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踩踏事故法律责任分析

踩踏事故法律责任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2-14 08:44:43

㈠ 踩踏事件属于什么责任有谁赔偿

发生踩踏事件该由谁负责任主要是根据承担的责任的大小和事件发生实际情况而内定。
如,容在商场出现踩踏事件,商场肯定是属于主要责任,假如是有人故意踩踏的,那么踩踏人就是主要责任人,商场也会有附带责任,毕竟其具有管理责任和安全责任。
如,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当地的政府或安监部门同样会有责任,通常产生的相关情况都会与这些部门相关,比如上海外滩事件,当地的负责该区域的官员和相关责任部门都具有责任。
踩踏
一般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群过度拥挤,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的混乱场面。

㈡ 地震中校园突发踩踏事件,校长负什么责任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 规定:在发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治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教育等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转移、疏散学生,或者采取其他必要防护措施,保障学校安全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如果学校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对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学生和教职工伤亡的;2、发生事故后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3、瞒报、谎报或者缓报重大事故的;4、妨碍事故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5、拒绝或者不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构成犯罪的,理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㈢ 对法律法规的分析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模块整理
第一节 受教育权的保护与处罚
一、受教育权保护的相关法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父母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父母的义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2013年12月份补招案例分析)
2.社会组织的义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2013年12月份补招案例分析)
3.学校的义务
(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2013年案例分析)
(2)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3)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校的义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二、侵犯受教育权惩处条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学校承担的法律责任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①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③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④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父母承担的法律责任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㈣ 明通小学踩踏事件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哪些漏洞学校在此事故中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你好,学校可能存在管理不善,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具体的责任认定应当以上级主管部门来认定,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处理的依据。

㈤ 请谈谈你对踩踏事故的看法

对踩踏事故的几点看法

对于这次的学生踩踏事故,学生死亡数字之多令人触目惊心。该校的晚自习怎么会演变成踩踏事件。与该校的领导和老师有关,与学生素质有关。同样的事故几乎年年都在各地发生,如果再不加强管理,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普遍,直到每个家长都会担心子女在学校是否安全,是否会遭遇生命的危险等。毫无疑问,这类事件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正常生活。

该次事件我第一个反映就是震惊,学校到底是怎么了?怎么能像煤矿一样发生那么巨大的事故?煤矿事故的环境危险性比学校更为恶劣。但现在连学校也成了事故多发地带,这真的令人不解。美国有校园枪击事件,中国有校园踩踏事件。在事故发生后,大家才往往会关注。本来,学校是教育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层出不穷的校园踩踏事件值得引起人们深思。作为学生,他们不懂保护自己,那么作为家长,老师们该怎么来保护他们?这种种事故背后,家长和老师的人为疏忽,疏于管教占了很大的因素,才造成严重事故。分析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1、教师缺乏责任感导致缺乏威信。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两者之间的不理解,不谅解正使得教与学之间出现种种不配合和矛盾的存在。多年教育改革口号,到头来也改不了教师的高高在上,学生的一切行为要听从。现在的学生通过传媒,网络,早已人小鬼大。对老师的话,家长的话很难放在心上。在十几岁的时候,学生处于反叛期间,在教师不能以身作则、缺乏威信,疏忽大意的时候,某些学生显露出了调皮、缺乏秩序,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弊端。导致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2、学生缺乏秩序感,导致学生蒙难。
五十二个班,上千个学生。因下雨而选走一号楼梯,该学校有四个楼梯。他们做老师就没想到这是引起事故的源头?他们怎么事先不做好合理分流的工作。这样的问题不但在学校能看到,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每当排对的时候,坐飞机,坐公交车,很多时候是你挤我,我挤你。看来,很多时候是从小在学校养成的不良习惯,致使到了社会上,也达不到作为一个文明市民的规范。这次血的代价,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能够加以警惕,这样的事件值得各个院校注意。

3、晚自习该不该上?
要知道学生白天黑夜的读书是很累的,他们心里自不免有抱怨。在十几岁的人心里,生活不只是读书,还应该有玩。在学校不能满足学生的玩心的时候,他们在上完课程后就有种鸟从笼子里被放出的感觉。他们的极度兴奋不难让他们做出些过激的行为。学生晚上上自习,既然是自习,何不在家里上?学习还不是靠自觉,这种牵着鼻子走的教育方式要改变。自习就是自己学习,要那么几千人一起学习干什么?其实晚上的时间不用来休息,白天能好好上学吗?这样的情况只能说学校没有客观地安排好学生的作息和学习时间。

4、学校硬件设备是否合格?
四个楼梯,为何下雨后全选一号楼梯?是因为走一号楼梯能少淋雨。学校楼梯的照明设施是否合格?学校为何不在宿舍和学校之间建造合适的雨棚,以免学生淋雨受寒。学校应该提倡人性化管理和教育。只有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师重教。

总的来说,培养人才不能光注重分数,填鸭式教育往往只能培养出死读书或高分低能的人。在培养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在品德。缺乏自理和秩序观的学生,是当前教学的一大漏洞。一旦形成这样的不良风气,教与学之间必会存在障碍。另外,学生对人身安全问题,对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薄弱,其中不乏教师们长期忽视素质教育的原因。

㈥ 踩踏事件踩死人怎么算责任

踩踏事来件踩死人,自如果确实是被动的、不可阻止的踩踏,没有证据证明是故意行为,不用承担责任。整个责任应该是组织者和管理机关的责任。
如: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调查报告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长彭崧在内的11名党政干部进行处分。

㈦ 假如有很多人围观你出现踩踏事件由谁承担责任

很多人围观你出现踩踏事件,由踩踏的人负责,或者是有引起踩踏,动乱的人回进行负责。答踩踏事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轻则导致受伤,重则可能会导致死亡,所以当人群挺很多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远离。我们在人群的里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距离和秩序有序很容易造成人体人群的混乱,然后就造成踩踏事故。

㈧ 有什么关于踩踏的法律渗透

发生踩踏事件该由谁负责任主要是根据承担的责任的大小和事件发生实际情回况而定。答
如,在商场出现踩踏事件,商场肯定是属于主要责任,假如是有人故意踩踏的,那么踩踏人就是主要责任人,商场也会有附带责任,毕竟其具有管理责任和安全责任。
如,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当地的政府或安监部门同样会有责任,通常产生的相关情况都会与这些部门相关,比如上海外滩事件,当地的负责该区域的官员和相关责任部门都具有责任。
踩踏
一般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群过度拥挤,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的混乱场面。

㈨ 发生踩踏事件该由谁负责任

发生踩复踏事件该由谁负责任主要是制根据承担的责任的大小和事件发生实际情况而定。
如,在商场出现踩踏事件,商场肯定是属于主要责任,假如是有人故意踩踏的,那么踩踏人就是主要责任人,商场也会有附带责任,毕竟其具有管理责任和安全责任。
如,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当地的政府或安监部门同样会有责任,通常产生的相关情况都会与这些部门相关,比如上海外滩事件,当地的负责该区域的官员和相关责任部门都具有责任。
踩踏
一般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群过度拥挤,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的混乱场面。

热点内容
深圳行政法律师工资收入 发布:2025-09-30 21:22:37 浏览:881
湖南省员工工资支付条例 发布:2025-09-30 21:21:13 浏览:896
临安农保条例 发布:2025-09-30 21:15:22 浏览:761
担保确认函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30 21:02:01 浏览:136
天同律师事务所招聘 发布:2025-09-30 20:54:23 浏览:46
云南疫情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30 20:35:09 浏览:703
什么时候修改婚姻法 发布:2025-09-30 20:29:24 浏览:394
法官阁下西瓜 发布:2025-09-30 20:24:51 浏览:130
公司注册声明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30 20:19:59 浏览:398
第三方公益法律服务中心首页 发布:2025-09-30 20:14:03 浏览: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