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入籍条例

入籍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3-07 22:44:40

❶ 中国国籍法全文

更多图片(1张)
国籍法是主权国家对公民国籍的取得, 丧失和恢复进行管理的法律条例专。 世界各国的国籍法的基属本内容一般都有三个部 分组成, 即国籍的取得部分, 国籍的丧失部分和国籍管理的部分。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修订时间:1980.9.10
施行时间:1980年9月10日
发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❷ 中国双重国籍的新规定

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明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回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答。

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的态度是:

1、坚持一人一国籍,不允许任何中国公民有双重国籍。

2、尊重本人意愿,不强制或违背本人意愿选择国籍。

3、如果中国公民在他国获得他国国籍,则视为自动放弃中国国籍。但有必要时可以恢复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2)入籍条例扩展阅读:

双重国籍的优势是,可以“两头占好处”:既能享受欧美国家优渥的社会福利,又能在国内投资时得到特殊照顾,且不必承担来回奔波办签证以及购房、就业、医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限制。

这对于新一波海外移民潮的主力军—中国新富阶层更是如此,他们多是投资移民,但主要生意仍在国内,对他们来说,能同时保留中国国籍显得更有必要。

双重国籍可能带来的制度风险也很明显。首当其冲的是司法管辖权的争议。

❸ 加入中国籍和脱离中国国籍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80年9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八号公布施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都适用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中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八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九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条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一、外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外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十一条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第十三条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十四条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第十五条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第十六条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经批准的,由公安部发给证书。

第十七条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或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继续有效。

第十八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❹ 日本的入籍政策是怎么样的

归化申请
1. 在日本连续居住5年以上,一般不能连续离开超过3个月,1年合计不能离内开超过150天左右。
2. 20周岁以上容(与父母或父母一方同时申请时孩子年龄则不限),具有法令行动的能力。
3. 遵守日本的法律法规,比如说没有犯罪记录、交通违反。
4. 有足够维持生活的收入或者资产,年收入不少于200万日元。
5. 有进行纳税义务,没有拖欠年金和保险。
6. 能够和日本人正常口语交流。
永住申请
1. 在日本持续生活10年以上,工作满5年以上。申请时持有3年或5年的在留资格。
2. 遵守日本的法律法规,比如说没有犯罪记录、交通违反。
3. 有足够维持生活的收入或者资产,年收入不少于300万日元。
4. 有进行纳税义务,没有拖欠年金和保险。
高度人才永住申请
1. 70至79分者,三年后可申请永居
2. 80分以上者,一年后可申请永居

❺ 马耳他的入籍条件是那些

马耳他的抄入籍条件:

1、马耳他承认双重国籍,外国公民可申请马耳他国籍,但难度较大,只有与当地居民结婚5年和在当地工作达到10年以上者方可申请。

2、外国公民还可申请在马耳他办理“永久居留”, 申请者每年须向马耳他政府缴纳14,000欧元,其家属(指配偶、不超过21周岁的子女、无生活来源的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则应每人每年缴纳2,400欧元。

申请获准后,申请者必须在一年内落户,或租赁一套年租金不低于9,600欧元的房产,也可购买一套价格不低于27.5万欧元的房产。

在马耳他落户满12个月,要向马耳他政府出示符合以上条件的证明,否则将取消“永久居留”资格。

(5)入籍条例扩展阅读:

外国公民获得永久居留后,可进行投资性活动(以成立控股公司的方式经营,或以马耳他居民身份去其他欧盟国家经营),但不能在马耳他工作,或从事任何与马耳他公民相竞争的事务,也不能出租房屋,不享受当地国民福利待遇。

每年仍需申请续签永久居留身份。

❻ 中国人关于双重国籍的规定

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法》在出生国籍上采用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港澳地区的中国人: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国籍法在两地实施的解释,处理当地居民的国籍问题。凡具有中国血统的香港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国领土(含香港)者,以及其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的具有中国国籍的条件者,不论其是否持有其它国籍,都是中国公民。凡具有中国血统的澳门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国领土(含澳门)者,以及其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的具有中国国籍的条件者,不论其是否持有葡萄牙旅行证件或身份证件,都是中国公民。所以,港澳居民是存在着很多拥有双重甚至多重国籍的情况存在的。

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的《国籍法》以“属人主义(血缘主义)为主”,“属地主义(出生地主义)为辅”。“除了高阶公务人员及公职人员以外,国人允许拥有双重国籍”。即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民加入外国国籍者,不丧失“中华民国”国籍,除非经“内政部”许可。由于此原因,所以会常常出现台湾的“中华民国公民”既持有“中华民国”护照,又持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国之护照。“但外籍人士加入中华民国国籍者,须先放弃原有国籍”,除非能提出因非可归责当事人事由,致无法取得丧失其原有国籍之证明并经外交机关查证属实。

(6)入籍条例扩展阅读:

双重国籍

双重国籍,是指一个人拥有两个国家的合法公民身份,也就是拥有两个国家的国籍。即一个人通过一个国家的法律获得该国国籍,又在另一个国家再一次通过该国的法律获得该国国籍,就被视为拥有双重国籍。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中国的《国籍法》中明令规定不允许任何中国公民有双重国籍,如果获得他国国籍,则视为自动放弃中国国籍。

    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的态度是:

    (1)坚持一人一国籍,不允许任何中国公民有双重国籍。

    (2)尊重本人意愿,不强制或违背本人意愿选择国籍。

    (3)如果中国公民在他国获得他国国籍,则视为自动放弃中国国籍。但有必要时可以恢复中国国籍。

    世界上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美国(默许)、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

参考资料:国籍法_网络

❼ 国籍法的中国规定

中国的国籍法对具有中国国籍的规定是: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不承认中国专公民具有双属重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有中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中国的国籍法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1)中国人的近亲属; (2)定居在中国的; (3)有其它正当理由。
中国的国籍法规定,中国公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1)外国人的近亲属; (2)定居在外国的; (3)有其它正当理由。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

❽ 外国人入籍中国,其民族如何规定

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1990年5月10日)为了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保障我国公民正确表达民族成份的权利,做好民族成份填报工作,现对公民确定民族成份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二、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三、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四、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五、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六、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七、凡依照本规定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居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审批后,方可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八、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及其后裔,或中国人同外国人结婚所生子女的民族成份,按下列原则处理:
1、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其民族成份如与我国现有某一民族成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可以申请填报为与我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某一民族,但须在入籍后两年内申请办理。
2、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自愿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工作部门批准。
3、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或父母一方加入中国籍后已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其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填报中国一方的民族成份。凡按照本规定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按少数民族对待。
九、凡采取搞假报告、假证明和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准许更改民族成份,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因骗改民族成份而享受招干、招工、升学以及其他优惠待遇的,应予以取消。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族工作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但要报上级民族工作部门备案。
十一、过去有关规定、更改民族成份的文件、规定与本规定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十二、本规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❾ 澳洲入籍是怎么规定的

1、申请入籍澳大利亚之前的四年必须在澳洲合法居住,其中至少有12个月以永久居民版的身份居权住;以及在申请入籍澳大利亚之前的四年内离开澳洲的时间累计不超过12个月,其中以永久居民的身份在澳洲居住的12个月内离开澳洲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

2、法案认可持临时签证的人士在获得永久居留权以前在澳洲居住的时间。如果你还是持临时签证,那么入籍要求的4年居住时间中最多可以有3年是以临时居民的身份在澳洲居住。

3、 入籍考试要求用英语说出澳洲公民的义务权利。不过申请前澳洲移民局将提供有关英语资料供背诵。

4、如果你有16岁以下的孩,可以包括在你和你爱人任何一方的入籍申请中,无须符合居住要求。

❿ 要取得中国国籍的条件是什么

要取得中国国籍的条件是: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七条,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须具备两个前提:

一、是申请人须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

二、是须出于本人自愿。同时必备条件如下:

(一)申请人是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申请人定居在中国;

(三)有其他正当理由。若本人未满18周岁,可由监护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手续。在国内,可以向当地市、县公安局申请;在国外,可向中国外交代表机关或领事机关申请。上述机关负责受理申请并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然后由中国公安部审批。

公安部批准并由有关公安机关发给证书后,申请人取得中国国籍,同时丧失外国国籍。

(10)入籍条例扩展阅读: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

中国国籍指中国国民的国籍。“中国国籍”一词始于1909年3月28日颁布的《大清国籍条例》。现时因两岸分治形成所谓“中华民国国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晚清以前中国只有“户籍”而无“国籍”。晚清时因应对荷属印尼华侨国籍问题而依据血统主义制定《大清国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都适用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第四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五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六条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七条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一、中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中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八条 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九条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条 中国公民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一、外国人的近亲属; 二、定居在外国的; 三、有其它正当理由。

第十一条 申请退出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丧失中国国籍。

第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第十三条 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第十四条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

第十五条 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

第十六条 加入、退出和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经批准的,由公安部发给证书。

第十七条 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或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继续有效。

第十八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工商法律法规种类 发布:2025-09-13 05:46:43 浏览:499
法治思维四中全会 发布:2025-09-13 05:44:24 浏览:399
法治天地的 发布:2025-09-13 05:39:25 浏览:32
司法精神病鉴 发布:2025-09-13 05:38:42 浏览:302
大学生如何树立法治理念 发布:2025-09-13 05:34:19 浏览:995
描写法官的成语 发布:2025-09-13 05:30:45 浏览:685
股权纠纷的管辖法院 发布:2025-09-13 05:26:06 浏览:252
杨帆国际经济法音频 发布:2025-09-13 05:21:50 浏览:667
广州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9-13 05:10:25 浏览:224
劳动法关于员工体检费的规定吗 发布:2025-09-13 05:09:32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