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新疆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新疆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1-27 00:09:16

❶ 在法理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与国家教育部的教育规章相比,其法律效力如何( )

根据我国《立法法》有关规定,在法理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与国家教育部的教育规章相比,其法律效力如何?
答案

地方性教育法规的效力高

❷ 学前教育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知识点归纳

  1. 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治性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解释和国际教育条约。

2.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答: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纵向五个层次和横向六个部门构成。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纵向主要有五个层次:教育法、教育部门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2)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横向层次主要有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成人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六大部门法律。

3.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答:(1)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

首先,学前教育法规集中地反映党和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张,规定学前教育各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

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

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只有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实施学前教育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法规为学前教育政策服务的作用。

(2)学前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区别:制定的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稳定性不同、调整范围不同。

4.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答: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违法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违法行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如体罚学生使幼儿身体受到伤害;另一种是违法行为虽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已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有关部门明知幼儿园房屋有倒塌的危险,却拒不拨款维修。

(2)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一方面是指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违法行为必须是一种行为。

(3)行为人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❸ 关于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关系,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知识点归纳
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自治性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教育法律解释和国际教育条约。
2.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答: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纵向五个层次和横向六个部门构成。
(1)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纵向主要有五个层次:教育法、教育部门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2)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横向层次主要有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成人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六大部门法律。
3.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答:(1)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
首先,学前教育法规集中地反映党和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张,规定学前教育各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
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
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只有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实施学前教育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法规为学前教育政策服务的作用。
(2)学前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区别:制定的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稳定性不同、调整范围不同。
4.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答: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1)有损害事实。违法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违法行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如体罚学生使幼儿身体受到伤害;另一种是违法行为虽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已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有关部门明知幼儿园房屋有倒塌的危险,却拒不拨款维修。
(2)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一方面是指行为的违法性;另一方面违法行为必须是一种行为。
(3)行为人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❹ 地方性教育法规与国家教育部的教育规章哪个法律效力高

你好,根来据《立法法》第95条规定自,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❺ 地方性教育法规包括哪些

  1. 地方性教育法规包括:《职业教育条例》;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校园、校舍管回理保护条例》;天津答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职工教育条例》等。

  2. 地方性法规,一般称“条例”,有时区别不同情况也采用“规定”、“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等名称。 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教育法规,据1999年统计已有138项,是我国教育法的一个重要渊源。从其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种。 (1)执行、补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是为了直接执行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或为了补充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如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本地区的关于义务教育的条例,这就是执行性、补充性的地方教育法规。 (2)自主性的地方教育法规,是为履行宪法或法律所赋予的职权所制定的。

热点内容
贾庙法院 发布:2025-07-08 02:20:46 浏览:985
法治理念的引导功能 发布:2025-07-08 02:15:05 浏览:125
条约在行政法中的适用 发布:2025-07-08 02:15:04 浏览:598
丹麦国婚姻法 发布:2025-07-08 02:09:22 浏览:475
三方顶账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8 02:08:41 浏览:504
甘肃省第二批法官入额 发布:2025-07-08 01:51:44 浏览:110
法律法规的ppt 发布:2025-07-08 01:50:06 浏览:269
什么人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8 01:49:24 浏览:248
民事诉讼法考试判断题 发布:2025-07-08 01:47:47 浏览:80
律师hk 发布:2025-07-08 01:31:52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