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联合体承包具有法律效力

联合体承包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2-24 17:52:45

Ⅰ 建筑法对联合承包体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

建筑法对于联合体承包(共同承包)行为,有以下要求:
共同承包(联合体承包)是指由两个以上具备承包资格的单位共同组成非法人的联合体,以共同的名义对工程进行承包的行为。这是在国际工程发承包活动中较为通行的一种做法,可有效地规避工程承包风险。
一、共同承包的适用范围
《建筑法》规定,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
位联合共同承包。
作为大型的建筑工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一般是投资额大、技术要求复杂和建设
周期长,潜在风险较大,如果采取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有利于更好发挥各承包单位在资
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提髙投资效益。至
于中小型或结构不复杂的工程,则无需采用共同承包方式,完全可由一家承包单位独立
完成。
二、共同承包的资质要求
《建筑法》规定,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
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这主要是为防止以联合共同承包为名而进行“资质挂靠” 的不规范行为。
三、共同承包的责任
《招标投标法》规定,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
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建筑法》也规定,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
担连带责任。
共同承包各方应签订联合承包协议,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相互合作、违约
责任承担等条款。各承包方就承包合同的履行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出现赔偿责
任,建设单位有权向共同承包的任何一方请求赔偿,而被请求方不得拒绝,在其支付赔偿
后可依据联合承包协议及有关各方过错大小,有权对超过自己应赔偿的那部分份额向其他
方进行追偿。

Ⅱ 联合开发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因为没有看到您的合同,所以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以下仅供参考:
一、联建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的联建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他方提供资金,进行合作建房,并对建成后的房地产共同经营管理或进行利益分配的行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联建协议、合作开发合同、联合开发合同都属于联建合同。

从概念的界定我们不难发现联合开发房地产属于《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联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主体特定性。体现在联合开发双方中必须有一方以上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至少一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房地产开发的资格,否则,联建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限定了较高条件: 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二)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作出高于前款的规定。以确保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具备相应的开发能力。
(二)贯彻责、权、利统一的原则。
实践中,有很多联合开发行为就是因为违反了联营个这一基本原则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比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联合开发协议中约定:甲公司仅负责提供建设用地,不参与项目的建设管理,不论项目是否赢利,乙公司均应向甲公司支付若干收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此类条款属于联营合同的“保底条款”,应认定为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新的规定,这类合同不再直接认定无效而是作改性处理,即认定为借款合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责权利统一,是从整个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角度而言的,是指从宏观上看,双方权利和义务向统一,并非指在开发的任何环节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均等的付出和收益。比如说,在项目的建设工程中,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公司往不参与具体管理工作(或者仅派人监督),而是由房地产公司全权负责,这并不意味着违反了该原则。
(三)法律关系复杂。
联合开发房地产涉及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首先是合作双方的关系,如上文所说应属联营关系,而联营又分为法人型联营和松散型联营,组织形式和权利义务分配都需要仔细约定(文将详细分析);其次是联合体与政府主观部门的关系,开发房地产的各个环节,立项、到规划、开工、预售、验收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要申请办理若干个许可证或批准文件。而联合开发更需要向政府部门做好审批工作,办理证件或批文都应以合作双方的名义办理,只要这样联合开发行为才能获得法律的认可。由于没有做好联合开发的审批工作而导致某一方的权利受到损害或合作合同被法院认定无效的案例俯首皆是,教训非常惨痛。再次是联合体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关系,包括与建筑承包商、拆迁安置人员、购房业主、贷款和按揭合作银行等。

Ⅲ 由不同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各自承包范围资质等级确定资质等级。 此话出具何处,法律依据在哪里

我想是不可能的,应该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你看以下规定,再分析下,如版果存在这个说法,那权就乱了。当然,我是猜的。仅供参考。
《建筑法》
第二十六条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第二十七条大型建筑工程或者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承包单位联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两个以上不同资质等级的单位实行联合共同承包的,应当按照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

Ⅳ 什么是联合体投标

一、联合体投标的解释

1、联合体投标指的是某承包单位为了承揽不适于自己单独承包的工程项目而与其他单位联合,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去投标的行为。《招标投标法》第31条规定,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2、联合体承包的联合各方为法人或者法人之外的其他组织。形式可以是两个以上法人组成的联合体、两个以上非法人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或者是法人与其他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3、联合体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组成联合体的目的是增强投标竞争能力,减少联合体各方因支付巨额履约保证金而产生的资金负担,分散联合体各方的投标风险,弥补有关各方技术力量的相对不足,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

4、如果属于共同注册并进行长期的经营活动的“合资公司”等法人形式的联合体,则不属于《招标投标法》所称的联合体。

5、联合体的组成是“可以组成”,也可以不组成。是否组成联合体由联合体各方自己决定。对此《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也有相应的规定。这说明联合体的组成属于各方自愿的共同的一致的法律行为。

二、关于联合体投标的主体

1、联合体的主体双方或多方可以是法人或者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其形式多样,可以是两个及以上法人组成的联合体、两个及以上非法人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或者是法人与非法人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2、联合体的组建只是为了共同投标,增强投标竞争能力,弥补自身在各方面的不足,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的可靠性,分散投标风险。以及中标后后期一起完成中标项目,它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并不具备法人资格。如果是那些共同注册并进行长期经营活动的“合资公司”等法人形式联合体,则不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联合体。

3、联合体的组成属于各方自愿共同一致的法律行为,是否结成联合体,由各方自行决定,招标方或者是其他组织和个人,均没有权利强制要求组成联合体投标。这样做一是因为强制联合的做法与市场经济相悖,不符合招标的平等竞争原则,而来则是因为被强制组成的联合体,一般都是被招标人内定为中标人,有串通投标的嫌疑,对其他参与投标人是不公平的。

4、虽然联合体不是一个法人组织,但联合体投标是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进行的,所以对外投标所有组成联合体的各方都应以共同名义进行,而不得以单个或部分主体的名义进行。

5、联合体各方均需要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同样的,联合体内部之间权利、责任、义务的承担等一系列问题均以与联合体统统签订的协议为依据。

(4)联合体承包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对投标联合体资质条件的要求

(1)联合体各方均应具有承担招标项目必备的条件如相应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等。

(2)国家或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联合体各个成员都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

(3)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应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联合体的资质等级。如在三个投标人组成的联合体中,有两个是甲级资质等级,有一个是乙级,则这个联合体只能定为乙级。本条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促使资质优等的投标人组成联合体,防止货商或承包商来完成,保证招标质量。

Ⅳ 联合体承包不利于规避承包风险,为什么错

联合体承包无法规避承包风险,只能分散、降低承包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规避”承包风险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有利于规避风险,也不不利于规避风险。

Ⅵ 联合体的资质该怎么界定

有网友问:某大型商场重新进行内外装饰装修施工招标 ,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干挂石材,要求投标人具备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和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甲乙两家企业自愿组成联合体投标,其中甲具有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二级资质,乙具有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二级资质,联合体协议约定甲负责幕墙工程,乙负责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则该联合体的资质为()。A. 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和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二级资质;B. 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一级资质;C. 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D.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和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分析与解答: 该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 很多网友对此表示疑惑,认为《招标投标法》第31条规定:“联合体各方均应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联合体的资质等级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因此该题的答案应该选A。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理解。 我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我觉得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重要的是要把握“相应”和“均”两个关键词。联合体要具备“相应资格条件”,个人的理解是指联合体分工后,所承担的工作要具备的相应资格条件。 如果某方不承担某一项工作,要求它具备该项工作的相应资格条件,是没有道理的。比如说,在本题的提干中,乙不负责幕墙工程,而要求其具备幕墙一级资质,是说不过去的。 也就是说,分工负责幕墙的,应当具备相应的幕墙资格,分工负责装修的,也应当具备相应的装修资格条件。 有人说,一些联合体联合的原因,不是因为资质互补,而是因为强强联合。个人认为:在强强联合中,考查联合体资质时应当以资质低的为准,这也是符合“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的规定的。比如一个幕墙工程招标,要求二级以上资质,某联合体由二级幕墙公司和三级幕墙公司组成,那么这样的联合体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有一家不具备相应资格条件。 又有网友质疑: 对“均”字的解释不太同意。如果如上分析的话,那这句话完全可以不要这个“均”字,也是这个意思。个人觉得联合体还应该是实力、资源、人力、物力的联合,不应该是资质的联合。两个资质完全不同的企业,在一起施工怎么能配合好呢?再答:如果您把“均”字去掉,表意就不明确了。——“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强调的是每一方都应当具备相应条件,任何一方不具备相应条件均不可以。 您说的同一资质组成的联合体,应该适用“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这一规定。法条中的两句话,针对的是不同的情况,是有区别的。 两个资质完全不同的企业,一起施工的配合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各自承担的工作完全不一样,只要按照各自分工去做就行了。相反,同一资质的联合体,从事同样的工作,在施工作业面的配合和衔接上,有时还真是更难处理一些。

Ⅶ 建筑公司联合承包借用资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联合体承包可抄以,但有个原则,就是适应资质为联合体成员单项资质最低,比如说S公司只有房建二级和水利三级,M公司只有市政三级和房建三级,这样的话,联合体的资质范围应该是:房建三级,市政三级,水利三级,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就是联合体资质范围是广了,但适应资质必须为联合体成员最低的。
如果投标的话,只要招标人同意联合体参与投标,这样搞是完全可行的!但必须完善联合体协议等一些资料!

Ⅷ 联合体承包的介绍

联合体承包指的是某承包单位为了承揽不适于自己单独承包的工程项目而与其他单位联合,以一个承包人的身份去承包的行为,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承包人的身份共同承包。
所谓联合体承包,是指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承包人的身份共同承包的行为。对于联合体承包可作如下理解:
1、联合体承包的联合各方为法人或者法人之外的其他组织。形式可以是两个以上法人组成的联合体、两个以上非法人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或者是法人与其他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2、联合体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组成联合体的目的是增强承包竞争能力,减少联合体各方因支付巨额履约保证而产生的资金负担,分散联合体各方的承包风险,弥补有关各方技术力量的相对不足,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如果属于共同注册并进行长期的经营活动的“合资公司”等法人形式的联合体,则不属于《招标承包法》所称 的联合体。
3、联合体的组成是“可以组成”,也可以不组成。是否组成联合体由联合体各方自己决定。对此《招标承包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也有相应的规定。这说明联合体的组成属于各方自愿的共同的一致的法律行为。
4、联合体对外“以一个承包人的身份共同承包”。也就是说,联合体虽然不是一个法人组织,但是对外承包应以所有组成联合体各方的共同的名义进行,不能以其中一个主体或者两个主体(多个主体的情况下)的名义进行,即“联合体各方”“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联合体内部之间权利、义务、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则需要依据联合体各方 订立的合同为依据。
5、联合体共同承包的联合体各方应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根据《招标承包法》的规定,联合体各方均应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承包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
6、联合体共同承包一般适用于大型建设项目和结构复杂的建设项目。对此《建筑法》第 二十七条有类似的规定。

Ⅸ 联合体投标责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第三十一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内组织可以组成一个容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
2、所以答案为2。 按照答案也许这么理解:甲公司未履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后单独完成履行。则乙公司对业主无违约责任,而甲公司由于未遵守联合体协议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这样的话题目也太含糊了。

Ⅹ 关于联合体投标有哪些规定

相关规定如下:

我国组成投标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31条:

1、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2、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3、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4、招标人不得强制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不得限制投标人之间的竞争。

拓展资料

资质要求

(1)联合体各方均应具有承担招标项目必备的条件如相应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等。

(2)国家或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联合体各个成员都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

(3)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应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联合体的资质等级。如在三个投标人组成的联合体中,有两个是甲级资质等级,有一个是乙级,则这个联合体只能定为乙级。本条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促使资质优等的投标人组成联合体,防止货商或承包商来完成,保证招标质量。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三十四 发布:2025-09-29 08:06:26 浏览:788
琼海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9-29 08:00:11 浏览:280
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发布:2025-09-29 07:58:14 浏览:312
干部选人用人条例 发布:2025-09-29 07:56:37 浏览:552
法院拍车年检 发布:2025-09-29 07:47:28 浏览:365
传菜员规章制度及罚款 发布:2025-09-29 07:47:19 浏览:900
塘沽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29 07:42:57 浏览:618
重庆国浩律师 发布:2025-09-29 07:13:54 浏览:320
公司法不得对抗第三人 发布:2025-09-29 07:03:25 浏览:841
规章制度上报 发布:2025-09-29 06:58:32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