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最高院批复有法律效力

最高院批复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2-14 06:58:38

Ⅰ 最高人民法院复函其法律效力相当于司法解释吗

复函抄法律效力不及司法解释广袭泛。
因为司法解释相当于最高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实务领域中具体含义的阐述和下级法院在对法律理解性问题及具体操作中请示的批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各级法院必须执行。
复函分二种。实体案件复函和纯程序性复函。
实体性复函又称具体案件复函一般指仅对下级法院(省高院)就某个个案中定性或存疑点进行答疑,一般下级法院报请时会附上审委会倾向性意见,以便最高院审核。就其效力只涉及本案。当然,最高法院会将其一系列函复汇编,供法律人士在同案或相似案中参考执行。
至于纯程序性复函是指对下级法院就司法实践中某个程序问题的复函。因为司法程序具有共性化,也较稳定,故下级法院一般就该问题均会作为依据。

Ⅱ 最高人民法院复函的法律效力相当于司法解释吗

1,效力不及于司来法解释。比如当复自函和司法解释冲突的时候,一般以司法解释为准。2,当然,如果复函较司法解释晚,并且该回复具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回复一般范围较局限),则存在复函效力高于司法解释的情况。3,要具体讨论。4,以上律师意见供参考。

Ⅲ 最高院回函的法律效力

复函法律效力不及司法解释广泛
因为司法解释相当于高法对法律在司法实专务领域中具体含义的阐述和下属级法院在对法律理解性问题及具体操作中请示的批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各级法院必须执行。
复函分二种。实体案件复函和纯程序性复函。
实体性复函一般指仅对下级法院就某个个案中定性或存疑点进行答疑,一般下级法院报请时会附上审委会倾向性意见,以便最高院审核。就其效力只涉及本案。当然,高院会将其一系列函复汇编,供法律人士在同案或相似案中参考执行。
纯程序性复函是指对下级法院就司法实践中某个程序问题的复函。因为司法程序具有共性化,也较稳定,故下级法院一般就该问题均会作为依据。

Ⅳ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通知属于什么性质的,是否属于司法解释

性质上不属于司法解释,属于法院系统内部的意见,但下面的法院是遵照执行的。

Ⅳ 在中国,最高院的批复是否算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对个案的回复具有司法解释的效力。司法解释本身是对法律的补充。也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最高院的批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但是该批复绝不是法律。二者区别明显。

Ⅵ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意见法律效力如何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师困惑,一较真谁也说不好答案。
关于回司法指导文答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本答案的依据:由周强院长主编的《司法解释汇编》(迄今为止周院长唯一挂名主编的书)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释,作出了以上说明,绝对权威。

Ⅶ 最高院的批复是否可以作为判决依据

不仅是可以,而且是应当作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属于司法解释,对法院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Ⅷ 最高院的批复能否作为判决书中的依据

法院应该按照最高院的批复判决,是司法解释的一种形式。

Ⅸ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能当作法律依据来使用吗

你好,最高法的正式批复就是司法解释,可以在法律文书中直接引用做为裁判依据,要回写明是文件名称与文号及引答用内容。请看如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 法发〔2007〕12号 第二十七条 司法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作为裁判依据的,应当在司法文书中援引。 人民法院同时引用法律和司法解释作为裁判依据的,应当先援引法律,后援引司法解释。

Ⅹ 最高法院的批复是否对所有法院有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对所有的法院都有约束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而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是属于一种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所有的法院都应该按批复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司法解释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第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条 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对在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应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解释”的形式。

根据立法精神对审判工作中需要制定的规范、意见等司法解释,采用“规定”的形式。

对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批复”的形式。

修改或者废止司法解释,采用“决定”的形式。

热点内容
法院打医生 发布:2025-09-30 21:40:20 浏览:262
合同法33 发布:2025-09-30 21:39:38 浏览:264
广东省法律援助电话多少 发布:2025-09-30 21:38:28 浏览:219
律师洛云 发布:2025-09-30 21:32:04 浏览:440
合同法第236条规定案例 发布:2025-09-30 21:31:55 浏览:233
思修的劳动合同法的材料题 发布:2025-09-30 21:30:16 浏览:973
深圳行政法律师工资收入 发布:2025-09-30 21:22:37 浏览:881
湖南省员工工资支付条例 发布:2025-09-30 21:21:13 浏览:896
临安农保条例 发布:2025-09-30 21:15:22 浏览:761
担保确认函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30 21:02:01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