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公司资产混同的法律责任
A. 股东公司财产与家庭财产混同如何处理
在一人公司中,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容易发生混同。行为人将部分公司财产用于个人,主内观上难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容的故意,客观上并未侵犯到公司股东的权益,而针对公司外部债权人的权益,则可以通过适用公司法中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B. 如何证明公司财产和股东个人财产混同
公司的账目不清,就是最好的证据。应该由公司或股东自己举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三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两公司资产混同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目前在法律上,对什么是公司财产混同没有明确规定。
公司财产混同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场所、主要办公和生产设备确以及财务的混同三个方面。
由于公司经营场所是固定的,因而认定公司场所和办公生产设备混同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要对公司财务是否混同进行举证,往往非常困难,因为第三人通常很难取得公司财务资料。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收集证据资料,证明公司财务混同:
1、收集债务公司的交易的发票、单证。由于公司与股东财务公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混同,或者习惯性地与订立合同主体存在矛盾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存在矛盾的票据、单证等资料比较分析得出公司财务混同的结论
2、通过法院对工商税务等其他国家机关掌握的财产资料进行调查取证,法院根据案情的需要也可以要求存在混同嫌疑的公司提供相关财产资料。
3、通过网络等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可能与涉嫌人格混同的公司相关的网络文献、司法机关查处记录等可能对证明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相关的证据资料。
C. 公司与股东经营管理财产混同,股东是否有连带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内公司章程,依法容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与股东经营财产混同即是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对此发生法律纠纷的,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D. 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股东是否应承担责任
是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详见《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回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答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三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E. 法律问题:怎么证明公司法定代表人于此公司的资产混同急.......我会追加分的
你要拿出证据证明此房产是从公司过户过其到法定代表人私人名下,就可以以“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为由,申请执行该法定代表人的房产。请参见公司法第20条第三款。
公司是法人,法人的财产独立于股东财产,公司的债务由公司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在公司认缴的投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不是法人,他可能是股东之一,公司才是法人,是法律上拟制的人。所以,股东的财产不是公司的财产,公司的财产也不是股东的财产(是公司自己这个“人”)的财产,它欠的债只能由它自己还,还不起就可能“死”(破产)。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债务通常只能向公司主张债权,而不能向它的股东主张债权,这是原则。但是,出现公司法20条规定的情形,公司债权人有权直接主张股东承担公司的债务,这是例外。公司和股东不存在你所说的混同问题,仅仅有可能存在连带责任。混同的法律概念是自债权债务归于一人从而使债权债务消灭的现象。
补充:1、如果原来仅仅起诉公司而没有把滥用权利转移房产的股东列为共同被告,就要重新起诉,以滥用权利转移财产的股东(是该法定代表本人吧)为被告,要求他与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还有其他股东参与此事,也要以他们为共同被告,要求承担连带责任,这责任不限于该房产,还可以是他们其他合法所有的财产。你的证据证明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必须经过法院的裁判确认,才具有强制执行力。
2、如果股东初为逃避债务决议公司无偿转让房产给法定代表人,你还可依据合同法74条申请法院撤销转让行为,使房产回复到公司名下,再执行。
F. 公司财产混同时,如何认定经营者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在一人公司中,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容易发生混同。行为人将部分公司回财产用于个人,主观上难以答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并未侵犯到公司股东的权益,而针对公司外部债权人的权益,则可以通过适用公司法中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来予以救济,故对此类案件通常无需以犯罪论处。作为例外,当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时,行为人将公司财产转为个人财产的,则体现了非法占有意图,可以职务侵占罪来认定。
G. 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与有限公司的财产混同,责任如何承担
不行,起诉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付无限责任,有限公司是独立法人资格。有业务往来属于关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