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上班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⑴ 关于公务员禁止饮酒的规定
2018年9月6日,中国保抄监会党委袭办公室发布《关于在保监会公务活动中禁止饮酒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要求,保监会机关各部门、派出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如下纪律:
(1)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
(2)公务活动中禁止提供和饮用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
(3)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因外事活动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须报经本部门、本单位领导批准,从严进行控制。
(4)严禁部门和单位之间相互宴请饮酒。
(5)禁止公款购买或赠送任何酒类。
关于禁止公务活动中饮酒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禁酒令》包括六个严禁,即严禁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中午饮酒;严禁在检察系统举办的各类会议、考察调研、学习培训、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期间饮酒;严禁司法办案和执行公务期间饮酒;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档案、案件、案件材料、秘密文件或者其他涉密载体饮酒;严禁到可能影响公正办案和检察机关形象的场合饮酒;严禁佩戴检察标志和着法警制服在公共场所饮酒。
⑵ 求得一份酒后代驾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及与用户签订的代驾合同范本,谢谢
酒后代驾管理制度
为保证我公司代驾服务质量及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我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及人员管理制度,公司录用的每一位代驾服务人员都经过公司严格的路考及岗前培训方能上岗。1. 代驾工作人员需在与客户预约时间前到达客户处,并佩戴由我司统一制作印有工号及照片的胸卡。
2. 为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我司要求代驾工作人员在见到预约客户时,若发现其有严重醉酒现象,意识不清时,我们原则上不提供代驾服务,(有亲人朋友陪同并代其在服务确认单上签字的除外)。
3. 工作人员和客户见面后,礼貌的与客户或其代签人签订服务协议,说明收费标准。上车前检查客户车辆情况,有已经损坏处需及时和客户确认。
4. 禁止工作人员饮酒后执行代驾任务,若客户发现我司代驾人员有酒后执行代驾的,可拒绝其服务并第一时间通知我公司调度中心,我司将在最短时间内调换工作人员完成此次服务,并对此事作出严肃处理。
5. 服务人员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得超速行驶,不得抢行,安全礼让。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若在服务过程中发生我方有责的事故,除保险以外的损失由我司承担。若对方责任的,我司不负责损失的赔偿。但我司会尽可能的协助交警调查及保险理赔。
6. 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接触车内及客户的随身物品,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协助客户检查随身及车内物品,确认无损坏或丢失,请客户在服务回执单上签字并评定此次服务等级。
7. 本次服务结束后,服务人员需及时致电我司客户服务部报告服务完成情况,在第二个工作日我司客服人员将对服务质量进行回访,征求客户对我司工作人员的意见及对我司的建议。
#########
酒后代驾协议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请甲方提供酒后代驾服务事项达成一致,协议如下:
一、甲方接受乙方的预约,保证按本公司《代驾服务管理规范》之要求,把乙方从预约地安全送回目的地。目的地若有变化,以乙方确认代驾完成签字为止。
二、甲方代驾员到达指定地点与乙方签订本协议,须佩戴本公司胸卡,按乙方与甲方电话预约时收费标准收费,如因乙方原因取消预约,乙方必须付甲方交通费10元;等候超过半小时以上要加收10元,
三、出发前乙方应配合甲方代驾员就车辆特征进行(检查)确认,如乙方车辆已有破损等情况,须经双方确认,若乙方车况不良而引发的车辆损坏,甲方将不承担赔偿责任。
四、乙方有责任妥善保管好车内及随身财物,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甲方应严格要求自己的代驾员,不得接触乙方车内及随身财物。如再代驾过程中车内的物品遗失,交公安机关处理.
五、送车途中,乙方不得干扰甲方代驾员的驾驶,不得要求违反交通法规操作和行驶,如乙方提出过分要求,甲方代驾员有权拒绝,并及时报告公司,请示处理方法。
六、如乙方严重酒醉,必须有陪同人员同车服侍,甲方代驾员方可履行代驾行为,如无人陪同,甲方代驾员可拒绝履行,并由乙方付交通费10~20元。
七、如遇意外交通事故发生,若属甲方代驾员违章行为造成,相应赔偿由甲方承担(保险外的数额),甲方还可以负责车辆修理期间适当的交通费用。属于他方车辆主要责任或乙方干扰代驾员操作而造成的,甲方不负责赔偿损失。但可以协助交警调查及保险理赔。
八、如果在代驾过程中由我公司驾驶员出现的违章,在交警队出示时间证明一律由本公司负责。
九、乙方有义务实事求是地告知甲方车辆保险情况。
甲方声明:甲方只为基本保险(车损险、三者险、交强险)的车辆提供代驾服务,同时也为通过电话预约的客户服务(私下约本公司的代驾员所签订协议无效)。如有乙方隐瞒以上情况未如实告知,出现任何车辆、人员伤害事故损失,甲方均不承认赔偿责任。
请乙方如实填写以下表格,(特别是保险情况),并在到达目的地时,在表格后一栏再次签字,如遇本协议有未尽事宜而出现问题,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本协议有甲方盖章,乙方签字生效;一式两份,乙方留客户联。
甲方: 公司(盖章)
乙方: 签字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签订地点:
酒后代驾协议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请乙方提供酒后代驾服务事项达成一致协议如下: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服务预约,保证按本公司《代驾服务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把甲方由预约指定地点安全送达到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甲方认可车辆及财务无损并签字确认,本次服务结束。
二、乙方服务专员到达指定地点与甲方签订、履行本协议时须佩带本公司胸卡,按甲方与乙方电话预约的收费标准收费;如因甲方原因取消服务预约,甲方须付乙方服务专员交通费20元,等候超过20分钟以上每小时要加收20元,比甲方预约路程远(饶路)每5公里应加收20元。
三、出发前甲方须配合乙方服务专员了解甲方车辆特性及车况等情况。如甲方车辆已有破损情况须经双方确认。若属甲方车况不良而引发的车辆损坏,乙方将不承担赔偿责任。
四、甲方有责任妥善保管好车内及随身财物,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乙方也严格要求自己的服务专员不得接触甲方车内及随身财物。如发生由于财务损失甲方专员在警察到达现场调查之前,不得离开现场。
五、送车途中,甲方不得干扰乙方服务专员驾驶,不得要求违反交通法规的操作和行驶。如甲方提出过分要求,乙方服务专员有权拒绝,并及时报告公司请示处理办法。
六、如遇意外交通事故发生,若属于乙方服务专员驾车违章行为而应承担的责任,按保险公司车辆免赔部分将由乙方承担;当乙方所负责任达50%以上时,乙方还可以负责甲方车辆修理期间适当的交通补贴费用100-200元。属对方车辆主要负责的,乙方不负责损失赔偿,但可协助交警调查及保险理陪。
七、甲方需如实告知车辆保险情况。乙方声明:乙方只为有基本保险(车损险、三者险、交强险)的车辆提供代驾服务,同时也只为通过电话预约的客户提供服务(私下约本公司的代驾专员签定本协议无效)。如因甲方隐瞒以上情况未如实告知乙方,出现任何车辆、人员意外伤害事故损失,乙方均不承担赔偿责任,并由甲方赔偿乙方驾驶员相关损失。
八、为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对于意识不清醒、醉酒的客户必须有其清醒同伴的陪同,并代其在服务协议上签字方可提供服务。
请甲方如实填写以下表格(特别是保险情况),并在到达目的地时在表格最后一栏再次确认签字。如遇本协议有未尽事宜而出现问题,将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本协议由乙方盖章、甲方签字即时生效。一式三份,甲方留存客户联。
以上供参考!我也在考察!
⑶ 公安部五条禁令是否违法
不违法。公安部是有此资格制定此规章制度,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
其立法权限在公安部,无需经过人大常委会的通过,所以公安部五条禁令在立法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
这“五条禁令”是:
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
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3)喝酒后上班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警察法第四十八条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综上所述,警察法第二十二条第十二款和第四十八条正是公安部五条禁令的法律渊源。公安部五条禁令立法主体和程序合法,立法依据合法,立法内容合法,和警察法并不抵触。
⑷ 单位降低饮酒规章制度
单位的饮酒制度一定是在国家针对严肃党风党纪的八项规定出台后,根据本版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当权时可能是考虑不周,条件制定太过苛刻,而现在把饮酒的规章制度标准放松些,也属于正常。但放松的力度不能大于八项规定和交通法规的要求
⑸ 员工规章制度喝酒惩罚怎么写
一是不能酒后上班,要具体到时间,如酒后四小时内不能上班。
二是工作中用餐更不能喝酒。
三是追究责任人和直接主管的责任。
⑹ 精通劳动法的各位达人们请进
签一份免责声明;这样的做法无效。可以订立规章制度:工作时间饮酒者受到重罚,罚款、除名。
⑺ 有没有什么有关禁止吸烟的法律条文,或者规章制度
我国目前颁布的关于禁止吸烟的法律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合有
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影剧院、歌舞厅、音乐厅、录像放映厅、游艺厅。
(二)会议厅、礼堂。
(三)图书馆、档案馆、科技管、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室内活动场所。
(四)托儿所、幼儿园
(五)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其他各类学校的室内教学、活动场所。
(六)商店、书店、邮电业、金融业的营业厅。
(七)医疗机构的挂号区、候诊区、诊疗区和病房区。
(八)电梯间和公共交通工具内,汽车站、海港客运站的候车厅、售票厅。
(九)市人民政府确定其他公共场所。
(7)喝酒后上班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界定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并明确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二是宣传教育和戒烟服务。其中,特别提出了几类群体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比如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教师和医务人员,要带头控烟;教师不要在学生面前吸烟;医务人员不要在患者面前吸烟等。
三是预防未成年人吸烟。其中规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规定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烟草危害的宣传,预防未成年人吸烟。
参考资料:网络-国务院关于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
⑻ 怎么写禁止员工在厂内喝酒、闹事的制度
1、在这里先要进行明确的是,不同体制(经营性质、企业运营环境等)的企业回单位,其本身既答定的规章制度也就不尽一致,那么,所需要拟定的制度条文也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2、撰写如题所需条文制度,必须先确定制度规定所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拟定各项条例,拟文的依据一般应包括:企业既定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员工就业规则、员工职业操作守则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参考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协议中相应条款;还需要考虑违规行为产生的后果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并以此对违规行为进行定性,最后作出处理措施,最后还需要提出警示信息,以保证所制定制度能产生共鸣效果;
3、以上是拟文思路,草拟出制度后,还需经各部门会审(一般可由企业内相关管理部门共同会审,最好邀请企业工会组织参与),通过后即可发文。
⑼ 如果厂里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员工喝酒后在在上班时间猝死,算不算工亡
【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⑽ 抽烟喝酒搞对象等学校规章制度心得体会
记住最后一次喝醉的经验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们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长久以来“喝一杯酒”意味着三五好友把盏言笑的欢乐时光。基于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年龄以及第一次喝酒时周围的环境,我们都有过各种回忆和期待(有时是焦虑)
使我们可能回想起一杯沁凉的啤酒、一杯鸡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宁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红酒或诸如此类的事物等等。
周而复始,在多数人早期喝酒的过程中,对于酒精的期待总是能够符合实际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刚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们自然认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经验,不仅满足自己的需求,也不会逾越宗教习俗的规范。同时满足渴望、迎合社交场合的礼仪,并有助于我们放松心情、振奋精神,达到我们各种不同的追求目标。例如以一位55岁的芬兰人而言,当有人找他喝一杯时,不禁立即使他联想到年轻时,在寒冷的天气下喝下一两杯白兰地或伏特加烈酒后,所带来的阵阵暖意。
若是一名年轻的女性,她脑海里可能立即浮现,华丽水晶杯装着香槟、衣香鬓影、耳鬓厮磨、情意绵绵罗曼蒂克的气氛,或是摇滚音乐会中蓄胡、长发牛仔装装扮的年轻人,从满袋瓶装酒中取出一瓶豪饮,闪光灯不停闪烁,四处烟雾迷漫,每个人都尖声狂叫,令人兴奋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会员说:“喝一杯”几乎等于是吃比萨、喝啤酒的代名词。
还有一位78岁的寡妇说,她时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疗养院时,很喜欢在就寝时来杯雪利酒的习惯。虽说我们脑海中这种对于喝酒的印象极为自然,然而就我们现在的情况而言,却是一种误导,这也是我们有些人开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们喝酒的过程仅仅是这样,那么我们后来就不太可能会恶化成为嗜酒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毫无畏惧的检视从前喝酒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在我们最后几年或几个月的嗜酒期间,不论我们再如何努力的尝试,未曾再出现如此完美、神奇的时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一再的发现自己的实际的酒量远大于此,最后总是导致某种程度的麻烦。也许我们对自己饮酒过度单单只有私下感到些许内疚。
但有时却会演变为剧烈的争吵,影响本身工作,甚至导致严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财务问题。所以,当一个“喝一杯”的建议出现时,现在我们尝试着回想从开始喝酒到最后一次可怜的醉酒和宿醉的整个过程。
一般朋友对我们提议喝一杯酒的邀约,一般而言纯粹指的是社交应酬、一两杯浅尝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仔细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的全部细节,我们就不会再被长久以来盘据在我们心头对“喝一杯酒”的印象所蒙蔽。
如今我们可以坦白地承认,就我们生理上的真实反应而言,我们相当确定一杯黄汤下肚,意味着我们迟早又会再喝醉酒,而带来一连串的麻烦。
喝酒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意味着音乐、欢乐,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记忆。有位A.A.会员曾经如此表示:“我知道现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将绝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用一点时间、花一些金钱而已。
这一杯酒将会耗尽我的银行账户、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车、工作、我的理智,甚至于我的人生。这实在是太大的代价太高的风险。”
他记住了他最后一次喝醉的情况,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经验。
舍弃陈旧的观念
在过去嗜酒期间我们从生活当中累积下来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使在我们停止喝酒之后,却无法像变魔术一般,转瞬间就消失无踪。
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醉生梦死的日子,但是酒瘾疾病依旧徘徊不去。所以我们已经发觉到,如果能够设法去除许多开始又再度萌芽发根的旧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康复的疗程。
而这些老旧的思想,也确实一再地重复发生。我们所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从过去陈旧观念的束缚中,重新获得一种放松而自由的感觉。很多我们过去思考方式的习惯及
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们的自主权。
当我们以全新眼光仔细检视时,原来它们只会压垮我们而一无是处。我们没必要再继续紧抓着不放,除非经过确实的检验证明有用,而且真正仍然可以发挥效果。
我们现在可以使用非常具体的标准用来衡量一个想法目前的实用和真实性。我们能够对自己说“那正是我在喝酒时经常有的想法,这种思考模式现在是否有助于我保持清醒?今天这种思想对我而言是否有益?”我们过去很多陈旧的观念——特别是那些关于酒精、喝酒、醉酒、以及酒依赖方面的想法(或是嗜酒的问题,如果你比较认同此一措辞)——对我们而言不是毫无价值,就是实际上在自我毁灭,去除掉那些想法将会是极大的解脱。
也许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我们抛弃这些陈旧而无用的观念之益处。当我们在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期,对很多人而言,喝酒是一种宣誓证明,用来表示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子,或者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且聪明老练、见过世面或者足够强大可以违抗父母和其它权威。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喝酒总是与浪漫、性、音乐、功成名就及优越感、奢华享受密不可分。如果学校有传授任何关于喝酒的事情,通常只是对于健康的危害和可能被吊销驾照等——其余的事并不多。
同时有许多人仍然相当确信任何喝酒行为完全都是不道德,直接导致犯罪、痛苦、耻辱和死亡。无论我们对喝酒的感觉曾经是什么,正面或负面,通常是强烈而又情绪化远多于理性。或许我们对于喝酒的态度仅仅只是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他人的意见。
对于许多人而言,喝酒是社交场合中,必要而无伤大雅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朋友之间在特定时间内所进行的令人愉快的休闲活动。
其他人也许视喝酒为佐餐必备物品。但现在我们问自己:
如果不喝酒,是不是就实际上无法尽情享受友情或美食?我们喝酒的方式是否
有助于改善自己的社交关系?
这样是否能提高我们对食物美味的享受能力?对于想喝醉酒的想法,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其所衍生的反应甚至更加极端。不胜酒力可能被视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丢脸。
基于各种理由,想喝醉酒的想法常令许多人都觉得反感。可是对我们有些人而言,这是一种渴望的状态,喝醉酒不仅仅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同时我们自己也喜欢这一感觉。但是同时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由于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公然轻忽。
有些人完全无法容忍从未喝醉的人,其他人则是鄙视喝得太醉的人。就现今医疗保健所发现的结论,目前对改变这些态度所能发挥的影响力仍然相当有限。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嗜酒者”这个名词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是专门指那些年迈、衣衫褴褛、浑身颤抖或是在行乞令人讨厌的人,或是在贫民窟里喝醉酒的人。
现在对此问题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全都是废话。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过去所残留的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在我们刚开始试着保持清醒之际,依旧萦绕在我们心中。
蒙弊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难以察觉到事情的真相。但直到最后,我们总算变得有意愿去接受,转变过去的那些观念——只是可能——部分也许有点错误,或至少不完全能够再准确的反映我们个人的亲身经验。当我们能够说服自己,以诚实的态度看待过去的经验、并仔细聆听其它不同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就可以用开放的胸怀来面对一长串过去我们所未曾详细检视过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察看科学专业的叙述:酒精不仅是美味解渴的饮料,而且也是一种能够改变意识形态的药剂。我们学习到不但可以在饮料中发现到药剂,同时也存在于食物和各种药品之中。而且现在几乎每一天,我们都可以读到或听到一些特定的药剂对于人体所造成多重的危
害(包括对于心脏、血管、胃、肺部、口腔、脑部等等)这是我们从前所未曾怀疑过的状况。药理学家以及其他的成瘾治疗专家,现在都已经认为酒精无论是使用作为饮料、兴奋剂、镇静药、补药或是安定剂,不能完全视之为安全无虞。但就每个单一个案而言,其本身并未必会直接导致身体伤害或精神恶耗。
显然大部分人都能够优雅的使用,而不致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我们发现,可将喝酒视为医学上的服用药物,酒醉就像是服药过量。滥用药物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各种身体健康、精神、家庭、社会、财务、工作上的问题。
我们能够开始看到酒精对有些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大部分只想到喝酒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也已经发觉到,任何人,只要是有发生过关于喝酒方面任何型态的麻烦,也许就是处于我们称之为“嗜酒”的状况。
此一疾病侵袭的对象不分其年龄、信仰、种族、性别、智力、背景、情绪、健康、职业、家庭状况、体质好坏、饮食习惯、社会或经济地位或其它一般的个性。问题不在于你喝多少或怎么喝、何时喝、为什么喝,而是喝酒如何影响到你的生活——当你喝酒时发生过什么事。
在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这个疾病之前,我们必须先走出一个老旧而又令人厌倦的误区:承认我们自己已经无法控制酒量是一可耻、懦弱的表现(如果我们曾经如此)。
软弱?事实上我们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才能正视这一残酷的现实、毫无保留、没有掩饰、无需借口,同时我们不用再自欺欺人。(虽然似乎不是在自吹自擂,但坦白说我们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军)在我们从酒瘾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同样也会因为一些错误的想法而蒙上阴影。就好像其他数以百万计的人,亲眼见到一个人因为喝酒而导致死亡,对于这个嗜酒者为何无法以自己的意志力停止喝酒会非常的惊讶。
这是另一个过时的观念,我们之所以会将这种想法一直铭记在心,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在早年时期接触到一些典型、超强意志力的案例,或许是有过家族或邻里中的传奇人物。经过多年放荡不羁的生活后声名狼藉,但突然间改弦易辙放弃酒精、女人,到了50岁的时候,洗心革面、重新作人,从此滴酒不沾,成为举止得体、诚实正直的模范。
这种当我们准备好时也能够依样划葫芦的幼稚想法,是一项危险的错觉。我们不是其他任何人。我们就只是我们自己(我们也不是每天喝一大瓶,一直活到90岁的老祖父。)现在我们非常确定的结论是,仅凭个人本身意志力来克服酒瘾问题,其效果就像是治疗癌症一般。从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已经一再重复的证实此事。
我们多数人曾经尝试独自解决,不论是希望控制酒量或是停止喝酒,但无论如何努力尝试我们就是无法得到持久的成功。即使如此,要使我们坦白承认需要帮助仍然很不容易。因为此种作法,看来似乎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没错,我们正深陷于另一种迷失当中。但是我们最后终于问自己:如果我们能够获取并运用更强大的力量,是否比自己徒然无益的孤军奋战会更有智慧,尤其是在我们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证实无法奏效之后?
如果按一下开关,就能开启灯光,我们不认为持续在黑暗中尝试摸索是明智之举。我们无法完全靠自己获得清醒。这并非我们所学习到可以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时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可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考虑少数几个有别于我们原本陈旧想法的观点,即使是暂时性的,我们就已经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迈入快乐、健康的新生活。
原本我们深信绝无可能会发生此事,但这种变化此时此刻正出现于我们成千上万的会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