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口头私了有法律效力吗

口头私了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12-01 04:08:06

1. “私了”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私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 “私了”可以理解为 在可以通过公权力的渠道解决问题专的前提下,属双方经协商 就事情解决达成的一致,在性质上属于合同行为。
一份合同 是否有效 合同法有明确规定的,以下五种情况属于无效合同:
(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您所说的“私了”没有违背以上五点的话,应该是有效的。

2. 口头承诺有没有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有效。
民事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口头形式内,第二种则是书容面形式。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协议或者合同,只要是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则为有效的。例外情形:当法律明确约定合同的形式是要式合同,即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形式的,若当事人只作出口头表达,未签订要式的书面合同的,视为未达成协议。_

3.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口头约定属于合同的一种,只要符合合同的订立条件便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订立不能违反法律,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同时,订立双方需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4. 关于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

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存在口头协议,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但如果没有人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和无证来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是很难认定有口头协议的。

(4)口头私了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概念:口头协议是协议的一种,但有其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书面的形式,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这种协议一般是有法律效应的。

口头协议与书面形式的合同相对应。

法律规定有些种类的合同是必须用书面方式签定的,否则一定要有第三方当事人证明或口供.

口头协议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规定。

人们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或协议。

口头协议,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5. 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应吗

口头协议一般是有法律效应的。

一、口头协议的概念

口头协议是协议的一种,但有其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书面的形式,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这种协议一般是有法律效应的。

口头协议与书面形式的合同相对应。法律规定有些种类的合同是必须用书面方式签定的,否则一定要有第三方当事人证明或口供。

二、口头协议的效力

1、口头协议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规定,人们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或协议。

2、口头协议,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5)口头私了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口头协议的注意事项

1、产生纠纷的举证

主张方败诉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举证困难,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证据种类、证人证言,以及约定合同时的录音、录像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原告方在举证时,首先应该证明自己已经完成了合同中约定的内容。口头协议产生纠纷,在协商解决阶段,利益受损方的证据搜集是关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无书面证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

所以,口头约定一旦诉至法院,主张方要提供当时发生合同约定行为的证据,这类案件由于证人证言的随意性很大,很难予以采信,这时就需要主张方提供当时履行合同时的间接证据,双方履行口头合同时,往来的传真、电子邮件、票据、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2、实践中规避风险

在亲戚和朋友之间,如果有口头协议的经济交换,按照人民的习惯,通常没有书面协议。 因此建议,对于这种口头协议,首先要仔细选择合同对方,重点关注其诚实信用状况,进行资产检查;

第二,应该找到一个共同的亲戚或一个不感兴趣的关系。 三人将在三方面前进行口头磋商。 第三,如果发现另一方未来可能难以履行合同,最好要求另一方提供担保人。

第四,在履行合同期间,还要注意对方的发展。 并留下相关证据;第五,对于涉及重大利益的合同,最好以书面形式签署,以避免潜在的道德风险。

如果双方通过口头协议进行长期合作,他们可以在随后履行口头合同时以书面形式,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沟通。 这些文件,信件,意见和信息沟通也将成为口头合同的有用补充证明。

如果亲友之间存在大量的贷款合同,如果只有口头协议而且没有第三方存在,最好妥善保管银行提供的各种账单,避免使用现金支付。

3、不宜采用口头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双方通过电子邮件和QQ聊天签订的合同也可视为书面合同。 “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信件和数据。 消息(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可以明确地表示所包含内容的形式。

与口头协议相比,书面合同具有明确的双方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记录,可以促使当事人及时履行合同义务。 当合同纠纷发生时,也很容易区分责任,正确和及时 解决争论。

在实践中,通常存在与大量主题,复杂合同内容和长期表现的合同关系。 为谨慎起见,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结论。 法律明确规定了案件1涉及的技术合同,保险合同和佣金等。代理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和运输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合同。

6. 口头约定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口头约定有法律效力吗?这一具体问题,我将为您进行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订立民事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是可以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会约束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那么,合同中的口头约定吗?
口头约定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并且订立过程很方便快捷。口头合同是指不用书面的形式,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这种协议一般是有法律效应的。
口头订立的合同也受法律的保护,其有效与否与书面合同的判断标准一样,即,订立口头合同的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口头合同内容要合法,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和我国社会公序良俗,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就是一个合法有效的口同。我国《合同法》第十条中规定了合同订立的形式,其中就包括口头形式,也就是说我国口头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当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要书面合同的除外。口头合同毕竟没有有形的载体可以完整的再现协议,一旦一方矢口否认口头合同的存在,那是很难举证的,所以哪怕关系再好,订立口头合同的开始就要注意到证据收集的问题

口头订立的合同也受法律的保护,其有效与否与书面合同的判断标准一样,即,订立口头合同的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口头合同内容要合法,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和我国社会公序良俗,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就是一个合法有效的口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热点内容
东城司法部 发布:2025-09-21 03:25:13 浏览:794
道德绑架老板 发布:2025-09-21 03:22:55 浏览:279
行政法的简答题 发布:2025-09-21 02:58:34 浏览:439
公司法思维导图 发布:2025-09-21 02:58:02 浏览:445
秀屿法院院长 发布:2025-09-21 02:52:22 浏览:431
莱州刑事律师 发布:2025-09-21 02:49:12 浏览:179
雇佣超过7人还适用劳动法吗 发布:2025-09-21 02:31:09 浏览:361
海商法视频教程 发布:2025-09-21 02:12:51 浏览:351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体现什么的特性 发布:2025-09-21 02:07:14 浏览:112
刑法的私塾电子版 发布:2025-09-21 02:06:38 浏览:558