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社区精防人员的法律责任

社区精防人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22 19:35:08

㈠ 社区是不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每个来社区明确一名社区消源防督导员,每个居民小区聘任一名小区消防管理员,每栋高层居住建筑聘任一名楼栋消防宣传员(简称“社区消防工作三员”)
明确“社区消防工作三员”,是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的新途径,是控制和减少火灾特别是亡人火灾事故的有效措施

㈡ 社区是不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答:首先,消防安全确实是与社区全体成员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社区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第一责任人”
,把这项责任担当起来;但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社区必须真正成为一个“实体”
,一个区域性自治的法人团体,并有能力在政府消防安全机构的指导下,整合社区各种组织,团结社区男女老少开展相关工作。在社会学理论中,社区是一定地理区位内全体成员通过自组织形成的生产、生活集团。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还刚刚起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人口利益组合的形式和途径多元化,很难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区域性社区实体。因此,城市社区的成长可能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1)政府主导,培育社区阶段;(2)政府引导,社区参与阶段;(3)政府指导,社区自治阶段。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是社区建设的方向,但不能跨阶段发展。目前,城市社区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主要工作还是由政府主导,培育社区。包括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的立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以社区为单位按人口指标完善社区的各项生活服务设施;提高政府部门的各项社区服务水平,等等。社区消防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首先需要确立的是一个新的“社区消防理念”
。在新的消防理念指导下,通过改革消防体制,建立警民结合的消防安全体系。在这种新的体系中,专业消防机构、房屋产权人、社区组织的权利和责任都需要得到清晰的确认。尤其重要的是,“社区消防”关键是要全体社区成员都有责任意识和参与精神。因为,专业消防机构不可能遍布每个社区,只能事后参与。然而,消防事故直接威胁的是社区当事人的生命财产,社区全体成员必须成为社区消防的主体。在社区建设中,应抓住“社区消防安全”这一关系社区全体成员切身利益的环节,精心设计公益项目,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的参与。作为专业消防安全机构,在新的社区消防体系中,不仅要抓好急救训练,更重要的是承担起帮助建立社区消防组织,指导社区消防工作和培训社区消防志愿者队伍的任务。即使是实行了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也是一样,不能因为“部分消防责任”已经承包给了物业管理企业,就放弃居民的消防意识和参与权利;而是要把握好物业管理企业和财产责任保险机构在社区消防安全体系中的定位,发挥好各个方面的作用。只有经过这些环节,消防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由“机构服务”向“社区服务”的转变。看来,有些地方部门在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没有完全成型的情况下,就把“社区”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做法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这种“责任状”在消防事故发生后,无非是处理一、两个居委会干部,最终的责任还得由政府来承担。类似项目,应建议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来完善。(韩全永)

㈢ 四、论述题 你社区内是否有信访人员及非法上访人员如果有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社区内有此类人员。
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给予处理,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在基层通过沟通协调妥善处理。
对于那些无理取闹者,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通过沟通消除其对于政策的误解,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尽己所能帮助你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其可以将时间和精力用到生产生活中。

㈣ 社区工作者的职责

社区工作者的职责:

1、加强民政网络建设,发挥民政网络作用,及时增补委员。

2、按上级要求建好民政工作台帐,做到规范、齐全。

3、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并经常性地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有记录,有台帐。

4、组织开展拥军优属、助残、帮困以及老龄等方面的工作。有记录,有台帐。

5、负责受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以及调查核实申报公示工作,强化义务劳动制度,每月5号前将劳动统计表上报街道民政办。

6、做好困难户的情况登记、做好低保及困难户大中专学生的情况登记,并做好台帐。做好大病慈善医疗卡的调查申报,有台帐,有记录。

(4)社区精防人员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社区工作者的薪资情况: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目前跟大学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区县的工资待遇并不相同,比如北京市顺义区的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后年均收入为38600元,而门头沟(提高后年均收入为28308元)等其他地区的社区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点。

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

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职务年限补贴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奖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

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

㈤ 在街道工作的社区工作者是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保护吗

受劳动合同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事专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属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还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5)社区精防人员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社工与义工的区别:

1、待遇不同。

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而义工则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

2、专业知识要求不同。

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则不一定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

3、准入资格不同。

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就像律师需要有律师执照一样。至2008年起在全国范围开始实行社会工作者资格水平统一考试。而义工则不需要由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义工。

㈥ 怎么样预防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一是实施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加强源头预防。进一步从源头上把好社区服刑人员的进口关,杜绝有社会危险性的人员流入社区服刑。同时根据审前社会调查的情况,提前掌握相关人员的信息,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控打下基础,提高了矫正机关的威信,也有力地提高刑罚执行的效力。
二是进行集中点验教育,排摸重点对象。通过现场点名,公安、检察、司法分别上法制课,使社区服刑人员认清形势,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应当遵守的监管规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时对个别不服从管教,有违法犯罪苗头的对象进行了重点摸排和单独谈话教育,稳定了他们的情绪,切实防止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苗头。
三是加强部门协调,加大执法力度。当前社区服刑人员虽由司法所负责教育管理,但处罚权仍在公安机关,在工作实际中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就不服从监管、抗拒监管、脱漏管、不参加集中教育的社区服刑人员如何处罚达成了一致意见,使基层司法工作者的工作得到了法律保障,提高了执法威信和威慑力,使社区服刑人员真正感受到刑罚执行的严肃性。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震慑了社区服刑人员,也遏制了部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苗头。
四是实施定位监管平台,进行分类管理。根据重点对象排摸并结合平时管理情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对于重点对象,实施定位监控,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在技术上为预防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提供了支持。

㈦ 什么是精防社工精防社工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工作内容:

1、辖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普查、登记、随访工作;

2、组织开展多种形内式的心理卫生健康容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3、做好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早期发现、咨询指导和医院一社区双向转介服务等。

【任职要求】

(1)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毕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及理念。

(2)持有助理社工师及以上资格证者优先;

(3)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具有一线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者优先。

㈧ 社区开的证明,经手人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1.犯罪行为,与行为人本人有关。
2.与开设证明的合法性无关。除非共犯。
3.社区开设的证明,与其本身的真实性相关,从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君无须担心,按合法程序开具证明即可。

㈨ 社区专制工作人员享有的权利是什么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
(1)宣传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回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社区成员答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防病、防疫工作,做好疫情报告,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3)协调驻社区医疗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就医服务,做到“小病不出社区”;
(4)督促辖区成员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推行垃圾袋装化,发动社区成员植树养花,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5)搞好社区内公益性设施的维护工作,协助专业部门整洁社区环境;
(6)及时与物业部门沟通,反映辖区居民对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7)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教育社区成员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8)协助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做好社区内单位、居民、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协调工作。

热点内容
数字法院网 发布:2025-09-29 15:53:58 浏览:91
安徽大湖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9 15:53:48 浏览:504
法院纪检监察机构 发布:2025-09-29 15:46:59 浏览:931
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 发布:2025-09-29 15:43:48 浏览:775
推进司法案件 发布:2025-09-29 15:42:58 浏览:334
民法典书单 发布:2025-09-29 15:42:07 浏览:612
劳动法辞职规定不满一个月 发布:2025-09-29 15:38:08 浏览:849
讲授经济法的课程总结 发布:2025-09-29 15:34:22 浏览:556
关于道德的2000字论文 发布:2025-09-29 15:30:43 浏览:268
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 发布:2025-09-29 15:14:04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