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例
⑴ 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28类食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
以下28类产品需要办理QS认证
1、粮食加工品:小麦粉、大米、挂面、其他粮食加工品
2、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食用动物油脂
3、调味品: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调味料产品
4、肉制品: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5、乳制品:乳制品、乳粉、其他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
6、饮料:饮用水类、碳酸饮料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7、方便食品
8、饼干:饼干
9、罐头:罐头
10、冷冻饮品
11、速冻食品
12、薯类和膨化食品
13、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果冻
14、茶叶及相关制品、含茶制品和代用茶
15、酒类:白酒、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其他酒
16、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食用菌制品、其他蔬菜制品
17、水果制品:蜜饯、水果制品
18、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19、蛋制品
20、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
21、食糖
22、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其他水产加工品(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
23、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
24、糕点:糕点(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蒸煮类糕点、熟粉类糕点、月饼)
25、豆制品
26、蜂产品: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
27、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婴幼儿配方谷粉、其他配方谷粉)
28、其他食品
⑵ 食品生产许可证中QS与SC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复同
1、QS:制QS是食品“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的英文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
2、SC:sc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中的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
二、施行时间不同
1、QS: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2、SC:2015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三、规定不同
1、QS: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
2、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⑶ 什么情况下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28类食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 以下28类产品需要办理QS认证 1、粮食加工品:小麦粉、大米、挂面、其他粮食加工品 2、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食用动物油脂 3、调味品: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调味料产品 4、肉制品: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5、乳制品:乳制品、乳粉、其他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 6、饮料:饮用水类、碳酸饮料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 7、方便食品 8、饼干:饼干 9、罐头:罐头 10、冷冻饮品 11、速冻食品 12、薯类和膨化食品 13、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果冻 14、茶叶及相关制品、含茶制品和代用茶 15、酒类:白酒、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其他酒 16、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食用菌制品、其他蔬菜制品 17、水果制品:蜜饯、水果制品 18、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19、蛋制品 20、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 21、食糖 22、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其他水产加工品(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 23、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 24、糕点:糕点(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蒸煮类糕点、熟粉类糕点、月饼) 25、豆制品 26、蜂产品: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 27、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婴幼儿配方谷粉、其他配方谷粉) 28、其他食品
⑷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区别
亲,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包括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版化妆品生权产许可证都是是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并监管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流通环节。而其他工业产品则需要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
⑸ 没有生产许可证加工食品受什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没有生产许可证加工食品所实验室处罚如下: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5)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第三十九条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应当具有与所生产食品添加剂品种相适应的场所、生产设备或者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制度,并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⑹ 如何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
先到当地质量监督局咨询一下,他们会告诉你具体步骤。先准备申报材料,这事儿也有点麻烦,最好找一个懂技术的人先做做,再拿去给他们看,按他们要求改好提交上去,等着他们现场审查。
⑺ 食品生产许可证与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同时持有吗
食品生产许可证与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同时持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7)食品生产许可证条例扩展阅读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中规定:
第三条 企业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不得从事食品生产活动。
第十八条 已经设立的企业申请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应当持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按照本章规定的有关条件和要求办理许可申请手续。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规定:
第十条 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应当按照食品经营主体业态和经营项目分类提出。
食品经营主体业态分为食品销售经营者、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食品经营者申请通过网络经营、建立中央厨房或者从事集体用餐配送的,应当在主体业态后以括号标注。
第十三条 申请人应当如实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在申请书等材料上签名或者盖章。
⑻ 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需要什么手续
程序说起来就很简单了 按照具体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准专备好申报材料---向当地质属监局递交申请---省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受理的向企业下达行政受理通知书----他们会提前一个星期这样下达现场审查计划表---现场审查---审查合格抽样---样品检测合格、现场审核整改通过---上报省局----审定是否发证----符合,发证 这期间企业要准备的有很多东西比如:基础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技术人员、产品核心工艺文件、质量手册、管理制度文件、现场整理等一系列的准备过程。 具体你可以去企业咨询认证网的论坛看看。或者直接问论坛里该专业的咨询公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⑼ 食品生产许可证办之前可以生产吗
不可以,无证生产经营,违反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专生产经营许属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