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精神分裂症受法律责任吗

精神分裂症受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12-01 03:34:37

Ⅰ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探讨和研究其刑事责任能力和法律关系的评定,不仅能推动司法实践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能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关系 评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于青壮年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中约占70%。患者往往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支配,常常出现伤害、凶杀、强奸、放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成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涉及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有的因外伤或其它原因而发病,而涉及法律关系评定问题。以下,笔者试述之。
一、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属于内因性疾病。一般认为,遗传、个性缺陷等内在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外在因素是诱发原因。
该症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良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其自然病程分持续进行和间断发作两种形式。持续进行者病程往往迁延不愈,逐渐呈精神衰退状态。间断发作者在病情发作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缓解期精神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也可遗留一定的精神症状或精神缺损。但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精神衰退;也有的仅发作一次,缓解后不再发作且无精神缺损者。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所实施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造成危害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据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以下三种分法:
(一)无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者患者处于衰退期,精神活动不稳或残余病态观念诱使,可能作出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该患者不负刑事责任,即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这些能力有所减弱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间歇期缓解不全,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的。在这些情况下作案,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削弱,应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间歇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间歇期且无任何后遗症状;或者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病程完全平息,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应评定为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以上只是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一般原则,但每个安静都具有特殊性,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依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精神,首先确定医学诊断,明确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症,作案时处于何种病程阶段。然后分析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与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因果关系进行评定。
三、精神分裂症法律关系的评定
法律关系是指公民涉及的精神损害及相关的问题。精神损害是人体受机械、理化、生物或心理等致病因素作用后出现的精神障碍。法律关系的评定将直接关系到对加害人的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问题。其评定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如果重度颅脑损伤以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或分裂症样精神病,应评定为重伤。后果较轻的,可根据实践情况评定为轻伤或轻微伤。需要注意的是,对颅脑损害所致精神障碍程度评定,一般需由损失起经过半年以上的观察后方可作出评定。
(二)精神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的
由于精神损害的特殊性,在评定只有间接因果关系的案件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伤害后果、过错原则等具体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如果轻微或轻度颅脑损伤,或躯体损伤后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则可参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作出相应评定。如果精神创伤后出现精神分裂症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则可评定为轻微伤,但加害人必须承担“一次性”精神损害赔偿金。
由于法律关系的评定十分复杂,而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只能根据“伤”与“病”的关系,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实事求是地作出评定。
结语
精神分裂症是典型且高发的精神疾病,同时也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有效地探讨和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其刑事责任能力和法律关系等相关问题,不仅能推动我国司法实践中各种相关问题的解决,也能保障广大公民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法利益,更能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Ⅱ 精神分裂症受法律保护吗

被保护,因为这类人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论被打还是打人都无罪,责任另一方承担

Ⅲ 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免刑事责任吗

那要看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是不是精神病发作期间,如果实施行为时是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那是不负刑事责任的,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 那就要负刑事责任了。

Ⅳ 精神分裂国家有什么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的信息受法律责任吗

需要到三甲医院开证明的,并且也根据程度,不会全免法律责任(如果全免这辈子呆在“监狱”(特殊精神病房)没跑了)

Ⅳ 精神分裂症人用承担刑事责任吗

想要用精神分裂症来免刑,那只能说:除非是心神丧失,不然不可能免责。什麼是心神丧失,就是连自已在做什麼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判断,那麼这一种症状和状态,不论发生什麼样的事情,都不会被判死刑,但是需要住在医疗机构治疗,而且要待很长的时间。

Ⅵ 精神分裂症患者犯法法律制裁吗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轻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轻度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神经官能症及病态人格的精神障碍者。

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精神分裂症受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一、精神病犯罪者共分为三类:

1、在意识障碍下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见于多种精神病,如癫痫性意识朦胧状态,某些药物引起的意识朦胧状态,病理性醉酒状态,反应性意识朦胧状态,癔病性意识朦胧状态以及某些病理性激情中的意识障碍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2、智能缺损状态下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老年性痴呆、器质性脑疾患的某些阶段,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

3、意识清晰、智能正常状态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精神病患者。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意识清晰、智能正常的情况下,仍可能存在幻觉、妄想,特别是言语指示性幻听和被迫害妄想,支配其作出有严重危害的行为。躁狂症患者虽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但因极度兴奋,难以自控,也会作出伤害行为。

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期间,是无责任能力的。但本病易于复发,并在缓解期遗留不同程度的精神衰退,因而对其缓解期.的责任能力,应根据其精神状态具体分析,若残留明显的精神症状和人格缺陷,使其辨认能力不准确,控制能力不健全,则不具备完全的责任能力;

若缓解期长,未遗留精神症状,则具有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病人还常常涉及婚姻、合同、遗嘱继承、挥失赔偿等民事问题,对此应依据有法律,按照人道主义原则,结合具体病人的精神状态,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妥善处理。

在其发病期间,原则上不宜办理各种法律手续,应等到缓解期后再办理。若病程迁延,转为慢性,病人意志衰退,脱离现实,丧失理智,难以料理自己的生活,应判定为无行为能力,其民事法律手续应由监护人代理。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期,也不能作证人。

对于虽然造成刑事案件但因被判定为无责任能力而不予处罚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应给予监护治疗,特别是造成过重大恶性案件者,常可因疾病复发而再次危害社会,对此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Ⅶ 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是否负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依该条规定,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要经过司法精神病鉴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 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必要时应当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申请人已提供鉴定结论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 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 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因此,精神分裂症者的民事责任由监护人承担,不能免除。一旦诉讼,依法需要由法院认定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被害人有过错,可以减轻其责任。 谢谢您的法律支持!!!社会需要法制,人民需要法制,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有点良知,基层更需要法制,它是社会组成的元素。派出所与基层党委、党支部组成类似黑社会的东西又能找谁解决,所以党政民皆需法制。教育对良民,不对恶民,杀人犯花钱能免灾(无罪或微罪),贪污犯要免死刑,毛主席在世也会被气死。毛主席啊共产党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滋润、温暖、紫外线!!!生命的源泉!

Ⅷ 精神分裂症算无民事责任吗

不是。民事领域不同于刑事领域,在行为时不具有(不完全具有)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有财产的,以自己财产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财产的,由监护人承担。
附《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侵权法》
第三十二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Ⅸ 精神分裂症杀死人是否犯法

您好,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是病发的时候是没有正常人的自制能力的,所以很难判定是否有罪。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于青壮年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是涉及各种法律问题最多的一组疾病,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案中约占70%.患者往往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支配,常常出现伤害、凶杀、强奸、放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成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涉及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有的因外伤或其它原因而发病,而涉及法律关系评定问题。以下,笔者试述之。

一、精神分裂症概述

精神分裂症属于内因性疾病。一般认为,遗传、个性缺陷等内在病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因素、社会因素等外在因素是诱发原因。

该症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良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其自然病程分持续进行和间断发作两种形式。持续进行者病程往往迁延不愈,逐渐呈精神衰退状态。间断发作者在病情发作一段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缓解期精神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也可遗留一定的精神症状或精神缺损。但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部分患者可逐渐出现精神衰退;也有的仅发作一次,缓解后不再发作且无精神缺损者。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对所实施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辨认能力以及有意识的控制能力。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我国《刑法》第18条明确规定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造成危害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能力。据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以下三种分法:

(一)无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或者患者处于衰退期,精神活动不稳或残余病态观念诱使,可能作出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该患者不负刑事责任,即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尚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即患者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这些能力有所减弱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间歇期缓解不全,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的。在这些情况下作案,其辨认能力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削弱,应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来源:http://china.findlaw.cn/

热点内容
道德绑架老板 发布:2025-09-21 03:22:55 浏览:279
行政法的简答题 发布:2025-09-21 02:58:34 浏览:439
公司法思维导图 发布:2025-09-21 02:58:02 浏览:445
秀屿法院院长 发布:2025-09-21 02:52:22 浏览:431
莱州刑事律师 发布:2025-09-21 02:49:12 浏览:179
雇佣超过7人还适用劳动法吗 发布:2025-09-21 02:31:09 浏览:361
海商法视频教程 发布:2025-09-21 02:12:51 浏览:35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体现什么的特性 发布:2025-09-21 02:07:14 浏览:112
刑法的私塾电子版 发布:2025-09-21 02:06:38 浏览:558
陈印2016一建法规视频下载 发布:2025-09-21 01:49:21 浏览: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