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健身房老板跑路了会籍有法律责任吗

健身房老板跑路了会籍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03-07 06:03:30

㈠ 健身房跑路了,作为销售有责任吗

只要销售员不是和老板串通起骗会员的钱,销售员作为员工,就不承担法律责任

㈡ 健身房倒闭员工告诉会员找老板的方法用承担法律责任吗

健身房的员工如果不是股东的话,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只有健身房股东和法人代表需要承担健身房倒闭后,对会员的赔偿责任。

㈢ 健身房倒闭法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版承担民权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所以你说的应该是法定代表人,公司破产一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是无责任的。
《公司法》规定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公司承担责任外,对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被处以行政处分(通常为国有企业)、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你也可以因此要求民事赔偿:
(一)公司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特定经营活动,非法经营的;
(二)公司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股东或公司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公司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公司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变更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㈣ 健身房员工工资发了,但是老板跑路了,抓到会被判刑吗

如果说工资已经发了,老板跑路了,那抓到了就不会被判刑,因为他没有欠别人什么,只是有什么事情躲开而已

㈤ 在健身房办卡,老板跑中间人有责任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版服务的权,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你可以起诉要求返还所有款项。
在此提醒消费者,自己在缺乏任何保证的情况下把钱轻率交给经营者,一旦发生“跑路”情况,法律上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即使经营者的行为构成诈骗犯罪,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把收取的会费早就花光了,又没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财产很追回来。

㈥ 健身房老板跑了能告他诈骗罪吗,应该怎么样去维权

第一时间报警,积极配合警方侦破理赔

㈦ 健身房跑路了,会员怎么维权是否可以立案

这几年这类事件较多见。
给大家几个建议:
1:大减价最好不要去,生意好的俱乐部不会大减价的。
2:突然推出多年会籍制,甚至终身卡,短期快速集资,很有跑路的可能。
3:询问物业期,不少健身房就租了一年,而且有免租期,通常就是为了跑路做准备。
4:拖欠水电费,员工教练的工资。
5:停业,装修,整顿,尤其是年底,不管什么理由,跑路的可能性很大。
6:器械设备损坏,不维护,不修理,看不到经理,长期招聘,说明内部出问题了,有可能跑路。

注意任何健身俱乐部都是有人员饱和的,为了保证运动环境和服务质量,通常都是涨价控制入会人员的人数和质量,这类正经经营的俱乐部生意很好,已经不缺钱了,走高质量经营,但是国内真正挣钱的高质量俱乐部真的很少。

上面的情况通常都是跑路前现象,但健身者大多还是有占小便宜的心理,集中办卡,多年卡,终身卡,一点不用脑子思考。
人家从出策略,到计划跑路,准备很久,一旦捐钱跑路,就算报警立案通缉,原告很多,每个人的金额却不多,很多会员就不起诉了。
就算抓到人,资金转移了,花完了,难以找回,更无法赔偿,怎么维权?答案是没有办法!

在北京这几年跑路的健身房老板,虽然都有报警,至今也没有抓回来,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希望大家借鉴,不要盲目占便宜的思想,尤其是年底。

㈧ 有些健身房很不靠谱,若是老板卷钱跑路该如何维权

正好刚刚经历了健身房跑路维权的全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刚遇到跑路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就是查了知乎才坚定了起诉维权的决心。

我是2018年6月在我家楼下新开的健身房办了两年健身卡的,创始会员,价格便宜,两年1599。由于当时我还有别的健身房卡一年没到期,本来不想买,可是会籍说只要出示现在健身房的合同证明还有没到期的卡,就可以延长一年,在现在健身房到期后开卡。我受到低价卡的诱惑,再加上就在自己家楼下,位置对我来说实在太好。就买了两年卡,在合同上约定在2019年8月开卡。

其实,我们的法律和社会并不是健全的能确保所有的公平。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完全放弃它。只有每个人都努力才能让它更健全。

与其牢骚满腹的抱怨社会不公平,真的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去争取公平。

㈨ 健身房突然关门跑路,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对于消费者受到的损失,上述执法机关只能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消费者还得通过诉讼解决。

法院作为消费者民事权利的最后保障,当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起诉相关侵权主体,以达到维权目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消协可以参与行政监督、检查。

向行政部门反映、建议;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支持诉讼;通过传媒揭露、批评等。

根据该法规定,消协并没有行政执法权,也无最终裁决权,对纠纷只能进行调解,即使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协议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上述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单位,有权对虚假广告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法院的生效裁决也是终局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但在其他途径都无法有效维权的情况下,诉讼维权不失为最有效的维权方式。

(9)健身房老板跑路了会籍有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三、消费者有权要求获得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法》第44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用等。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

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 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四、解决产品质量纠纷的方式

《产品质量法》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产品质量纠纷,也可以请社会团体、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还可向仲裁机构申请裁决,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引发问题,有权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这里的产品质量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产品质量问题,即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称为默示保证条件),或不符合生产者、销售者对产品质量作出的保证和承诺(称为明示担保条件)。

如国家法律规定,产品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具备应有的使用性能。

还有很多产品都有产品说明、产品标签、广告、样品等,只要生产者、销售者以上 述任何一种方式表明了产品的质量,。

者就可以此作为判定质量的依据,只要认定产品与其说明名不符实,就可以判定产品质量有问题。

另一类是产品存在缺陷,并使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表明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赔偿 该产品损失,还有权要求赔偿该产品造成的其他损失。

热点内容
古代刑法轻重排序 发布:2025-09-26 21:59:30 浏览:69
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发布:2025-09-26 21:59:27 浏览:335
2016年社会保障法实施细则 发布:2025-09-26 21:38:01 浏览:165
李荣凯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26 20:59:49 浏览:782
新劳动法关于病假休息规定 发布:2025-09-26 20:34:35 浏览:874
返中条例 发布:2025-09-26 20:33:52 浏览:144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再见爱人下 发布:2025-09-26 20:20:05 浏览:457
合同法中国人大 发布:2025-09-26 20:17:43 浏览:794
泰安法律硕士培训班 发布:2025-09-26 20:17:27 浏览:418
白沟法院电话号码 发布:2025-09-26 19:57:04 浏览: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