们在思 想上是重视的,在态度上是严肃的,在工作上是认真的,在 效果上是明显的。 但通过自查, 感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有的同志认为学习贯彻 《条例》 是党组和组织部门的事, 其它党员干部没必要学。二是有的同志认为《条例》是针对 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 基层选拔的是股级以下干部, 《条 不在 例》规定的范围,没有必要按照《条例》的规定进行选拔。 三是有的同志认为《条例》规定的程序太繁琐,好说不好做, 难以按《条例》规定的程序操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查缺补漏,扬长避 短,在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深化干部人事制 度改革等方面狠下工夫,选拔一批干事创业的干部,为我县 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继续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把学习《条例》作 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特别是要抓好党组一 3 班人、各股级干部的学习。同时,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督促 检查,使学习贯彻《条例》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是完善并落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配套制度。 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实际,研究制定进一步做好 干部选任工作的有关配套制度,并在严格执行上下功夫,不 折不扣地按《条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办事,认真维护《条 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真贯彻执行《条例》规定的民主 推荐、组织考察、党组集体研究等基本程序。做到对本级管 理的干部,不符合程序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不符 合程序的不上报。 三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总结经验,进 一步改进干部的考察方法,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干部、考察 预告、任前公示、差额考察、试用期制、干部监督巡视和考 察结果反馈制,探索试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加大干 部交流和轮岗力度。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中层干部 竞争上岗,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适当时机,拿出部 分空缺职位向全局公开选拔一批年纪轻、学历层次高、班子 结构需要的年轻干部。 4

热点内容
2016司法所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11 08:21:31 浏览:580
建筑类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1 08:19:57 浏览:478
民法通则第97 发布:2025-09-11 08:06:30 浏览:502
行政法位阶及冲突 发布:2025-09-11 07:54:55 浏览:10
离婚自由对婚姻法的意义 发布:2025-09-11 07:53:26 浏览:941
四川省小作坊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11 07:53:19 浏览:866
法律援助律师执业管理 发布:2025-09-11 07:51:10 浏览:656
道德很差 发布:2025-09-11 07:45:39 浏览:37
司法确已 发布:2025-09-11 07:34:27 浏览:684
道德形象 发布:2025-09-11 07:00:25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