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传播法规案例分析

传播法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3-16 04:47:15

Ⅰ 如何传播法律

鄙人在基层也碰到老兄提到的问题。我认为要看你所处的环境中服务对象的知识层次,而后寻找对症下药,像我在农村基层,因为普遍法律意识不高,先要提高对法律的认识才是最重要的。说句实话,真正传播法律其实很难的,我在基层呆的这两人,感受很深,要知道法律不过是解决问题众多方式中的一种,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之一。

Ⅱ 有关传染病防治法律的相关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Ⅲ 从传播法律法规的角度看长城情侣乱刻画事件

属于破坏文物的行为,严重的可以判刑。
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Ⅳ 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新闻学,传播学,产生的影响 2,找出一些传播障碍或传播隔阂的案例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会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的透明度变高影响、信息的监督力度增强、保证新闻信息的严谨度,具体如下:

1、信息的透明度变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会使得信息更加快速,透明,及时的传播到老百姓的视野。而且对于也不会像以往一样,存在隐瞒,谎报等的现象。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2、信息的监督力度增强

政府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当于政府参与到信息的公开中,是新闻学和传播学是一个有力的监督,同时根据该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参与到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3、保证新闻信息的严谨度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必须保证准确无误,不会出现各种不够权威,没有证据的新闻。

国家的宣传口径、媒体管控、电影审核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管控其实就是在一个社会中设置了层层障碍。包括如今党国的网络环境的高墙,也是一种传播障碍。

而传播隔阂更常见,当大陆的一些人被新闻联播或国家的阅兵仪式感动得时候,外国民众是不能理解甚至看不起这种情怀。

Ⅳ 求一份“针对一个案例或者一则新闻事件,它触及到的传媒法规,写一篇论文 不少于1500字”,在线等下呀!

给你个思路,就针对芦山地震的,之前有媒体报道芦山七位副乡长因救灾不力被免职,但后来官方辟谣,说只有一个被免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未经核实就报道,有损新闻的真实性,而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该由谁来负责,相关监管算不算缺位?

Ⅵ 关于新闻法规的一些案例

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年逾八十但身体尚好。2005年1月26日,《中华读书报》刊载文章及照片报道陈家镛已于2004年8月15日逝世。随后2005年2月2日《中华读书报》刊登《致歉声明》后,《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又在2005年第3期第75页《2004:陨落的巨星(续)》一文中以文字配发照片报道陈家镛去世。陈家镛认为此事完全扰乱了他全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为此他以《中华读书报》和《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两家媒体为被告分别向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其精神抚慰金5万元。
备受关注的陈家镛院士因被误报逝世状告《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案,今天一审有了结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向陈家镛赔偿精神抚慰金3万元,驳回陈家镛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作为《科学中国人》的出版发行单位负有对文章内容进行审核的义务,其未经审核即刊文报道陈家镛去世,并配有陈家镛的照片,该报道严重失实,足以造成对陈家镛人格利益的侵害。

相关链接

近年来,媒体及记者频频同法院“亲密”接触,北京市海淀法院仅今年上半年就审理了15件新闻侵权案,其中针对“新闻失实”原因提起的侵权诉讼达80%以上。而在这15件案件中,除了两件被撤诉和调解外,作为被告方的媒体全部败诉。

名词解释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表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Ⅶ 求一个传染病疫情传播事件案例

给您三个,仅来供参考:
[ 案例源 1]
2002 年 12月至 2003年的 5月,南方某县中学先后有 147名学生患有急性传染性的肝炎。经省疾控中心专家进行调查:该中学急性传染性肝炎爆发流行系以水源传染为主的这个传染性肝炎的传播。该学校的自备水井的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该水井被粪便污染,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而甲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都隐藏在大便当中。
[ 案例 2]
2003 年南方某县中学,因学校生活饮用水水井遭到污染而发生伤寒疫情,一共有 116名学生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喝生水习惯)先后感染这个伤寒,出现伤寒的症状。
这两个案例都是经水传播的典型的案例。
[ 案例 3]
2004 年 9月,西部地区某中学由于食堂两名厨师、两名服务员都是伤寒杆菌的健康携带者,导致了 6名学生先后感染伤寒,引起伤寒的爆发流行。
这个例子是经食物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

Ⅷ 求助!新闻传播方面的法律法规!

有专利法 侵权责任法

Ⅸ 求一个传播学中内容分析法的案例。

举例:

我在2004年,在北京吉普外专支持时,发明创造的世界第一版也是至今唯一的一版全世界中文版完全可执行方案的覆盖传播。平台,超越了500亿字节。

就是应用了《公共关系学》里面,最典型的一个市场促销的哦定义:覆盖。

热点内容
广东野保条例 发布:2025-09-17 03:21:04 浏览:996
台江法院庭长 发布:2025-09-17 03:20:56 浏览:803
财经法规的概念 发布:2025-09-17 03:19:38 浏览:283
德国民法七大发现 发布:2025-09-17 03:14:28 浏览:94
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9-17 03:07:40 浏览:931
通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7 02:45:32 浏览:497
巴林王国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45:27 浏览:909
明代司法机关 发布:2025-09-17 02:45:25 浏览:677
工期违约金最高限额合同法解释 发布:2025-09-17 02:39:53 浏览:154
2018年修改后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39:00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