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和公证那个具有法律效力
A. 婚内协议公证有效吗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必须公证,但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协议。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在结婚以后,签署婚内财产协议,对婚后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进行了约定,无须办理公证,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公证并不是婚内财产协议生效的必经程序,但是经过公证的协议将更具公信力。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涉及到房产归属时,我们往往会建议当事人由专业的律师帮助起草好一份婚内财产协议,然后前往公证处办理协议公证。因为,夫妻一方将个人房产约定为共同共有或者是按份共有,属于赠与行为,赠与人在产权变更登记之前是可以行使任意撤销权。也就是说,夫妻对婚内关于房产归属的约定,如果没有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赠与一方可以随时撤销赠与。但是如果婚内协议中涉及房产的那部分我们进行了公证,即使房屋尚未办理过户登记,赠予方也无法任意撤销该协议了。
B. 协议一定要经过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
应该说,抄拆迁办是不管房屋都由谁出袭资修建,他们只对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登记的产权人、使用权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你们4子女与父母签订的协议应该是有效的,而不论是否经过公证。
问题很简单,拆迁补偿费到位后,你们按协议分割就行了嘛。
C. 民间协议和公证机关公证协议有冲突时哪方协议有效
公证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离婚应当均分,如果男方存在过错,应当少分财产。
D. 协议书要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正是增加证据效力,增加合同的稳定性,产生强制执行的效力。你们现在其中有一人想要反悔如果起诉到法院就要看有没有其他证据来形成一个证据链。具体操作。
E. 协议是否可以到公证处公证有效
1、“协议是否可以到公证处公证有效?”:
(1)不是:公证不是民事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公证只是会使民事协议的效力更强,遇到纠纷起诉到法院时,经公证的协议可以直接采纳为证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证明公证错误法院才有可能让当事人重新举证质证。
(2)民事协议:只要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禁止性规定的,自当事人写明协议内容、所有当事人都签字后就生效。
2、“我现在持有的这份协议书是否可以直接拿到公证处是公证!”:
(1)不可能了,做公证时需要所有当事人即协议中涉及的所有亲戚都到场,表示同意协议内容才会给做公证,你家亲戚现在已经不同意这协议了,所以做不了公证了。
(2)如果当年签协议时,亲戚都同意时可以到公证处一起公证。
3、“还是需要家族成员全部到场后重新签署? ”:如果你想公证协议,需要涉及有亲戚到场表示同意协议内容才行:只是协议中或遗产涉及的亲戚,并不需要“家族成员”全部到场。
4、其实,原协议虽然没有经过公证,但如果内容是“当时”家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这协议仍然是有效协议,有亲戚想反悔,你家可以持协议到法起诉解决。
F. 公证过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具法律效力。
G. 协议可以公证吗公证以后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自愿合法前提下签订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也可以通过公证机构进行公证,对协议进行公证。
H. 公证协议合同有效吗
只要是双方民事主体真实的意思表示,经过公证处公证的债权法律文书协议合法有效。
公证的含义:
1、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前者是 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2、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调查证据时涉及某项文书,而这项文书也经公证证明,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因此当事人可以依据公证协议,有债权人凭原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申请执行。
人民法院接到申请执行书,应当依法按规定程序办理。必要时,可以向公证机关调阅公证卷宗,公证机关应当提供。案件执行完毕后,由人民法院在十五日内将公证卷宗附结案通知退回公证机关。
I. 协议公证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签订协议,只要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公证不是必须的;经过公证的协议当然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