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外国来华条例

外国来华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3-08 23:47:36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介绍

《中华人民抄共和国外国人袭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经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7号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分总则、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停留居留管理、调查和遣返、附则5章39条,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予以废止。

B. 《外国记者在华采访的有关条例》的内容

从中国放开外国记者采访说起2007-01-29 10:18从今年1月1日开始,《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正式生效,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将不再需要向中国政府提出专门申请,只要征得采访对象的同意即可。这意味着,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外国记者采访限制已经取消。

虽然这只是个过渡性规定,直接缘起是方便外国记者在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在华采访,但正如宣布这一消息的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博士所说,“如果新规定被证明对中国的发展有利,对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沟通有帮助,那就没有必要改变。”因此,笔者认为,与其说是奥运会给外国记者带来了福音,勿宁说中国政府有意以此为契机,加大新闻开放的力度,从而展示出更加成熟自信的胸怀和气度。

沿用多年的外国记者采访制度,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国家安全方面的,但客观地说,主要还是源于不自信,怕自己的“阴暗面”暴露给别人。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别说外国记者,就是谁家有亲戚归国探亲,单位领导都要亲自安排,东拼西凑地布置一个临时性的“豪华家庭”,其自卑和羞怯的心态,不难想像。

如今,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国际社会普遍称赞的成就。中国的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最令世人关注的大事。1月5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向各国驻法使节发表的新年贺词中,四次提到中国。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可见一斑。

随着国家的整体进步,中国已没有什么羞于示人的东西。不尽如人意的“阴暗面”当然也有,但这些“阴暗面”除了作为继续努力的动力之外,并不足以让人蒙羞。事实上,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阴暗面”呢?然而,正如古人所说:“知耻近乎勇”,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敢于自揭“家丑”并让人“揭丑”,既是自信大度的表现,也是敢于面对缺点和问题的结果。前一点是趋于成熟的标志,后一点则是走向进步的前提。

笔者注意到,刚刚实行的这个规定还只是暂行性的,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试行的效果。现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外媒与中国政府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作为“外记”来说,其报道中国时缺乏历史的眼光,不是从动态和发展角度,而是一味地从自己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新闻理念出发,对中国的报道常有主观、片面、极端甚至歪曲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政府来说,对于“外记”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堵”的工作做得多,“疏”的工作做得少,二者之间形成了隔阂和误解。

不过,由于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外媒对中国的报道还是朝着积极、正面的趋势发展的。我们希望,“外记”们应当以充满善意、富于理性、更加积极正面的眼光报道中国;对于存在的问题,也应从建设性的角度提出批评或建议。蔡武主任明言把外媒看作是“建设性合作伙伴”,中国政府的诚意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就要看“外记”们的表现了。

如果“外记”能和中国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那么新规定可能将被固定下来。如此,不仅方便“外记”们的工作,而且对于提高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都是一大积极因素。(作者为国际问题研究学者)

C. 外国人怎么可以合法在中国居住

外国人在中国取得居留证证件就可以合法在中国居住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三十条 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应当自入境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拟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

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应当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审查决定,根据居留事由签发相应类别和期限的外国人居留证件。

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九十日,最长为五年;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一百八十日,最长为五年。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第四条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凭有效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出入中国国境。

(3)外国来华条例扩展阅读:

外国人取得中国永久居留证的条件: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第六条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中国法律,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3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二)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三)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

(四)本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指人员的配偶及其未满18周岁的未婚子女;

(五)中国公民或者在中国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满5年、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六)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七)在境外无直系亲属,投靠境内直系亲属,且年满60周岁、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并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本条所指年限均指申请之日前连续的年限。

第七条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所指的外国人,其在中国投资实际缴付的注册资本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投资合计50万美元以上;

(二)在中国西部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资合计50万美元以上;

(三)在中国中部地区投资合计100万美元以上;

(四)在中国投资合计200万美元以上。

第八条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所指的外国人,其任职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属的机构;

(二)重点高等学校;

(三)执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或者重大科研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

(四)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

D. 法规定的外国人来华入境方式有哪些

中国签证分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和普通签证。其中,普通签证分为以下类别:

签证种类 申请人范围
C执行乘务、航空、航运任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国际航空器机组人员、国际航行船舶的船员及船员随行家属和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汽车驾驶员
D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员F 入境从事交流、访问、考察等活动的人员
G 经中国过境的人员J1外国常驻(居留超过180日)中国新闻机构的外国常驻记者
J2入境进行短期(停留不超过180日)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
L 入境旅游人员M 入境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员
Q1因家庭团聚申请赴中国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配偶的父母)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
Q2入境短期(不超过180日)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
我们学校的学习签证中文课程是拥有正规的许可的,我们将发送邀请函和录取通知书给外籍人士办理签证的时候进行提交。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文件全文

1.条例草案审查的考虑。
一是处理好条例与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关系。作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规,条例对于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的内容,不再重复规定;对于出境入境管理法设立的相关制度措施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的,作了具体规定。
二是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与便利外国人入境出境的关系。条例在规范普通签证签发管理和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时,既考虑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强相关审核措施,使不该进的人进不来,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为正常人员往来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经对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条例重点对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作了规定,对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进一步细化。
2.普通签证类别的调整。
实施细则根据外国人申请入境的事由,将普通签证分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类,分别对应定居、工作、学习、访问、旅游、过境、乘务、记者等事由。其中,F字签证和L字签证涵盖多种入境事由,例如,同样持L字签证的人员,既可能是旅游,也可能是探亲,还可能是处理私人事务,签证类别与入境事由的对应性不强,不利于外国人入境后的服务和管理。为了使签证类别能够准确反映外国人入境事由,实现外国人入境后的精细化管理,条例在保留现行签证分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重点对现行F字签证、L字签证作了拆分,并新增加了R字签证,普通签证类别由目前的8类调整为12类。
3.关于设立R字签证的考虑。
答: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以适应我国引智引资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将“人才引进”规定为普通签证的申请事由。条例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中增加了R字(人才)签证,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今后,凡是符合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条件和要求的外国人,可以申请R字(人才)签证,并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华人入境。
针对海外华人的特点,专门设立了Q字签证,主要发给申请入境探亲的海外华人,以便驻外使领馆对申请Q字签证的海外华人签发有效期、停留期较长的签证,为其回国探亲提供便利。同时,条例还专门设立了团聚类居留证件,主要发给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海外华人。
5.金融、教育、医疗、电信等单位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核实外国人身份信息的考虑
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发挥出入境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社会单位的核实申请,应当出具国籍等身份情况是否属实的核实意见,不提供具体的外国人个人信息,做到规范信息核实行为,保障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条例解答

1.条例草案审查的考虑。
一是处理好条例与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关系。作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规,条例对于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的内容,不再重复规定;对于出境入境管理法设立的相关制度措施需要进一步明确、细化的,作了具体规定。
二是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与便利外国人入境出境的关系。条例在规范普通签证签发管理和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时,既考虑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强相关审核措施,使不该进的人进不来,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为正常人员往来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经对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条例重点对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作了规定,对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进一步细化。
2.普通签证类别的调整。
实施细则根据外国人申请入境的事由,将普通签证分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类,分别对应定居、工作、学习、访问、旅游、过境、乘务、记者等事由。其中,F字签证和L字签证涵盖多种入境事由,例如,同样持L字签证的人员,既可能是旅游,也可能是探亲,还可能是处理私人事务,签证类别与入境事由的对应性不强,不利于外国人入境后的服务和管理。为了使签证类别能够准确反映外国人入境事由,实现外国人入境后的精细化管理,条例在保留现行签证分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重点对现行F字签证、L字签证作了拆分,并新增加了R字签证,普通签证类别由目前的8类调整为12类。
3.关于设立R字签证的考虑。
答: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以适应我国引智引资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将“人才引进”规定为普通签证的申请事由。条例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中增加了R字(人才)签证,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今后,凡是符合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引进条件和要求的外国人,可以申请R字(人才)签证,并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华人入境。
针对海外华人的特点,专门设立了Q字签证,主要发给申请入境探亲的海外华人,以便驻外使领馆对申请Q字签证的海外华人签发有效期、停留期较长的签证,为其回国探亲提供便利。同时,条例还专门设立了团聚类居留证件,主要发给因家庭团聚需要在中国境内居留的海外华人。
5.金融、教育、医疗、电信等单位在办理业务时需要核实外国人身份信息的考虑
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发挥出入境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社会单位的核实申请,应当出具国籍等身份情况是否属实的核实意见,不提供具体的外国人个人信息,做到规范信息核实行为,保障外国人的合法权益。

G. 外籍人员在华工作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1、基于劳动关系,在中国,只要是和中国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外籍人和国人版享受的权利义务一致,具体权参见《劳动合同法》。
2、除了工作以外,当然也受我国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
3、社会保险等福利,这看你们当地具体的执行细则,一般来说也是要和国人一样的。
4、纳税,向中国政府纳的税和国人一样,至于他是不是要向本国纳税,就要看他自己国家的法律规定了,这部分应该不需要单位代扣代缴,呵呵。
5、如果在上海,对于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还有购房的限制,必须在华工作一段时间一上才能购买,具体的文件名称不记得了,你网上可以搜索一下。
6、另外就是外汇方面的管制了,这方面也该也不难搜索到。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希望能给你解惑。

H. 中国关于外籍人员在华工作务工规定

根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职业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

未取得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即持F、L、C、G字签证者)、在中国留学、实习的外国人及持职业签证外国人的随行家属不得在中国就业。特殊情况,应由用人单位按本规定规定的审批程序申领许可证书,被聘用的外国人凭许可证书到公安机关改变身份,办理就业证、居留证后方可就业。

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和联合国系统、其他国际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人员的配偶在中国就业,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和联合国系统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人员的配偶在中国任职的规定》执行,并按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规定中央级用人单位、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可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和办理就业许可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聘雇外国人,无须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可凭合同、章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和本规定第十一条所规定的文件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申领许可证书。

第十四规定条获准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须由被授权单位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通知签证函及许可证书,不得直接向拟聘用的外国人发出许可证书。

第十五条规定获准来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凭劳动部签发的许可证书、被授权单位的通知函电及本国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申请职业签证。

(8)外国来华条例扩展阅读: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国人可免办就业许可和就业证:

1、由我国政府直接出资聘请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或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出资聘请,具有本国或国际权威技术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确认的高级技术职称或特殊技能资格证书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并持有外国专家局签发的《外国专家证》的外国人;

2、持有《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海上石油作业工作准证》从事海上石油作业、不需登陆、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劳务人员;

3、经文化部批准持《临时营业演出许可证》进行营业性文艺演出的外国人。

I. 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可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条约

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可不受中国法律约束——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
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1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900年沙俄炮制的《俄国政府监理满洲之原则》等等不平等条约当中,都有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的条款。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可以说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中美人民间的刑事案件,依被告主义办理,中美民事混合案件,由“两国官员查明,公议察夺”;美国人之间的案件由美领事办理,美国人与别国人之间涉讼,由有关国家官员自行办理,中国官员不得过问。1844年中法条约、1847年中国与瑞典挪威条约以及1858年中俄条约均有类似规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除规定被告主义原则以外,还规定了“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的“会审”制度。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则又规定了原告人的本国官员可以“赴承审官员处观审”,有不同意见,“可以逐细辩论”的“观审”制度。
除上述条约以外,许多西方国家援引最惠国条款,也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曾经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20余国,即英、法、美、俄、德、日、奥匈、意、比、西、葡、丹、挪、荷、秘、墨、智、瑞典、瑞士、巴西等。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的文件解读

此条例是本着改革、开放、进步的精神制定的。此条例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以长效法规固定下来,为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便利。此条例同1990年公布的条例相比有了重大变化。比如,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再必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外国记者赴开放地区采访,无需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等。
外交部继续主管外国记者事务,地方政府外事部门受外交部委托办理外国记者事务,外交部和地方政府外事办公室愿继续同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开展建设性合作。中国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也将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帮助和服务。

热点内容
原告虚假借款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20:47:42 浏览:381
农业种植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58:22 浏览:752
不断推进法治 发布:2025-09-13 19:45:05 浏览: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9:43:11 浏览:226
2017技术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40:17 浏览:949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 发布:2025-09-13 19:34:04 浏览:667
从法的产生对诉讼法进行定义 发布:2025-09-13 19:17:56 浏览:420
为什么说婚姻法不保护女性 发布:2025-09-13 19:14:05 浏览:71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哪些 发布:2025-09-13 19:08:36 浏览:733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发布:2025-09-13 18:57:47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