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吸食二类毒品处罚条例

吸食二类毒品处罚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1-06 14:22:42

Ⅰ 自制毒品吸食怎么处罚

中国毒品制作和毒品贩卖罚的都很重,一段就死刑经济大家大家记得记得记得,炖品青海人去,早日期间戒了吧

Ⅱ 治安管理条例对吸毒违法的处罚是什么

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内;情节较容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强制戒毒限制了人身自由,你认为是处罚轻吗???

Ⅲ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的处罚条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里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

(3)吸食二类毒品处罚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Ⅳ 公职人员吸毒处理条例

第一条 为严肃党纪政纪,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坚决惩处吸毒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吸毒行为,是指吸食或注射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
第三条 吸毒行为通过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来认定。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
(一)党员。指组织关系在我县内,及省、市驻县单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国家公职人员。指全县各级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成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对吸毒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的处理:
(一)凡经公安机关认定为吸毒的党员,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六十条第一款之规定,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二)凡经公安机关认定为吸毒的国家公职人员,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之规定,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三)凡经公安机关认定为吸毒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成员,责令其辞职;拒不辞职的,按程序予以罢免。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吸毒情节严重。
(一)曾经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查获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采取注射方式使用毒品或者多次使用两类以上毒品的;
(三)使用毒品后伴有聚众淫乱、自伤自残或者暴力侵犯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等行为的。
第七条 对吸毒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的处理,按照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归口分级处理。
(一)组织关系在县内的党员、监察对象,由公安机关认定后,移交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组织关系不在县内的党员、监察对象,经公安机关认定后,移交所属单位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二)在县内国家公职人员中的非中国共产党党员、非监察对象,由公安机关认定后,移交所属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处理。
(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成员,由公安机关认定后,移交所属乡(镇)依照职责权限和相关规定处理。
(四)省、市属驻衡阳县各单位工作人员,由公安机关认定后,移交所属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处理。
第八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公安局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对因吸毒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应确定其为重点管控对象,由所属单位会同公安机关,每月对其进行三次以上毒品尿样检测,拒不执行尿样检测者,有关单位应采取相关措施予以配合。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第九条 对吸毒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的清理、查处结果,必须及时通报县纪委和县禁毒委。
第十条 清理和查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吸毒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乡(镇)、单位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合格以上等次,并追究乡(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持应付、观望态度,不作为的;
(二)虚报、瞒报吸毒人员信息、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
(三)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教育监管不严,导致本地区、本单位吸毒问题反弹、吸毒人员管理失控的。
第十一条 为吸毒的党员、国家公职人员说情或干扰调查处理的,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如与衡阳县原制定下发的文件规定相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毒品的处罚规定有哪些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现将其中有关毒品治安案件处罚规定的条款摘录如下:

第七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986年9月5日公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同时废止。

Ⅵ 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3.吸食、注射毒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 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Ⅶ 使用二类精神药算吸毒吗

使用二类精神药物能否评价为吸毒行为取决于该药品是否具有典型毒品相当的危害性以及使用人是否进行滥用。遵医嘱合理使用二类精神药物的不属于吸毒行为。
关于我国禁毒法明文规定“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之内容,要求其他类型的毒品在属性上要与明确列举出来的几类毒品危害性相当。因此能不能使人产生依赖性,是区分毒品和一般药品的重要依据。毒品的依赖性源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人一旦吸毒成瘾,很难戒除。毒品的依赖性一是表现为生理依赖性,吸毒者一旦成瘾,必须连续使用并有加大剂量的趋势。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就会出现生理机能异常,一般称为戒断症状。毒品的依赖性更重要地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有不可抗拒的心理需求和强烈的心理依赖。毒瘾发作会使吸毒者不择手段地寻求毒品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由此产生较大的社会危险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已失效)第二条: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已失效)第三条: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序,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各类精神药品的品种由卫生部确定。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热点内容
道德与术 发布:2025-07-08 03:05:41 浏览:673
劳动法之前劳动关系 发布:2025-07-08 03:05:00 浏览:225
新电商法朋友 发布:2025-07-08 03:04:18 浏览:747
2015年社会与法故事频道视频 发布:2025-07-08 02:46:47 浏览:265
贾庙法院 发布:2025-07-08 02:20:46 浏览:985
法治理念的引导功能 发布:2025-07-08 02:15:05 浏览:125
条约在行政法中的适用 发布:2025-07-08 02:15:04 浏览:598
丹麦国婚姻法 发布:2025-07-08 02:09:22 浏览:475
三方顶账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8 02:08:41 浏览:504
甘肃省第二批法官入额 发布:2025-07-08 01:51:44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