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因果关系中断情形的法律责任

因果关系中断情形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3-08 05:48:23

Ⅰ 因果关系中断了会怎样

楼主你问题归错类了,你归到游戏类了,当然没人会回答你了,重新发一个问题,然后求助一下专家团队

Ⅱ 法理学中什么时候才能阻断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中断的判断:

1.如果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虽然介入了中间因素,但该因素是由前行版为引权起的,认为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中断。

2.如果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介入的因素不是由前行为引起的,是一个独立出现的因素,要分两种情况:

(1)在没有前行为的情况下,中间因素不能独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认为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中断。

(2)反之,在没有前行为的情况下,中间因素能够独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认为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中间因素切断。

Ⅲ 什么是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介入因素

例如:本来甲想毒死乙,但是毒药还没完全发作时乙被丙撞死了,这个就属于介入因素。

Ⅳ 刑法因果关系中断对前行为人咋判刑

因果关系中断了,那前行为人对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如何判刑还得根据具体情况。如甲投毒杀乙,该毒药会在一小时后才发作,但是在30分钟时,乙出门被车撞死。那么甲涉嫌的就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Ⅳ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问题,烦请解答!

  1. 因果关系不是犯罪构成中客观方面的基础,因果关系是连接行为与责任之间的归责要素,所以因果关系的存在的确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行为人主观上搭建的因果关系即使出现错误,也不一定影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例如想开枪杀人,但事实是开枪的枪声将人吓死,若枪声吓死人是一般人能够预见的侵害行为,那么不能排除开枪的枪声与杀人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如上所述,因果关系不是犯罪中客观方面的基础,而行为才是客观方面的基础要件,所以因果关系的有无只是充分条件,是用来衡量责任归属的。但是后半句“因果关系有所扩大,不会导致刑事责任的扩大”,我不是很明白,一般来说,因果关系应当有严格的限制,因果关系学说的重要作用,就是从“条件中找出原因”。当然了,因果关系的扩大,只是扩大了刑事责任承担者的范围,对于刑事责任的大小来说是没有影响的。例如我杀人,需要承担杀人的责任,但是卖刀给我的人是我杀人的条件(但不一定是原因),即使认为卖刀的人具有原因(一般不会),也不会将杀人的责任加重,而只是将杀人的责任推及到了卖刀的人身上。

  3. 具体案例是所谓重叠的因果关系,从结果上看,甲乙二人的行为与结果都有因果关系,这毫无疑问,因为从条件说处罚,“如果……则没有”是条件说的基本要件,这个案例没有客观的介入因素和中断因果关系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欠缺甲乙二人任意一人的行为,结果都不可能出现,所以甲乙二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都有因果关系。从定罪上看,二人均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但不成立共犯关系。我国的因果关系判断只考虑介入因素和因果中断,这些在这个案例当中都没有,二人没有共谋,所以只是先后犯。

Ⅵ 中断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刑事归责的必要条件,其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通常专刑事案件的因果属关系多是单一因果关系,不难判断。但实践中也会有自然事件、第三人行为、被害人行为等其他因素介入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使因果关系变得复杂。
有的介入因素可能中断因果关系,使危害后果不再归属于实施先前危害行为的主体。因果关系中断可能使刑事追诉的主体发生改变。
因此,必须准确判断介入因素是否中断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在外国刑法理论中,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其他自然或者的介入,致使行为人不能实现最终犯罪结果。
一般适用于存在前后两个独立行为,前一行为的行为力尚未充分发挥,后一行为中途介入,继前行为而发生终极结果的情况。如甲欲杀死乙,在乙被甲杀成重伤时,却被中途出现的丙杀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称为因果关系中断,而丙的行为与甲的行为之间,称为因果关系的突变或更新。
对因果关系中断两个独立行为的刑事责任,各国一般采用责任更新论的主张。即前一行为的刑事责任以后一行为尚未开始时的实际状况加以确定。后一行为的刑事责任则以最终结果的实际状况加以确定。

Ⅶ 刑法当中的中断因果关系是不是可以说没有因果关系

可以这么理解。
因为中断事由的出现,导致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消灭。

Ⅷ 因果关系被阻断后的行为如何定性

因果关系中断的抄判断:

1.如果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虽然介入了中间因素,但该因素是由前行为引起的,认为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中断。

2.如果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介入的因素不是由前行为引起的,是一个独立出现的因素,要分两种情况:

(1)在没有前行为的情况下,中间因素不能独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认为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中断。

(2)反之,在没有前行为的情况下,中间因素能够独立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认为前行为与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中间因素切断。

Ⅸ 刑法中因果关系断定的问题

很显然这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因果关系的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即狭义的因果关系的错误、事前故意与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
你所举的例子属于事前故意。所谓事前故意是指行为人误以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的情况。通常认为,在这种场合,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即仍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现实的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以故意犯罪论处。

Ⅹ 因果关系中断为什么仍能构成犯罪

因为构成犯罪的事实已经发生或是构成犯罪的证据已经足够,例如:小偷偷了东西,后来又把东西悄悄还回去,如果过程被监控或是被发现还是犯罪了

热点内容
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发布:2025-09-26 17:36:41 浏览:880
永寿律师 发布:2025-09-26 17:12:28 浏览:455
兵法学派 发布:2025-09-26 17:08:46 浏览:637
文登区法院 发布:2025-09-26 16:44:22 浏览:619
人民法院办公楼 发布:2025-09-26 16:38:26 浏览:340
清末法学家 发布:2025-09-26 16:37:07 浏览:395
成立公司股权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6 16:34:01 浏览:548
最新合同法pdf全文下载 发布:2025-09-26 16:33:59 浏览:333
群众路线意见法院 发布:2025-09-26 16:32:31 浏览:623
无处分权合同法司法解释三 发布:2025-09-26 16:20:12 浏览: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