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食品规章分类

食品规章分类

发布时间: 2022-03-05 22:26:05

A. 食品分类国家标准

是否需要制定标准,主要有四个前提:第一,膳食暴露量达到一定水平——如果这个东西我们都不吃,也从来没见,定标准就没有意义;第二,食品污染源于自然状态,而非人为或事故;第三,生产经营行为符合规范要求;第四,兼顾实施能力,合理可行。
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是这样的,首先在顶层有制定原则、风险评估方法、食品分类、名词术语,接下来还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添加剂规格等,每一类里又包括很多具体标准。《食品安全法》中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也就是说,国家标准是底线,任何人不能突破这个底线,而在此前提下,企业自定的标准可以严于国家标准。
一旦超标,会不会造成健康损害?比如花生里有某一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我们每天吃二两,吃若干年,得癌症的概率到底有多大,这就需要风险评估。当然,科学评估针对人群,而不是个人。
比如食品添加剂,用最敏感的动物做实验,找到不对其健康造成损害的剂量,然后降低10倍推导到人,再降低10倍作为个体差异,得到的就是全球公认的ADI值(每日人体每千克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一生种每天吃这个量都不会有危险。再考虑到上述100倍保险系数,超标和对健康造成损害实际仍有很大距离。最令人焦虑的是,科学家评估出的风险水平与公众感知存在巨大差异,弥合这个鸿沟,要靠媒体将科学的声音传播给公众。
目前认为,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组织体系、标准架构、科学基础等方面是求同的。那么“存异”的又是什么?主要是标准数量、标准数值和是否强制。比如我们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而国际标准是推荐性的,这就涉及到风险管理的问题。事实上,标准就是风险管理的手段之一。风险评估基于科学,它适用于任何国家和人群;而风险管理基于评估,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于是,差异就出现了。而标准的背后,往往是国与国之间食品贸易的角力。因此,我们看待食品安全不能一味向国际标准看齐,而是要回归科学、强调风险评估、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书,书名叫《丛林》,描写的是芝加哥百年前的屠宰厂,里面不少场景与我们的现状颇为相似。食品安全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产生的,也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逐步解决。但食品安全问题永远不会消失,解决掉这个问题以后又会面临新的问题,比如现在是小、散、乱,将来还会有规模化的问题。

B.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一、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一)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二)对购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首次购入该种食品时索验。
(三)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货日期等内容。
(四)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每次购入食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三、 库房管理制度
(一)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不得与洗化用品、日杂用品等混放。
(二)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三)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四)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 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
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六)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七)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四、食品销售卫生制度
(一)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口。
(二)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三)食品销售应有专柜,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
(四)销售的预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质期)等。
五、食品展示卫生制度
(一)展示食品的货架必须在展示食品前进行清洁消毒。
(二)展示食品必须生、熟分离,避免食品交叉感染。
(三)展示直接入口食品必须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保持食品新鲜卫生,不得超出保质期。
(四)展示柜的玻璃、销售用具、架子、灯罩、价格牌不得直接接触食品,展示的食品不得直接散放在货架上。。
(五)展示食品的销售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
六、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
(三)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一)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
(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八、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四)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定期保洁、洗刷、消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
九、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C. 食品分类标准

一般食品生产许可有个分类。许可的分类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保健食品等,没有列全,具体可查看食品相关网站。

D. 和食品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有哪些

和食品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有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4-28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10月27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由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07月08日发布,自1993年09月01日起施行的法律法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乙类传染病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措施。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E. 国内食品标准规章里,开头字母有所不同,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我们国家的标准体系总体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从标准的级别来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GB就是国标的开头拼音字母。有T的,就是推荐性标准。比方农业标准往往是NY开头的。企业标准应该是Q字开头,也就是企业的企的拼音。
比如说,北京市旺发食品厂的标准代号,应该是Q/BJWF001,后面的001就是第一号标准。当然还可以有002,003。
强制性标准相当于国外的技术法规,比如GB2760-2011就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2011版。这个标准没有T,自然是强制性标准,任何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都必须执行这个标准,违反这个标准是要受到法律处罚的。
那么带T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比如GB/T 23330-2009 ,就是服装 防雨性能要求 国家推荐性标准。这个标准是推荐性的,也就是说,企业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但约定俗成的要求,如果你采用国标以外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比国标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否则没有必要使用其他标准。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使用了这个推荐性标准,那么也就等于你明示你的产品使用此标准,那么这个推荐性标准也就成了你自己必须遵守的标准,也等于强制性标准。
具体情况,你可以咨询当地的质监部门。

F. 食品标准的分类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分类如下:1、粮食及制品:指各种原粮、成品粮以及各种粮食加工制品,包括方便面等;2、食用油:指植物和动物性食用油料,如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3、肉及其制品:指动物性生、熟食品及其制品,如生、熟畜肉和禽肉等;4、消毒鲜乳:指乳品厂(站)生产的经杀菌消毒的瓶装或软包装消毒奶,以及零售的牛、羊、马奶等;5、乳制品:指乳粉、酸奶及其他属于乳制品类的食品;6、水产类:指供食用的鱼类、甲壳类、贝类等鲜品及其加工制品;7、罐头:将加工处理后的食品装入金属罐、玻璃瓶或软质材料的容器内,经排气、密封、 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达到商业无菌的食品;8、食糖:指各种原糖和成品糖,不包括糖果等制品;9、冷食:指固体冷冻的即食性食品,如冰棍、雪糕、冰激凌等;10、饮料:指液体和固体饮料,如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等;11、蒸馏酒、配制酒:指以含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白酒(包括瓶装和 散装白酒)和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的酒,如果酒、白兰 地、香槟、汽酒等;12、发酵酒;指以食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后未经蒸馏而制得的酒类,如葡萄酒、啤酒;13、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14、豆制品:指以各种豆类为原料,经发酵或未发酵制成的食品,如豆腐、豆粉、素鸡、腐竹等;15、糕点:指以粮食、糖、食油、蛋、奶油及各种辅料为原料,经烘烤、油炸或冷加工等方式制成的食品,包括饼干、面包、蛋糕等;16、糖果蜜饯:以果蔬或糖类的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17、酱腌菜:指用盐、酱、糖等腌制的发酵或非发醇类蔬菜,如酱黄瓜等;18、保健食品:指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称之为保健食品的产品类别;19、新资源食品:指依据《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称之为新资源食品的产品类别;20、其他食品:未列入上述范围的食品或新制订评价标准的食品类别。

G.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4-2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10月27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00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2004年修订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食盐专营办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盐业管理条例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药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
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H. 食品分类有哪些

在科学规范食品的分类体系中,有乳与乳制品类、冷冻饮品类、水果、蔬菜类、脂肪类、粮食和粮食制品类、蛋及蛋制品类、调味品类、酒类等共计16种。这十六种食品分类,每一种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比如甜味类食品就是很多人相当喜欢的一种,像甜甜圈、蛋糕等,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
再者酒类食品中,有果酒、红酒、白酒、啤酒等。因此,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食品的种类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食品共有16个大分类,每个大分类下面又有很多小分类,而且一些小分类下面又会再次分一些小小分类,以至延续,大概有300多个小类。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分类也是我国目前制定企业标准,食品安全认证的主要依据。

I. 我国食品规章根据制定主体不同分为

食品规章根据制定主体不同,分为不同分为很多,所以食品的规章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热点内容
见死不救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25 03:28:13 浏览:369
刑事诉讼法重审程序 发布:2025-05-25 03:12:27 浏览:470
法律咨询步骤 发布:2025-05-25 03:06:15 浏览:284
刑事诉讼法3条 发布:2025-05-25 03:03:58 浏览:469
哪些疗法治疗癫痫 发布:2025-05-25 03:02:19 浏览:707
美国移民律师 发布:2025-05-25 02:49:12 浏览:60
依法治国保证的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02:37:13 浏览:892
当婚姻遇上婚姻法 发布:2025-05-25 02:20:46 浏览:945
司法之都 发布:2025-05-25 02:17:14 浏览:591
服务协议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02:17:09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