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不符合项
Ⅰ 合同条款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怎么办
合同条款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该条款无效。如果该条款对合同起关键作用的,该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上述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在买卖合同当中:
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
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价款。对支付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并且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或根据合同相关条款、交易习惯确定的,买受人应当在收到标的物或者提取标的物单证的同时支付。
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可以约定标的物的试用期间。对试用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并且不能以补充协议等方式确定的,由出卖人确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卖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包括建设工程合同):
在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的情况下,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承揽人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应当就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未经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定作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报酬。对支付报酬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并且无法通过补充协议等方式确定的,定作人应当在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支付;工作成果部分交付的,定作人应当相应支付。
(建设工程合同中)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利息从应付工程价款之日计付。当事人对付款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下列时间视为应付款时间:
(一)建设工程已实际交付的,为交付之日;
(二)建设工程没有交付的,为提交竣工结算文件之日;
(三)建设工程未交付,工程价款也未结算的,为当事人起诉之日。
双方对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在租赁合同中: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对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应当按照租赁物的性质使用。
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
当事人对转租问题没有进行约定的,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租赁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租赁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双方对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
(1)法律法规不符合项扩展阅读:
合同条款:当事人通过文字将订立合同的合意条理化、体系化、固定化,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确定的依据。合同条款可分为必要条款和一般条款。
种类介绍
根据合同条款的地位和作用,合同条款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必备条款和非必备条款
所谓必备条款又称主要条款,是指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特别约定所必须具备的条款,
缺少这些条款将影响合同的成立。所谓非必备条款又称普通条款,是指合同的性质在合同中不是必须具备的条款,即使合同不具备这些条款也不应当影响合同的成立。
如有关履行期限、数量、质量等条款在缺少这些条款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的规定填补漏洞。
《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等八项条款,有的学者称这是合同的提示条款,这些条款中有的是合同必备条款,有的是非必备条款。
二、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是指由一方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制订的,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非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三、实体条款和程序条款
凡是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所享有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的条款都是实体条款。如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的规定等都是实体条款。而程序条款主要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规定的履行合同义务的程序及解决合同争议的条款。
四、有责条款和免责条款
有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当事人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责任条款,即违约条款。免责条款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除排除或限制其末来责任的条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合同条款
Ⅱ ISO9001外审不符合项
ISO9001认证外审中常出现的不合格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
1.
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
(!)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
Ⅲ 内审不符合项目,原因分析与纠正措施
内审出现好像还好弥补,实事求是的将造成原因进行分析,对相关月份设施后补措施。不知行政部怎么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应追究责任。
Ⅳ ISO9000不符合报告中开出"法律法规不是现行有效版本"该怎样整改
不符合原因分析可答:由于推进人员疏忽,漏更新相关法律法规。
对不符合处置可答:更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是最新版本。
针对原因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可答:对推进人员进行再培训,并在规定中追加每年一次的法律法规更新确认的规定。
然后附件添附上:最新版的法律法规一规表;推进人员的培训记录;每年一次更新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样便可关闭该不符合项。
Ⅳ 在执行ISO9001内审的时,发现不符合项目。如何判定轻微不符合项与严重不符合项以及观察项。再举几个例子
严重不符合项:系统性失效、区域性失效、后果严重。比如说组织内的多个部门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一般不符合项:偶发、孤立,后果不严重,易于纠正。所说的情况就属于一般不符合。
观察项:极其轻微的不合格项;证据不确凿的不合格;审核准则未做规定,难以准确判断的不合格。观察项的处置方法:可不开列不合格报告;不要求采取纠正措施;只做口头或书面的提示,提请注意;在监督审核时注意观察其发展。
此类案例判定性质为一般不符合项,区别严重和一般的原则可以看以下几方面,比如一个不符合项造成了体系的系统性失效,比如标准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从台帐建立到设备检定到维护到使用均没有得到控制,这类不符合可以判定为严重,还有造成了区域性失效。
比如某个部门的相关条款均未得到控制,另外一种就是后果严重的,比如造成了严重的质量事故,重大客户投诉,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等。一般的指轻微的,个别的,偶发的,不造成严重后果的。
(5)法律法规不符合项扩展阅读
ISO9001认证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
这个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凡是通过ISO9001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申请组织具备独立法律资格的证明材料(如:已年检的有效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
有效期内的许可证、资质证书等(复印件)
生产工艺流程图/工作过程简图或工作原理图
申请认证的产品简介(包括技术、产量、用途、质量、销售等方面的信息)
产品标准清单及名称与产品/过程有关的法律、法规
Ⅵ ISO9001:2008条款中4。2。3有不符合项,如何才能做出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不符合项分析:
未能提供对外来文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相关证据,不符合ISO9001:2008标准4.2.3条款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条款的要求。
原因分析:
由于文件控制文员对文件控制程序不熟,没能对公司的外来文件登记。还有技术部门和销售部门没有对收到的外来文件及时归档。
纠正措施:
1.开展培训工作对文件控制人员、销售部相关人员、技术人员学习公司的文件控制程序。
2.文控文员收集外来文件归档,建立外来文件清单并标识清楚。
3.文控中心对外来文件的发放进行控制。
跟踪验证:
(一星期后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验证)
Ⅶ 9000外审时提出的不符合项,请问怎么分析原因,制订并实施纠正措施计划,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
1、针对问题本身分析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由于初次进行内审对标准和程序没学习清楚导致。(相信你们不是故意所为)
2、纠正措施制定:1)、针对此事项要改进,如:对该审核人员审过的内容重新安排其他非本部门人员进行审核;2)、举一反三的措施,如:需要检查其它部门是否还存在类似问题,如有还要按此方式进行改善。3)、针对所分析出的原因进行对策制定。
3、安排专业人员对以上内容的落实情况去检查一下,看是否一一都落实到了,并予以记录。
Ⅷ 关于reach法规的不符合项应怎么做
又是一个上当的。
被所谓的咨询机构、第三方给忽悠的。
当然你是咨询机构可可以无视。
自己去找一本REACH的法规。仔细读2小时。你就会发现,刚才你提出的问题都不是欧盟化学品管理局要管制、关心的内容。
我是成品制造厂家,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哪个欧洲的客户有过明确的以上要求。
REACH是一个广义的法规,她的要求是你做到:
1.申报。
2.如果有SVHC你要知道,并通告出去。
3.别人问你的产品有没有SVHC,你在45天告诉他。
就这些。如果要管制的话,还是等等,什么时候欧盟又会增加SVHC的。
Ⅸ ISO14001案例题: 是否存在不符合项,写出不符合事实、条款号、内容以及严重程度。
都存在不符合项,不符合事实为相关的缺失,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写,如果是外部的,要写轻一些,如果内部的,想做好系统工作,可以稍微施加些压力,让他们尽量去好。
1.<<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很多公司是放在三阶文件,大多数稽核时,
写缺失:<<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一览表>>没及时更新;核对一下两份文件的日期就知道,一览表通常相当于文件的目录登记,写缺失时,归类在四阶表单更新,相对严重度会轻一些;还有时候,也可能是写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特殊性,有些公司算在外来文件里,可以查外来文件一览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环境变化后,环境因素清单未及时将该项列进去;
以上两项不符合,都对应,ISO14001文件:4.4.4 文件--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严重程度轻,特别有些工作,他们已经在做,但只差文件没有更新时,程度会再轻一些,如果相关的预防工作没做,现场表单没填写,相关文件表单也没更新,再视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后果越严重,越不受控制,严重程度越重
3.公司的<<稽核矫正缺失单>>,一定有预防措施一栏位,至于那次的整改意见:清理油品污染的地面!那只是纠正措施,关键是如何去预防,以后这种事情发生,哪怕在那下面放个盆,或接个管子,把油滴到别地方,都是预防措施。
这条轻重程度,要视漏油后,所引发生的后果轻重,如果只是卫生方面,没有安全隐患,程度可由轻到中等,如果是有安全隐患的同,严重度为高;
对应条款:ISO14001文件中的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以下三项,主要还是稽核员主导,<<稽核矫正缺失单>>里会有结果记录等栏位;
c) 评价采取措施以预防不符合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 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二.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要具体参照公司的<<化学品仓库的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基本上,对应二阶文件所提到的条款,里面是动词,带有要求的,都可以编写为检查表;
比如:
1.化学品仓库的的温湿度记录表,是否安时完成,温湿度是否受控,温度在要求范围内23度啊......(要视具体公司产品实际要求而定?)
2.程序文件里还有很多类似的动作或行为要求,都可以列入稽核项目。
Ⅹ ISO9000外审《法律法规清单》为不符合项,管理者意见和对纠正及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验证,请问怎么写呢
意见就是一个内容确认,随便写点什么都可以,有签字就可以;
纠正:重新编制《法律法规清单》。
纠正措施:对编制清单的责任人,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