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最新军属保障条例

最新军属保障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3-08 23:51:07

⑴ 军人家属待遇有关规定 哪个政策文件

军人家属待遇有关规定政策文件为《军人家属待遇有关规定》。

里面对军队干部家属来队探亲待遇,军队干部家属差旅费待遇,在乡军人家属的医疗优待,享受免费医疗的家属,享受医疗包干待遇的家属,享受军半费医疗待遇的人员包括,实行军全费医疗待遇的人员包括,医疗补助费待遇,军人家属住房待遇,军人家属抚恤待遇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


(1)最新军属保障条例扩展阅读:

军人家属随军政策的随军条件调整:

一是将驻全国一般地区部队干部的家属随军条件由副营职或服役满15年统一调整为正连职;

二是取消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干部的家属随军条件;

三是取消在特殊岗位工作干部的家属随军条件;

四是将驻京城区部队干部的家属随军条件由正营职或服役满15年的副营职统一调整为副营职;

五是将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士官的家属随军条件由三级军士长以上士官调整为四级军士长以上士官。

⑵ 军属享受什么待遇

1.遇有元旦来、春节和“八一”这样自的重大节日,各地一般都采取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安排好军烈属节日期间的生活。各地对在部队立功受奖的义务兵一般都加发一定数额的优待金,作为奖励。

2.遇有自然灾害,国家尚未有针对军属的特殊照顾政策。各地在布置这项工作时,往往采取对包括军属在内的优抚对象采取优先照顾的措施,即“救灾先救优”、“扶贫先扶优”等,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革命功臣的关爱。

3.在城市低保工作中,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1997]29号)规定,在确定保障标准时,优抚对象的抚恤金等不计入家庭收入。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优抚对象,要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

⑶ 关于家属随军随队是怎样规定的,如何办理

【1.随军条件:】
军官、文职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经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可以随军:
一、正连职(含,下同)或副科级(含专业技术十一级、体育七级,下同)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二、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五年(含,下同)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三、在驻内地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解放军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的部队,以及陆军、空军执行海上任务的船艇上服役或服务的正连职或一级科员(含专业技术十二级、体育八级)以上,并在上述部队或船艇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四、在驻内地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解放军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的部队,以及陆军、空军执行海上任务的船艇上服役或服务的正连职或二级科员(含专业技术十三级、体育九级)以上,并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五、高等学校毕业,并在导弹、卫星、核武器试验练习基地从事试验、测控工作满五年以上,或在战略导弹部队从事装配检验工作满五年以上的专业技术军官、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六、在海军、国防科工委的舰、艇、船(只限执行海上任务的)上服役,并在舰、艇、船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副连职(含专业技术十三级)以上的军官。
七、空勤(包括飞行、领航、通信、射击、空中机务,下同)军官,或在核潜艇上服役的军官。
八、驻北京市城区部队的正营职、正科级(含专业技术十级、体育六级)以上军官、文职干部;或服现役(在军队服务)满十五年以上的副营职、副科级军官、文职干部。驻北京市所辖各县部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军属随军条件,按第一条、第二条规定执行。驻北京部队空勤军官军属随军条件,按第七条规定执行。
九、最新政策调整:国务院、中央军委3月12日批转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调整军人家属随军政策的意见》。新的军人家属随军条件与以往相比明显放宽:驻全国一般地区部队干部家属随军条件,由副营职调整为正连职;取消驻艰苦地区部队和在特殊岗位工作干部家属随军条件;驻北京城区部队干部家属随军条件由正营职或服役满15年的副营职调整为副营职;驻艰苦地区部队士官家属随军条件,由三级军士长以上士官调整为四级军士长以上士官。
【2.随军家属安置规定】
第一条为巩固国防建设,促进部队稳定,保障驻军干部随军家属调动和就业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随军家属的安置是一项政治任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经济组织,都有接收驻宁部队随军家属的义务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随军家属安置任务的责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和变相拒绝接收安置随军家属。
第三条各区(县)政府行政区域包干完成驻区(县)部队随军家属的安置任务;市政府协调解决有特别困难随军家属和部队成建制调动随军家属的安置。市、区(县)人事、劳动部门是安置随军家属的主管机关;市、区(县)双拥办负责做好部队与地方的安置协调工作;各级民政、公安、教育、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做好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
第四条随军家属的工作安置应多种渠道解决:通过各级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推荐安置,随军家属自找接收单位、按市场机制自谋职业,有条件的部队自行安置等等。
第五条 随军家属工作调动按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办理。
1、经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的驻深部门随军家属可以调人我市。
2、随军家属工作调动的相关程序和手续按现行规定办理。属干部身份的由各级人事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属工人身份的由各级劳动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其调人通知书分别由市人事局、劳动局核发。
3、符合随军条件而暂未落实安置单位的家属,可由本人申请,经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同意,报市政府人事、劳动部门审核后,由市公安部门为其办理先行迁人我市的落户手续;也可以由本人申请,经部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同意,将其行政、档案、社会保险等关系按调动手续办理人事、劳动关系委托代理。其中,属干部身份的,委托市人才市场实行人事关系代理,并由市人事局录用调配处办理调人手续;属工人身份的,委托市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关系代理,并由市劳动局劳动力治理处办理调人手续。待落实单位后将工作关系转人安置单位。委托代理期间的社会保险关系按有关规定办理,管理费用免收。
【办理】符合条件的时候会通知的,报名,然后审核通过就行。

劳动法军属休假的规定

军队干部休假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休假制度始于建国初期,1965年曾一度取消,1978年再次恢版复权。1987年9月,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干部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8年1月1日起,干部平时每年均可休假。

休假时间为:服现役(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不满20年的,每年20天,满20年或年满45岁以上的,每年30天。符合探亲条件的干部,休假和探亲一年内只享受一次。军队院校的教员,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期间休假。军队历次关于干部休假的文件中,均对干部休假的批准权限和路费报销办法作了明确规定。

(4)最新军属保障条例扩展阅读

年休假工资计算方式

工资计算方法分为三种情况,情形一:休年假期间,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情景二:单位不让休息,单位不安排员工休年假,因为他们的工作需要。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该单位应按工人每日工资收入支付300%的年休假工资报酬。

情景三:用人单位为员工安排年假,但由于职工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⑸ 最新民政部对全国烈军属有哪新政策

军烈属优抚政策属于民政部制定出台并负责实施,和两会基本上没有任何联系,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对军烈家庭的优抚政策,每人每月都有补助金,多少我不清楚,好像已经执行着呢,具体你可以问一下当地民政局。

⑹ 军属探亲假最新规定

目前国家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军嫂探亲假的相关规定,也没有单独出一个相关政策。

虽然部队方面并没有给出明确规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别的文件中找到答案。

这里涉及到两份相关文件,关乎自己切身利益,请大家仔细阅读。一个是《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务院国发〔1981〕36号),另一个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第514号令)。下面我们依次来讲解以下这两份文件里面关于探亲假的相关内容。(重点内容将用黑体字标识)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探亲假待遇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5条规定,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期和路程假期内,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

第6条规定,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对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否有探亲假,国家无规定。因此,这类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参考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有关探亲假的规章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公休假日、探亲假、婚丧假、女职工产假等假期。

⑺ 2017年最新军属探亲假是怎么规定

军属探亲假国家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职工探亲假国家是有规定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

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7)最新军属保障条例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2、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3、事由条件。

一、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二、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职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

需要指出的是,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开始享受探亲假。

此外,学徒、见习生、实习生在学习、见习、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探亲假。

⑻ 现役军人家属产假规定

《解放军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男方为军队人员,自愿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夫妻异地居住、享受探亲假的,在女方分娩当年给予护理假15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休假探亲规定》中有关具体休假时间的条款:

第八条、服现役不满20年或者服役和参加工作不满20年的军官,每年休假20天;服现役满20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满20年以上的军官,每年休假30天。

军队院校毕业或者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入伍的军官,从第二年起安排休假。

第九条、在常规动力舰艇上工作的从事飞行工作的军官,每年休假30天。

第十条、军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每年休假40天:

(一)部队驻地不在西藏地区以及其他海拔3000米以上(含本数,下同)地区,但本人常年在上述地区流动执勤的;(二)在青海海拔3000米以下(不含本数,下同)地区工作的;

(三)在边防一线连队工作的;

(四)战斗部队中常年在有核辐射危险环境下工作的。

第十一条、在西藏地区以及其他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军官,服现役不满20年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60天;服现役满20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参加工作满20以上的每年休假70天。

第十五条、未婚军官(离异、丧偶军官)与父母不在一地生活的,每年探望父母一次,假期30天。已婚军官与父母不在一地生活(含配偶为独生子女且与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每两年探望父母,假期20天。

军队院校毕业或者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入伍的军官,符合探亲条件的,从第二年起安排探亲。

第十六条、未婚军官符合第十条规定条件之一的,每年探望父母的假期40天。

第十七条、在西藏地区以及其他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军官,探亲假期按照第十一条规定的休假假期执行。第十八条军官当年内符合探亲条件,探亲假期短于休假假期的,按照休假假期执行。

第十九条、军官探亲假期不含路途往返时间。

(8)最新军属保障条例扩展阅读:

现役军人产假国家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条、女军人、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女文职人员、女非现役公勤人员符合晚育规定,生育第一个子女时,除按照规定享受98天产假外,增加产假90天。增加产假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按照产假的规定执行。

女军人、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女文职人员、女非现役公勤人员符合政策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照规定享受98天产假。男方为军队人员,夫妻异地居住、享受探亲假的,在女方分娩当年给予护理假15天。

参考资料:中国国防部-现役军官休假探亲规定

⑼ 现役军人家属有关政策

土地法不支持一村两制。

⑽ 民政局对军属有什么优惠政策

军属待遇包括:一是挂光荣牌。1978年12月,民政部《关于为烈军属挂光荣牌的答复》指出:“关于新年、春节期间为烈、军属和残废军人挂光荣牌的问题,我们同意你局的意见,即:对革命烈士(包括病故、失踪军人)、革命军人有直系亲属的和革命残废军人应继续挂光荣牌。”挂光荣牌是拥军优属的有效形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军人军属的褒扬和关怀之情,从而激发军人军属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应当长期坚持下去。二是走访慰问活动。每逢元旦、春节和建军节,多数民政部门都要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了解并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三是享受有关福利待遇。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入伍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含合同制人员)的,服现役期间,其家属继续享受该单位职工家属的有关福利待遇。
按照《兵役法》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这个规定构建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是将优抚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等习惯称谓,改称为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二是义务兵家庭优待有两种类型:货币形式即优待金、其他形式的优待;三是优待金的最低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从而使义务兵家庭享受到改革开放不断带来的丰厚成果;四是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由当地人民政府(一般是民政部门)负责发给,资金渠道明确;五是义务兵不分城乡入伍,其家庭一律给予优待,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配的公平原则;六是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具体办法,由此形成了各地规定的“百花齐放”景象。

热点内容
原告虚假借款事实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20:47:42 浏览:381
农业种植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58:22 浏览:752
不断推进法治 发布:2025-09-13 19:45:05 浏览: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9:43:11 浏览:226
2017技术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9:40:17 浏览:949
泉州市丰泽区法院 发布:2025-09-13 19:34:04 浏览:667
从法的产生对诉讼法进行定义 发布:2025-09-13 19:17:56 浏览:420
为什么说婚姻法不保护女性 发布:2025-09-13 19:14:05 浏览:712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哪些 发布:2025-09-13 19:08:36 浏览:733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发布:2025-09-13 18:57:47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