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照经营公司的法律责任
Ⅰ 无证经营,违反什么法律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无照经营。
第三条
对于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须经许可审批的涉及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经营活动,许可审批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许可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凭许可审批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核发营业执照。
第四条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以下简称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五条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办法规定的无照经营行为而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当事人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财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被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财物价值5%以上20%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被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许可审批部门查处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没有规定的,许可审批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八条
拒绝、阻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公司没有营业执照有什么处罚
没有营业执照而开公司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工商局举报,该公司会受到相应的版处罚,具体处罚力度要根权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义的,或者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义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缔,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Ⅲ 无照经营的处罚条例
无照经营是指未按照法律和法规规定取得许可审批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以及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
除适用简易程序外,应当适用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听取申辩和举行听证;审核决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备案;行政处罚决定书的交付或送达、执行。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可根据不同情况,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处以罚款。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为无照经营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
(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3)无照经营公司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无照经营处罚案例:
向游客发放虚假宣传资料;驾驶“黑摩托艇”非法载客与非法揽客;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不诚信经营……“十一”黄金周前3日,三亚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发力,查处多起扰乱旅游秩序的行为,为游客营造规范的旅游环境。
据三亚国庆“黄金周”旅游市场整治与接待情况通报会介绍,10月1日至3日,三亚旅游警察在三亚湾、大东海等景区开展巡查,分别抓获散发虚假旅游传单违法人员邓某平等4人,查获旅游虚假传单2000多张,并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对邓某平等4人处行政拘留10日。
10月1日上午,旅游警察组织警力,在三亚湾海月广场海边当场抓获驾驶黑摩托艇非法载客违法人员王某都和非法揽客违法人员王某森,现场查扣“三无”摩托艇2艘,并分别以无证驾驶机动船舶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对王某都、王某森处行政拘留10日和7日。
10月2日上午,旅游警察在南山景区停车场巡查时,当场抓获非法招揽游客到黑景点消费的违法人员胡某,并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依法对胡某处行政拘留10日。
“十一”期间,三亚海鲜大排档成为热门消费地点。为让游客放心消费,三亚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尤其加强对海鲜排档、水果摊点、旅游购物点等重点行业的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0月1日至3日,三亚共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5宗,责令整改标志不规范海鲜排档14家、水果摊点11家,取缔无照经营商店2家、水果摊点3家、暂扣水果72箱。此外,三亚市吉阳区一家海鲜排档不按规定的方式和内容明码标价,被物价部门处以1000元罚款。
三亚市天涯区一家海鲜批发摊位不诚信经营,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在该摊位醒目位置处悬挂“不诚信经营商户停业整顿”告示牌。据新华社
参考资料:网络——《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人民网——三亚整顿无照摊点
Ⅳ 无照经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证无照经营。
第三条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
(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建立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机制。
第五条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
第六条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
第七条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且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依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予以查处。
第八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查处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密切协同配合,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发现不属于本部门查处职责的无证无照经营,应当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第九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查处部门举报无证无照经营。
查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并安排人员受理举报,依法予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查处部门应当告知处理结果,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十条查处部门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应当坚持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具备办理证照的法定条件、经营者有继续经营意愿的,应当督促、引导其依法办理相应证照。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进行查处,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二)向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与涉嫌无照经营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对涉嫌从事无照经营的场所,可以予以查封;对涉嫌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物品。
Ⅳ 无证经营怎么处罚
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
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无照经营公司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首先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体户,在正式开业经营前,必须办理营业执照。
领取营业执照后,并不能马上开业,还必须办理以下事项:
1.刻章等事项。
凭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刻章点办理:公司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人代表章、发票章;至此,一个公司注册完成。
2.办理银行基本户。
公司注册完成后,需要办理银行基本户开户。基本户是公司资金往来的主要账户,经营活动的日常资金收付以及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都可以通过这个账户来办理。每个公司只能开一个基本户。
3.记账报税。
完成公司注册后,需先办理税务报到,报到时需提供一名会计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公司成立后一个月起,需要会计每月记账并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企业准备好资料到专管所报到后,税务局将核定企业缴纳税金的种类、税率、申报税金的时间,及企业的税务专管员。企业日后将根据税务部门核定的税金进行申报与缴纳。
4.缴纳社保。
公司注册完成后,需要在30天内到所在区域管辖的社保局开设公司社保账户,办理《社保登记证》及CA证书,并和社保、银行签订三方协议。之后,社保的相关费用会在缴纳社保时自动从银行基本户里扣除。
5.申请税控及发票。
如果企业要开发票,需要申办税控器,参加税控使用培训,核定申请发票。完成申请后,企业就可以自行开具发票了。
6.企业年报。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内容包括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等等。
Ⅵ 对于无照经营的企业(物业公司)法律怎样规
照经营指未按照律规规定取许审批部门颁发许证及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事经营行照经营着立完善、监管力等复杂原建立公平竞争规则维持市场秩序相关部门照经营行依予取缔经营者进行教育、罚款或依追究刑事责任等
按照20031月6华民共务院令第370号颁布《照经营查处取缔办》规定应该由工商行政部门查处照经营行主要包括:
查处照经营
()应取未依取许证或者其批准文件营业执照擅自事经营照经营行;
(二)须取许证或者其批准文件即取营业执照未依取营业执照擅自事经营照经营行;
(三)已经依取许证或者其批准文件未依取营业执照擅自事经营照经营行;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及营业执照效期届满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事经营照经营行;
(五)超核准登记经营范围、擅自事应取许证或者其批准文件事经营违经营行
前款第()项、第(五)项规定行公安、土资源、建设、文化、卫、质检、环保、新闻版、药监、安全产监督管理等许审批部门(简称许审批部门)亦应依照律、规赋予职责予查处事同违行给予两罚款行政处罚
照经营行直久打绝屡禁止除业户社原外工商部门行政执力度够导致照经营行存原
照经营
责改处理监管些工商员发现照经营口或书面责令改或限期办照既处罚督促办理执照二罚款取缔查处照经营案件工商执员事处罚款按律规规定给予取缔停业整顿或责令终止经营
Ⅶ 对无照经营企业如何处罚
按照国务院令第370号第四条第四款规定:“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为无照经营行为。”你们公司因人员变动而不参加工商企业年检,理由是不充分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果通过调查认定你们公司确实是无照经营,你们公司将受到处罚。 对企业无照经营应该如何处罚?在国务院令第十四条中有明确规定:“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成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你们公司应该按照上述规定,对照你们的具体情况,看适合哪一条处罚。同时,你们公司也应该相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依法办案,按照调查的情况,给予你们公司适当的处罚。北京市元昊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