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骗取业主维修基金的法律责任

骗取业主维修基金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25 08:42:54

❶ 虚构维修事实,业委会,物业公司与施工单位共同欺骗物管中心,骗取房屋维修基金,构成什么罪

直接通过法院告他们,但是要多些业主一起去

❷ 物业坐实伪造业主签字套取房屋维修基金200多万最高什么处罚

对于这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明确处罚的,只有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后情内况属实的话容,可以对物业企业进行行政处罚。以下法规仅供参考:
【法规】《物业管理条例》(2007年8月26日国务院令第504号修正)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追回挪用的专项维修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挪用数额2倍以下的罚款;物业服务企业挪用专项维修资金,情节严重的,并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规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2007年12月4日建设部、财政部令第165号)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追回挪用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挪用金额2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情节严重的,除按前款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

❸ 物业用欺骗的手段让业主签了申请房屋维修基金怎么办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划转业主大会管理前内,需要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容金的,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维修和更新、改造项目提出使用建议;没有物业服务企业的,由相关业主提出使用建议; (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使用建议; (三)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相关业主组织实施使用方案; (四)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相关业主持有关材料,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列支;其中,动用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向负责管理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部门申请列支; (五)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负责管理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部门审核同意后,向专户管理银行发出划转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通知; (六)专户管理银行将所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划转至维修单位。
如果有详细的证据可以到相关部门举报物业

❹ 请问:物业管理私自把业主的主体维修基金几十万花掉该如何维权

私自挪用业主基金绝对是违法的,超过3个月未还就构成犯罪,且必须归还版。
但先别急,先确认权沟通情况,找到小区雇佣的物业公司和小区住户之间的接口人(但有的小区建成时是由开发商签署的物业对象,业主并不知情,不过可以组织居委会代办),居委会,业主代表均可以要求物业公司公开运营账目,如果公司拒绝公开或账目公开后发现问题,最好向相关律师咨询诉讼流程,并咨询解雇并更换物业公司的事宜。

❺ 业会委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动用维修基金是什么罪

基本不构成犯罪,业主委员会有这个权利,除非用在了别处

❻ 物业以欺骗的手段骗的业主签字套取房屋维修基金如何处罚

答: 物业以欺骗的收费骗的业主签字套取房屋维修基金如何处罚
可以起诉物业
祝学业有成
步步高升

❼ 物业伪造业主签名,骗取维修基金,怎么办

您好!物业的这一行为涉嫌诈骗罪,您可以向当地警方报案。谢谢阅读!

❽ 物业公司不经业主同意就提取了房屋维修基金应该追究谁的责任

此事物业公司和当地房管部门都有责任,房管部门有监管审核物业维修基金呢提取使用的责任,物业公司无权利私自动用维修基金。所以你们可以联合全体业主向当地法院或更高一级法院起诉当地房管部门及物业公司。

❾ 开发商非法占有物业维修基金是否属于诈骗

您好,是的,在此情况下,开发商的违法收取行为都是刑事犯罪,诈骗。
业主的应对方式大回致也只有三种:答
1.向雨中兰花学习,以个人名义,向法院主张个人权利,维护自身权益。
2.向司法部门,如公安部门监察院要说法,要求立案侦查这些严重的刑事犯罪。
3,当然也要找政府,政府官员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吗,虽然实际上他们没干多少正经事,但名义上他们还是顶着为人员服务的帽子,要求政府部门督查司法部门处理这些大规模的刑事犯罪,对于这件事,政府责无旁代。对此我认为群体去要说法也没有问题,因为这本身就是政府部门渎职。兔子脑袋上面的虱子,明摆着,政府不干事,老百姓去提意见,没说的,不算无理取闹,应该的。
望采纳

❿ 开发商侵吞房屋专项维修基金构成什么罪

职务侵占罪

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职务侵占罪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包括:(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以及经办一定事项等的权力;(2)依靠、凭借自己的权力去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与职务、岗位有关的权限;(3)依靠、凭借权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对己有所求人员的权限,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至于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是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他罪如盗窃罪论处。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侵占一旦开始,便处于继续状态,但这只是非法所有状态结果的继续,并非本罪的侵占行为的继续。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至于未遂,则应视侵占行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没有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如财会人员故意将某笔收款不入账,但未来得及结账就被发现,则应以本罪未遂论处。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至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因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各省对数额较大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普遍高于原定的5000元,如河南是一万元,南方城市1-2万元不等。

热点内容
报价邮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9 05:55:14 浏览:681
合同法司法解释运费 发布:2025-09-29 05:55:13 浏览:583
关于劳动法中降职的规定 发布:2025-09-29 05:54:37 浏览:882
民事诉讼法142条释义 发布:2025-09-29 05:44:38 浏览:446
侯永斌中级经济法讲义 发布:2025-09-29 05:40:57 浏览:623
债与合同法题型 发布:2025-09-29 05:32:33 浏览:979
昆明刘洁律师 发布:2025-09-29 05:18:54 浏览:681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着力点 发布:2025-09-29 05:18:52 浏览:136
图书法治 发布:2025-09-29 05:18:04 浏览:157
老赖是失信人法院怎么处理 发布:2025-09-29 05:11:34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