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失业保险条例修订

失业保险条例修订

发布时间: 2025-03-10 03:01:19

① 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如何规定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不满一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金;满一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4个月,以后每增加一年可增2个月,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其间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一、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如何规定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累计缴费时间核定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不满一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金;满一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4个月,以后每增加一年可增2个月,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其间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内重新就业后不满一年再次失业的,可以继续申领前次失业应领而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

二、在什么情况下失业人员不能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工作的;

(七)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其丧失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停止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条例》对不得继续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保障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失业人员对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违反本规定擅自终止其失业保险待遇的,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根据劳动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期限长短,那么才能确定应该领取多久的失业保险金。按照相关规定来看,累计缴费不满一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金;满一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4个月,以后每增加一年可增2个月,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

热点内容
扰乱社会治安是行政法范畴 发布:2025-10-10 04:15:13 浏览:119
司法考试总分数 发布:2025-10-10 04:04:35 浏览:656
2017民法精讲 发布:2025-10-10 03:58:01 浏览:413
南宁铁路法院 发布:2025-10-10 03:50:27 浏览:355
劳动法私人罚款 发布:2025-10-10 03:50:25 浏览:301
今日社会与法回放 发布:2025-10-10 03:31:23 浏览:812
安微省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手机号码 发布:2025-10-10 03:30:42 浏览:812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发布:2025-10-10 03:08:42 浏览:735
行政法黄文涛讲得怎么样 发布:2025-10-10 03:03:00 浏览:470
征信管理条例处罚 发布:2025-10-10 02:56:29 浏览: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