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法律知识工伤
① 咨询关于法律方面工伤索赔的问题,请专业人士帮忙!!!感谢
我先给你讲一下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工伤保险的关系。
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一种,今年七月一日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就要正式实施了。工伤保险是强制实施的,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为自己的员工购买工伤保险,这是法定义务。工伤保险保障了当劳动者在受到工伤伤害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安抚。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把自己的用工风险,通过工伤保险转嫁到整个社会来负担。
意外伤害险,属于商业险,是投保人和承保人意思自治,自愿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的保险合同。如果企业给员工买的有意外伤害险话,应视为用人单位给予员工的福利,并不能以此来代替工伤保险。所以说,你父亲可以在得到意外伤害险理赔的同时,向用人单位主张享受工伤待遇。
依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估计能评上9级伤残。你们可以要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需要辅助器具的话,还可以主张辅助器具费(按器具使有年限和更换期限由器具厂家来计算数额)
又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如果你们要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关系,你们还可以要还应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大致估计一下工伤这一块,能要求赔偿十万左右吧。
至于双倍工资的要求,还要看你父亲的工作时间长短,以及历年工资数额,你们可以自己算算。
大致估一下,两项加在一起会有个30万左右?
给你个视频地址,是关于《工伤事故处理实务》的,工伤保险条例修改后,我还没有时间来得及把视频也更正过来。修正的地方不多,你们可以对比着看。
建议委托律师介入,以维护利益最大化。
http://you.video.sina.com.cn/a/4192674-1704596957.html
② 工伤赔偿法律咨询
从你目前初步讲的情况来看,你父亲并不是工伤啊,因为对方是个人而不是用人单位啊.
你父亲与建房者之间是一种民法上的雇佣关系,在你父亲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伤害的,雇主也就是建房者是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下面是相关责任承担依据及赔偿计算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第十九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十一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二十二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二十三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二十四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五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六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二十七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二十八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第二十九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三十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第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以及本解释第二条的规定,确定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九条各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
前款确定的物质损害赔偿金与按照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确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原则上应当一次性给付。
第三十二条 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者残疾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
第三十三条 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义务人的给付能力和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以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但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一次性给付。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律文书中明确定期金的给付时间、方式以及每期给付标准。执行期间有关统计数据发生变化的,给付金额应当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定期金按照赔偿权利人的实际生存年限给付,不受本解释有关赔偿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五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如果你们起诉,应当告你父亲同事的亲戚,因为你父亲是在替他做房子啊,同事只是代为接洽,但最终的雇主还是同事亲戚.
如还有不明之处,可发消息进一步询问.
③ 工伤法律咨询
这场事故中我们应该付一个什么样的责任?
:你方肯定有一施工企业,这样这事专应该是这个施工企业属与此工人间的劳动关系,如有工伤,应该由此企业与工人间按工伤关系解决。具体工伤补偿标准按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建议先去劳动局认定工伤,后如各方就工伤待遇协商不成,可申请仲裁-诉讼。
工人如果是自己操作不当造成的,是不是该由我们付全责?
:工伤,是无过错责任,无论哪方有过错,均不影响由用人单位付全部补偿责任,但是此人上了工伤保险,则大部分费用是由社保提供的。
由于工人的事故,造成我们机械停机换人,损失巨大,我们是不是应该自己承担?责任该如何划分?
:从你介绍来看,此工人过错并不直接造成你方企业损失,故不能向其主张赔偿。
建议委托当地律师介入处理此事,目前你提供给对方的工伤待遇有些其实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你们的权益已经受损,如果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则你们会减少损失。
④ 工伤方面法律咨询
动者工伤后该不该赔付、如何赔付,一直是困扰劳动者的一个现实问题。2007年,长治市某煤矿矿工张文忠在一次井下作业时不慎被砸伤,由于企业事先给所有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当地工伤保险定点医院采取垫付的方式对他实施了及时全面的治疗,张文忠从工伤保险中心报销了36000多元的医药费。而某电厂职工李明去年3月因公负伤,因未能与公司就工伤赔偿问题达成一致,近期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却被告知已超过认定期限。像李明这样遭遇工伤事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而错过了维权时机的例子并不少见。
遭遇工伤 莫入维权误区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各类工伤事故频繁发生。遭遇工伤事故,是劳动者的不幸,只有依法维权,劳动者受到伤害的身心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和慰藉。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工伤事故中的受害者,或因对法律法规的无知,或因方方面面的顾虑,步入了维权误区,应得的赔偿未能兑现,应得的利益化为乌有。
误区一 遭遇工伤误以为不是工伤
案例:2005年7月12日19时许,某公司职工王某加班后骑摩托车回家,行驶至离家不远的一条街道时,与一货车相撞,致七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货车驾驶员负事故全部责任,王某无责任。然而,由于货车驾驶员肇事后逃逸,王某的赔偿款一直没有着落。王某觉得发生交通事故时,自己既不在工作场所内,也不在工作时间内,与工伤挨不上边,便没有申请工伤认定。2007年9月,经过普法教育,王某认识到自己的情况可能属于工伤,急忙申请,但为时已晚,因已过申请时效,劳动行政部门没有受理。
点评:《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的规定,“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
误区二 一味妥协放弃应得的赔偿
案例:李荣2007年4月进入广东一企业打工,上班才一个星期,就出了事。他在往机器中添加水泥时,不小心将水泥袋子掉进了机器中,他迅速用手捞袋子,结果袋子没捞上来,右手手指反被机器“吞”掉了3个。出院后,李荣身无分文,经人指点,他向单位提出10万元赔偿,单位领导表示,如果愿意协商了结,可以补偿2万余元的医疗费用。听说工伤索赔异常艰难,李荣思来想去同意了。后来,李荣听说一个因工伤失去2个手指的老乡通过劳动仲裁获得了6万元工伤补偿,才发觉自己吃了大亏。
点评:《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共分十个等级。劳动者因工受伤造成劳动功能障碍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伤残补助金。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等费用。
误区三 认定工伤就把侵权赔偿忘
案例:王林是一名公司员工,2006年2月上班途中,因搭乘的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受伤致残。王林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获得了工伤保险补偿。获得工伤保险补偿后,王林不知道还可以向出租车公司请求侵权赔偿,直到2007年8月,经人提醒,才向法院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然而,因过了诉讼时效,其请求最终未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点评:工伤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竞合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工伤保险补偿关系,与侵权人之间形成侵权之债的法律关系。工伤保险补偿关系成立与否,无需考查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样,侵权之债的法律关系成立与否,与被侵权人是否获得工伤保险补偿无关。因此,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构成工伤的,劳动者具有双重主体身份——工伤事故中的受伤职工和人身侵权的受害人。基于双重主体身份,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补偿,同时还有权向侵权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所以,遭遇工伤事故,要想不入维权误区,一要多学多问,听听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二要敢于维权,切莫患得患失,只有理直气壮地拿起法律武器,自身的合法权益才可能得到切实维护。
⑤ 法律咨询--工伤定义
我不知道商业保险在工伤的定义上是怎样规定的。社会保险对工伤的定义已经有明文规定,可以参看年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⑥ 法律咨询 工伤认定
上下班抄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视袭为工伤,如果你母亲是正常回家,是可以认定工伤的。没有劳动合同,有工资发放记录,证人证言,社保记录等是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如果公司超过一个月不申请,员工家属可以先向人力资源部门申请认定工伤。
⑦ 有关工伤问题的咨询
关于工伤反面的知识可以查询《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以及地区工伤法律规定。
⑧ 我想了解一下工伤赔偿法律知识免费咨询
如果抄你的父亲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申报工伤,然后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按工伤保险的标准给予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申报,你父亲可以在一年内,自己向工伤保险部门申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你父亲投工伤保险,应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给予补偿。无论工厂大小,只要是劳动关系,不影响工伤认定和补偿。
⑨ 请问,关于工伤有关法律知识
单位承认工伤的话,需要承担相应工伤责任。如果不认可或者对工伤待遇回有争论,可以认定答工伤并申请仲裁。
单位应该先申请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然后根据伤残结果负责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如果职工和你解除合同,还要赔偿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
⑩ 工伤咨询,法律责任咨询
要看抄你父亲和工地有没有劳动合同,如果有,就是走工伤保险
如果没有,那就看有没有劳务合同,或者有没有形成雇佣关系,走的是人身损害赔偿
如果是工伤保险,工地应该去给你父亲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地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工地不去你就自己去,等认定书下来,去当地司法鉴定中心做劳动能力伤残鉴定,最后申请工伤保险赔偿
如果不是工伤,你直接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向工地索赔,不给就去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